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之梦》 穿越海峡的情怀 实现共同的梦想
http://www.cflac.org.cn     2009-07-10     作者:     来源:中国艺术报

    亲情之花开在万顷波涛上,

    夜莺衔来海峡的梦境。

    涛声穿越秦汉穿越明清声声不息,

    亲情走进唐诗走进南音代代传承。

    ……

    一曲《海峡之梦》,经过全国听众“挑剔”口味的检验,经过全国音乐界人士声乐艺术上的高标准衡量,经过历时近一年的层层考验,终于在近日由中国音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主办的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全国总决赛上获得一等奖。在被全国公众所熟知、福建大街小巷飘荡着《海峡之梦》的抒情曲调的同时,与大陆一水之隔的台湾,也因为这首歌的主旨——海峡两岸人民同宗同根的文化梦想,而逐渐接受并传唱这一曲来自“海对岸”的心意。“写两岸的歌重要的还是要看台湾同胞的反应,这首《海峡之梦》可谓是‘两头热’了。”一位网友在互联网的大赛报道后留言。“千年海涛一个音,万家灯火一个梦”,不仅穿越海峡的阻隔唱出了中华大情怀,更唱响了两岸文化共同梦想的实现。

台湾之声:不是思念,而是见面

    近年来描述海峡两岸情谊的歌曲并不少见,而能引起台湾媒体关注与评述的并不多。对于这首《海峡之梦》,台湾《中国时报》则不吝笔墨:魏德泮作词、崔臻和作曲的《海峡之梦》,在大赛中荣获一等奖最高奖项的殊荣。其歌词内容对于闽台两地血脉相通,海峡两岸一衣带水的历史情缘,多所着墨。歌曲旋律优美,顺畅自然,唱腔委婉缠绵,感人肺腑,获得最高殊荣,乃实至名归……

    而在这篇报道刊出之时,台湾方面也传来信息:《海峡之梦》正由台湾艺术大学、台北艺术大学、中国文化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北教育大学音乐系科班生及研究生所演唱——台湾音乐界究竟反响如何?学生们的传唱又有什么样的规模?

    或许,台湾音乐大学教授、著名古筝演奏家魏德栋是一个向我们介绍情况的最佳人选。毕竟,他是全台湾第一个听到《海峡之梦》的人。

    记者拨通魏德栋的电话说明采访意图,听到海峡对岸那个亲切的声音陡然又增加了几许兴奋:“唉呀,那可是我德泮兄的作品呀……”他所指的是今年2月7日在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大剧院举办的“海峡情缘”音乐会上认识的福建省音协副主席、歌曲的词作者魏德泮。“那时候我刚演奏完《海滨春景》,德泮兄就到后台来找我。初次见面我们就一见如故,谈话之间又发现我们是同宗亲,我只比他小3个月,又谈起两岸流行音乐的创作现象,更觉亲切。”魏德栋表示,自2月起,两人之间的联系就没断过,他也是很早就听说福建音乐人在创作这样一首歌曲。“德泮兄给我寄来了歌谱和DVD光盘,我听到后的第一感觉就是旋律优美流畅,朗朗上口。”经由他的推介,歌曲在台湾众多大学校园中流传开来。

    “这首作品得了大奖,真是太了不起了,我对它的印象非常好,感觉词曲的搭配能使它成为一首成功作品。”台湾艺术大学中国音乐系主任张俪琼对《海峡之梦》赞誉有加,而音乐系主任蔡永文则认为作品结构完美,雅俗共赏,“中文的歌词也蛮有意思的,以专业立场来看,它确实能够撼动人心。”很多台湾音乐界人士都认为,这首歌曲音韵双张,充满着闽台两岸血脉共融的情意,“写的已经不是两岸之间不能看见的思念,而是互相常常见面的感受”,而在艺术意境的传达上也借由同宗同根的文化默契唱出中华民族共同的大情怀。

