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与进步——访中国音乐学院民族声乐教研室主任刘畅
http://www.cflac.org.cn    2009-07-14    作者:崔彦海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不只是从正走红的青年演员常思思嘴里听到过“我的刘畅老师”,就连中国音乐学院院长,著名音乐教育家金铁霖教授也时常会提到他的得意助手——刘畅。前几天,偶然打开电视机,北京电视台正在播出“爱音乐”的现场访谈,与金铁霖、常思思坐在一起的女教师就是中国音乐学院民族声乐教研室主任刘畅。主持人把她和常思思戏称为金铁霖老师的“徒子徒孙”。对于民族声乐“三代人”这个说法,在场三人也都深表认同。这使我觉得有必要采访这位在金氏教学体系中承上启下的至关重要者。

    采访刘畅安排在周末的上午,我们到达时已经是十点多钟了,刘畅的家很宽敞,进门时,她正在给几个因为去外地演出误课的学生补课。大家坐下来,采访就像聊天。望着气质高雅、端正漂亮的刘畅,我问:“听说你的声乐条件也相当好,为什么没有去当歌唱家,而是当了声乐教师呢?”

    刘畅似乎没有任何思索地说:“是金铁霖老师改变了我的人生选择。”她说:“我也做了多年的演员梦、明星梦,甚至连研究生毕业后的去向都作了精心设计和选择。然而,在我做了金铁霖老师的研究生之后,我的想法逐渐改变了,金老师在为我们上课时的投入精神和专业、敬业的品格,深深影响了我,我开始羡慕声乐教师的职业,尤其是渴望做一个像金老师这样受人尊重和爱戴的好老师。”

    在金老师的学生中,刘畅不仅是最刻苦的,也是最聪慧的,她对金老师的科学教学法的领悟能力和体验效果每每让金老师喜出望外。这种意外也让金铁霖教授看到了潜藏在刘畅身上的另一种趋向。于是,金老师开始逐渐改变对她的授课内容,在进行演唱方法和艺术技巧教学的同时,逐渐加入教学方法的传输渗透,作为学生的刘畅不仅心领神会,而且照单全收,教什么,学什么,学什么就学好学通什么。由于她准确、深入、系统地掌握了科学的民族声乐教学体系,研究生毕业后,自然而然地成了金铁霖教授的助教,成为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体系的传承者。她与金老师合教的学生常思思在大三时就获得了金钟奖民族唱法银奖和第十三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铜奖。她还大胆尝试将科学的教学理论与方法运用到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中,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常思思在今年三月份举办的独唱音乐会上与著名歌唱家戴玉强合作的一首《饮酒歌》使全场气氛达到了高潮,展示了常思思美声唱法的潜力。这一成果的取得有赖于两个月前在原方法基础上稍作的调整。另一个学生闫羽如也在刚刚结束的金钟奖选拔赛中取得了流行唱法北京赛区第一名的好成绩。同一个教学体系,在三种唱法上取得成功,显示了科学教学方法的神奇魅力,同时也显示出刘畅在运用科学教学法方面的智慧与胆识。

    当了教师的刘畅,时刻不忘老师的教诲,谦虚为人、谨慎做人、坦诚对人、热心帮人,成为同事和学生对她一致的评价。由于成绩突出,去年32岁的刘畅被提拔为中国音乐学院民族声乐教研室主任。她如何处理职务与业务的关系,如何处理教研室内部尤其是和自己原来的一些老师的关系,这是金铁霖院长最为担心的事。然而,年轻的刘畅以她的谦和与大度将这一切都化解在无形之中。

    刘畅是一个敢于创新的人,她主张要开门办学。在恩师金铁霖的支持下,她请来歌唱家戴玉强为声乐系师生举办讲座,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可喜效果,她还主动邀请其他老师进行交流,为自己的学生的艺术风格进行把脉指导。她说:“只有加强交流才能打破封闭,提高整体教学水平,也才有可能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才有可能让科学的教学体系得以普及。我在金老师指导下的教学,金老师把这种教学模式称为合作式教学,身边的这几位学生就是这种合作式教学成功的典范。”说到这,我问:那会不会失去特色?她说:“所谓美声唱法,原本就是意大利的民族唱法,因为它的科学性,全世界都这么唱,有没有失去特色?金老师的方法实践证明是科学的,许多外国音乐人都很认可。当务之急是实实在在地做好普及工作。”

