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勾画澳门变迁
http://www.cflac.org.cn    2009-06-19    作者:赵颖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为澳门回归十周年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澳门十周年的献礼作品,广州军区政治部战士文工团倾力推出了大型音画作品《使命》,同时这也是为了参加第九届全军文艺会演而进行的专题创作。

    《使命》共分三个篇章:岁月、使命、祝福。以一位雕塑家为主线人物贯穿,通过雕塑家这一特定人物及画外音旁述的艺术表现形式,对澳门回归前后的历史进行追溯与思索,整个作品具有极强的音乐震撼力和视觉冲击力,综合采用独唱、领唱、大合唱、舞蹈、情景舞蹈的表演形式,使整个作品有机地串联交融起来,从回眸历史、神圣使命、军人风采、澳门的明天等几个角度切入,深入挖掘“使命”的内涵与外延,充分反映驻澳部队的全景,着力赞颂了祖国的和平统一。

    作品以仰视的“大三巴”(圣保禄教堂残留的前壁)拉开帷幕,雕塑家高立于雕塑工作台,沉重的夯泥声唤醒了古炮台上充满厚重力度的古代水勇雕塑群像,古炮台上的水勇们从泥浆中缓缓站起来,用合唱、领唱的形式唱出《四百年的梦想》,诉说着历史沧桑,主线人物(雕塑家)及气势恢弘的水勇(群雕),以合唱声营造了震撼人心的动态交响音乐,渲染出主题强烈的听觉、视觉效果,凸显出该作品的艺术创意和主题构想。每个篇章均采用歌叙事、舞抒情的艺术表现形式,充分彰显舞蹈、音乐特有的表现手段,以及舞台美术这一立体的视觉元素,构成深层次的音、画、诗的艺术意境。《使命》有别于当下复合式的大歌舞表现形式,如:从合唱《四百年的梦想》到独唱《澳门谣》,我们在歌声中回眸了那段沧桑的历史,几许哀婉与伤感,其中歌剧式的交响合唱令人震撼。男子现代舞《望海》中,游子们极目眺望,用身体娓娓道出绵绵的思念之情,他们一次次张开双臂,前倾的身姿和向前向上跳跃的舞步都传达出一个信念,即期盼回家的那一天。

    虽然被分离几个世纪,但“大三巴”见证了澳门历史的变迁。编导们全景扫描澳门,提炼出其依稀尚存的标志性符号“大三巴”,以及澳门三岛、渔村和市井等画面,为观众呈现了真实、鲜活的澳门。这跨越百年的一幕幕历史场景,仿佛就在昨天,它们依然如此清晰、如此亲切。

    从中篇“使命”的舞段中,可感受到舞蹈肢体语言的力度对作品主题的深化与升华。如舞蹈《驻澳兵》中巍巍、潇洒的军姿,坚毅、豪迈的脚步,使整个舞台充盈着当代中国军人昂扬向上的气势。三角形的队形、进行曲的旋律,大幕遮挡下显露出仪仗兵变幻的舞步,都一 一刻画出军人庄严肃穆的使命感。男子群舞《塑》中,主线人物雕塑家挥动手臂,塑出铮铮的钢铁男儿,雕塑被赋予生命,使整个舞台“活”了起来。合唱《使命》更唱出了军人的职责。舞蹈与音乐的交织,以及视觉冲击力的震撼,都传达出了音画作品的灵魂篇章。

    《使命》里音乐和舞蹈的交融,奏出了时代的强音,此情发自心底深处,此景源自现实之中。从舞台艺术创作的角度来说,《使命》的创作打破了程式化、风格化的动作模式,根据作品内容和艺术形象的需要,综合性地使用各种舞蹈形式,不但技法纯熟而且艺术个性极其鲜明。创作者或是跟随心灵的悸动,采撷生活中的朵朵花火,或是追寻意象去创造。舞蹈意象的凸显,在该作品的舞蹈创作中占据了相当显要的位置。全新的舞蹈艺术观念、舞台美术和服装设计理念以及色彩斑斓的灯光设置等等,成就了今日舞台上的音画作品《使命》。

    《使命》是一台主题性很强的作品,结构流畅清晰,它充满了神圣的使命感。广州军区政治部战士文工团创作这样一部饱含使命感的主题性作品,在当下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