    没有政治口号,而是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传达两岸同胞同源历史的传承与情谊,《海峡之梦》一曲也在台湾年轻一代音乐学子的心中得到共鸣。在海内外具有很高知名度的台北正心筝乐团正在加紧排练这首作品的筝乐版。“说起来,排练的提议还是乐团的年轻人提出来的。”据魏德栋介绍,由台北几所高校的音乐系学生组成的正心筝乐团团员们在听到这首歌之后,都表示很喜欢,他们提议用筝乐重奏来重新演绎一番。用“歌词旋律慷慨壮阔”来形容《海峡之梦》的台北正心筝乐团团长翁淳桦说,经过两个星期联考之后的古筝组团员们,正在利用暑假时间排练曲目。而大陆作曲家祈瑶也应台湾同仁的邀请,在加紧创作《海峡之梦》的筝乐四重奏版本曲谱。“我们先把声部对起来,这次为了这首歌,特地组成了五人组的特殊筝组,比如单用二十一弦筝或二十六弦筝协奏,就会感觉旋律有些单调,而加入十六弦钢丝筝,曲子的面貌就更丰富些。”

    “我们在尝试,感觉还不错。”翁淳桦的声音中带着“一切顺利”的愉悦。

    除了筝乐团的回应与尝试,很多台湾音乐界人士也对这次《海峡之梦》传唱到台湾的事情充满更多可能性的设想:张俪琼直言,大陆音乐界和台湾艺术大学在词曲创作方面的交流,恐怕要从这次《海峡之梦》算起。“我们期待有词曲的沟通,有更多的双向交流,也可以把更多的台湾歌曲介绍到大陆。”而蔡永文也表示,借助一首歌,一次交流,有系统地推动两岸音乐界的互访、会谈,“双方都能写一两首歌来互相唱开,是一件值得我们高兴的事。”展望的蓝图中,总有《海峡之梦》的“身影”。

    “我们也希望有台湾的歌手来演绎台湾版的《海峡之梦》;相对而言,大陆歌手的唱法比较工整,而台湾唱腔则偏重抒情,有多元化的唱法,能让一首歌在各种文化境遇中获得接受——音乐不要曲高和寡,老百姓都喜欢,才是流行音乐的根本。”谈及流行音乐的创作和演唱,魏德栋所代表的台湾音乐界的看法竟与大陆音乐人出奇的一致。

创作寻根:永不分离的情感来源于生活的积淀

    不仅是音乐理念的高度契合,对《海峡之梦》的“诞生地”福建而言,与台湾的一水之隔,海峡两岸同胞割不断的亲情,时刻激发着闽籍音乐人投入海峡题材、投入实现同一个梦想的情怀。

    正是基于此,前些年曾写过《海峡姐妹花》、《甜甜的迷雾》、《月牙船》、《同把祖国爱》等歌词作品的魏德泮,才联合作曲家崔臻和创作了《海峡之梦》。

    今年5月初,著名词作家乔羽在听了《海峡之梦》并看了歌词之后,特别指出“千年海涛一个音,万家灯火一个梦”这句词为“好诗,诗就要这样写”——他所指的这两句,恰好是魏德泮创作这首歌词的“缘起”。

    去年底,海峡两岸实现“大三通”,两岸同胞的往来更加方便,经济文化交流更加繁荣,同胞的心也贴得更紧了。据福建的文艺家们说,原本已日益密切的闽台交流由此更加热络:有的企业家在海峡两岸都有家,早上在东岸,下午在西岸;台北、台中、高雄的合唱团,早上离开家,傍晚到福州,晚上就参加闽台文化交流;一年四季更有许多台胞到福建老家寻根祭祖……身处其中的生活感受,给了像魏德泮这样的音乐人更多的思考:作为一位歌词作者,面对海峡两岸这种新局面,应当从怎样的新角度来表现两岸同胞共同的心声呢?

    “我的想法是,写彼此思念,显然已不够,两岸同胞定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信念、不变的追求,我应当把它表现出来。”魏德泮说。“有一天,我来到厦门海边,坐在沙滩上听海浪‘哗……哗……’地拍打着海岸,我想,一千年前,一万年前,这海涛声不也是这样的吗?海涛声是千古不变的,海峡两岸同胞的地缘、血缘、亲缘,我们的理想、梦想也是千古不变的,我在涛声中找到了千古不变的结合点。”他顿时眼前一亮,“千年海涛一个音,万家灯火一个梦”这两句就跳出来了。“我想两岸同胞不变的就是和平发展的梦,就是台湾能早日回归祖国的梦,我应当把这个海峡之梦写出来。”这个梦是来自远古的,“涛声穿过秦汉穿过明清声声不息”;这个梦是有文化根基的,“亲情走进唐诗走进南音代代传承”;这个梦是大爱的,是和谐的,“爱之女神翩然而至,海峡之梦轻轻飞升”;这个梦是未来的,也是今天的,“和平女神会心一笑,团聚的篝火燃烧着激情”……创作完成的《海峡之梦》歌词首先参加了中国音协等单位于2008年主办的“海峡西岸放歌——唱响改革开放30年”活动。