    当然,让大家能够心服口服的还是刘畅对教学工作的认真态度。说到刘畅的教学,她身边的学生都有发言权。

    何米亚(天津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教师,2009年获全国首届高等艺术学院“孔雀奖”教师民族组铜奖)说:“我是刘畅老师第一届本科学生,现在正攻读金铁霖教授和刘畅老师的研究生。我觉得刘老师在民族声乐的教学上,不但继承了金老师的教学思想,而且在实际教学上,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调整和创新发展。正因为有了金老师和刘老师两位的合作式教学,才有我们今天的成绩。”

    吉喆(定期到北京跟刘畅学习声乐演唱的研究生,曾多次在全国性声乐大赛中获得金奖和银奖)说:“我跟刘老师学习声乐感觉学得很轻松,因为刘老师上课的方式更适合我们年轻人,她不是那种机械的理论灌输,而是一种亲切、活泼的引导和启发。她不是先给你摆出一大堆存在的问题,让你深感压力和茫然,而是让你直接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实践和体验。在这样的过程中,我就会通过比较来发现自己原来的问题,也就自觉改掉了这些问题。声乐演唱,一生都需要学习和创新。我这一辈子都要经常来刘老师这里学习新东西,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己。”

    黄熙殷(中国音乐学院大二学生,第56届莱高伦国际音乐节少年民族组第一名)说:“跟刘老师上课最强烈的感觉就是气氛融洽,彼此的心态都很轻松愉快。心态好了,方法上的问题就容易改进,方法改进了,以前无法逾越的歌唱障碍就消失了。每当我们产生急躁情绪的时候,老师就会及时发现,然后用活泼或幽默的语言为我们缓解压力,调整心态。”

    吴小溪(第十二届青歌赛吉林省金奖,第九届金钟奖吉林省第一名)说:“我从中国音乐学院毕业一年了,仍然经常来找刘老师上课。刘老师是一个豁达敬业的人,她让我们爱戴是因为她教会我们怎样做人。她常说,善良的心是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的前提。刘老师的敬业精神更让我们感动。记得她生孩子的前一个工作日还为我和常思思上课,而生完孩子不到20天就开始为我们在家里补课。她把我们的成长和成功看得比她自己的生命都重要。”

    在吴小溪说完之后,常思思为我们讲述了她的个人独唱音乐会背后的故事:刘老师为我的个人独唱音乐会付出了大量心血,她用了很长的时间帮我研究演唱曲目,反复推敲演唱的每一首歌,对每个音乐细节都力求完美;对每一组歌曲的演唱间歇中穿什么样的服装、做什么样的发型、演唱时的站姿仪态都要一一把关,精心设计。到了音乐会上演的时候,刘老师在剧场忙里忙外,接待引领来宾和媒体记者,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剧场的工作人员。我在台上演唱时,往刘老师的座位看了好多次,都没有看到她,我的心里有些发慌了。好在我演唱第三首歌曲时终于看到刘老师坐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我心里踏实了,演唱得更加投入了。当音乐会在经久不息的欢呼喝彩声中结束时,刘老师给她远在长春的丈夫打电话,幸福地说:“老公,祝贺我吧,思思的音乐会成功了,我们成功了!”在那一刻,我真正懂得了老师这个职业的伟大,她把学生的进步和成功融入到自己的生命之中。是的,音乐会的成功并不是我一个人的成功,也是老师的成功!

    常思思的故事讲完后,其他的学生还都讲了他们各自与刘畅老师之间的感人片断。这些似乎听不出什么传奇色彩的故事里,却有着一个年轻女教师闪光的人格魅力和敬业精神。相信在未来的道路上,还会有更多的成功和惊喜在等待着这位朝气蓬勃且执着坚定的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