    好词还要好曲来配。去年5月,广东作曲家崔臻和到福建采风时,看到了这首词,很是喜欢,就用具有闽南渔歌元素的曲调配曲,加以时尚的音乐元素,使整部作品更加亲切而深情。而自去年6月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全国总决赛开始后,广东的齐亚男、上海的朱洁、北京的谭晶、董蕾蕾的倾力演唱,更使作品增色不少。

    借着大陆音乐人的合力,传达出与台湾同胞共通的情感,《海峡之梦》因此在海峡两岸传唱不歇。其实闽籍音乐家“借力”台湾因素,也是他们创作的不竭源泉。在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中获得三等奖的《台南姑娘》,也来自魏德泮在2008年初在台南的一段经历。

    去年3月,魏德泮带领福建榕树合唱团访问台湾时,曾在阿里山遇见过一位姑娘,她和大家一起聊起曼陀林,又和魏德泮合奏了一首《阿里山的姑娘》。这位没留下姓名的女孩,促使魏德泮写出了好听的《台南姑娘》。

    “多么后悔没问你的电话和姓名,只请你游武夷玉女峰……玉女峰伴我耐心守候,过往的人一批又一批不见你的身影……”如今魏德泮和听过这首歌的民众还在期待能找到这位仿若惊鸿一瞥的女孩,“如今两岸往来也方便了,如果能找到这位姑娘,我很想尽一次地主之谊,请她在老家武夷山下喝喝茶,切磋一下曼陀林的演奏技巧。她跟我女儿差不多年岁,我可以请她到家里做客!”很多人说魏德泮的创作来源于对美丽相遇的念念不忘,而他自己则表示,无论是厦门涛声,还是台南姑娘,写闽台两地人民永不分离的情感,来源于他的切身经历、他的生活,“自然得就像空气”。

业界评论:和平女神如何展开微笑?

    对于《海峡之梦》,著名词作家阎肃评价道:“过去有些歌,内容始终围绕在谁来谁去上、思念上,这首歌则不同,它的优点是亲切、抒情,柔中有海风的味道。台湾民众不看你得什么奖,这首歌,他们会喜欢。”

    不少业内人士也认为,这是一首非常符合当前海峡两岸祥和氛围、表达两岸同胞共同心声、抒发民族大情怀的歌曲,是海峡两岸同胞都乐于接受的歌曲。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中,台湾海峡风云变幻,这方面题材的歌曲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起初两岸处于对立状态,大陆唱的是《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一唱30年,可想而知海峡东岸是不会这样唱的。改革开放以后,两岸局势有所缓和,大陆唱的是两岸同根同脉的历史渊源和两岸人民互相思念渴盼团圆的心情。”评论家陈侣白表示,闽台人民的互相往来也比大陆其他任何省份都来得频繁,因此海峡题材的歌曲也写得最多。

    随着“台独”被两岸人民共同抵制,海峡春风浩荡,两岸关系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大三通”顺利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双赢已成为海峡两岸同胞共同奔赴的目标,福建的海峡题材歌曲也出现了崭新的风貌。著名词作家任志萍表示,因为海峡两岸有着地缘、血缘、亲缘的特殊关系,所以为这一题材创作的音乐作品不在少数。这一年以来,由于台湾当局领导层的更迭,两岸出现了和平发展的良好气氛。面对新的形势、新的变化,音乐创作应有新的思考、新的构思。《海峡之梦》的歌词创作,正是在这种新的形势、新的变化的氛围中产生的优秀作品。

    “《海峡之梦》的歌词构思是巧妙的,它不再从思念落笔,而是从历史源渊、文化根基、千年一梦的深层次思考上构思,写出‘涛声穿越秦汉穿越明清声声不息,亲情走进唐诗走进南音代代传承’这样两句极具深刻内涵的词句,写出两岸割不断的地缘、血缘、亲缘。说海峡两岸是一家,地、血缘上亦自古以来便是不可分割的远亲近邻,亲缘也并非今日始,昨天就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情,不然很多台胞为什么到大陆来寻根问祖呢,从地缘、血缘、亲缘的角度分析,上面两句词是状写得十分准确的。”任志萍表示。作者对两岸“大三通”之后同胞频繁往来的热闹场面,只用了“两岸穿梭画舫游艇,白鹭掠过桅杆穿过云层报道喜讯,鲤鱼穿着红袍吹响唢呐一路欢腾”这样短短几句,便十分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和平发展、给人几多联想的“国画”。不少评论家认为,这首词并未采用白描的手法,而是把想象置于波涛、灯火、夜莺、白鹭、女神等意向的巧妙构思之中,在我们眼前活生生地勾画了一幅精彩的画面,既生动形象,又含而不露;特别是点睛之句“千年海涛一个音,万家灯火一个梦”,诉说了一个中华民族千年不变的和平理想,一个阖家欢乐的幸福之梦,这就是歌词所具有的“在最通俗的语言中,蕴涵最深刻的哲理”的创作品格。

    任志萍说,崔臻和先生的音乐创作,极富闽南渔歌特色,音乐素材简练、集中,发展很有创新,副歌尤为清新、好听。这首委婉、亲切而优美的旋律,经董蕾蕾演唱后,更能准确地表达出词意。我们常常说,词、曲、唱相得益彰,作品方能成功。《海峡之梦》正是得益于词、曲、唱的完美结合,才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他没有提及,自己见到这首歌词之后,建议作者将“和平女神嫣然一笑”改为“和平女神会心一笑”,使之更具含蓄之美,《海峡之梦》也因为怀着穿越海峡的情怀,而在两岸传唱未歇。

    千年海涛一个音,

    万家灯火一个梦,

    和平女神会心一笑,

    团聚的篝火燃烧着激情!

    这和平安宁的曲调仍在两岸传唱。“我们正在加紧排练,今年8月3日,台湾艺术大学一行6人将会赴闽参加音乐交流活动,并同时举办小型音乐观摩会,打算把准备好的筝曲《海峡之梦》呈现出来。明年5月,乐团还要赴日本参加亚洲筝乐展专场音乐会,到时候会以弹唱形式演出此曲。”魏德栋勾画的两岸音乐交流的蓝图,正借着《海峡之梦》得以细细描画,而穿越海峡的情怀,得以实现两岸共同的音乐梦想、文化梦想,也正在优美、流畅而意境丰富的歌声中得以成真。

两岸宗兄弟 乐坛情谊深——魏德泮、魏德栋的海峡情缘

    5月23日晚,台湾艺术大学音乐系教授、古筝演奏家魏德栋,召集家人和学生守在电脑旁,上网观看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颁奖晚会,当看到他的宗兄作词的《海峡之梦》荣获一等奖并上台领奖时,全家人高兴得热泪盈眶,鼓掌祝贺,他的学生也跟着唱起这首他们已经熟悉的歌曲。

    他的宗兄是谁?他们怎么会熟悉这首刚获奖的歌曲呢?

    话得从2009年2月初说起,时逢春节,魏德栋先生一行应福建有关方面邀请赴福建参访,在福建大剧院举行“海峡情缘”音乐会,福建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魏德泮正在台下聆听,听到报下个节目由魏德栋表演古筝独奏时,倍感亲切,立即到后台找到魏德栋先生,互递名片,合影留念。一了解,原来魏德栋祖籍也在大陆,两人同宗亲、同年次,又都对音乐艺术有着共同爱好,在这个场合偶然相识,彼此都感到真是太有缘分了。由于魏德泮长几个月,此后他们便以宗兄弟互相称呼。他们对于海峡两岸的音乐文化,同感推进的重要,也肩负着历史传承的共同使命,基于这种深刻的认知,使他们更有着“中华文化,薪火相传,舍我其谁”的共识。

    3月份,《海峡之梦》参加华东赛区比赛,魏德栋就从网上下载了这首歌,他听后觉得这首歌词唱出了两岸同胞共同的心声,唱出了中华民族的大情怀,曲调亲切、优美,台湾艺术大学学生们都喜欢唱,并上网为创作大赛积极投票。他们经常电话往来交谈对歌曲的深切感受。最近,他又组织古筝专业研究生排练《海峡之梦》筝乐四重奏,准备于8月初到福建交流演出。魏德栋为团长的台北正心筝乐团还计划明年5月赴日本亚洲筝乐专场音乐会时,以弹唱方式演唱这首歌。

    这真是海峡两岸地缘、血缘、情缘引出的一段佳话。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