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科的文化内涵
http://www.cflac.org.cn    2009-06-09    作者:严抒勤    来源:中国艺术报

    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用文化传承的理念来指导教育,是对传统教育观的一次革新。在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运用“教育文化学”的观点来指导教学,了解什么是文化现象,认识何谓美术文化,如此才能更深入地发掘美术文化的内涵,为教育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于“美术文化”

    文化以其自身发展规律和无穷的魅力导引着人类走向更加健康、文明的理想之境,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一不处在文化的氛围之中。从文化的结构和功能看,它是开放的、多元的、变化的,它的类属也随着人们对其复杂性认识而更加难以划分。美国文化人类学家菲利普·巴格比就认为:以某一特定社会为前提,有主文化和亚文化之分。那么源于文化生活的美术应该怎样认识呢?基于上述观点,我们不妨将这一文化亚种称为“美术文化”。

    美术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其他文化一样,是随着生产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而进行的。“美术”一词,在我国最早是1897年由日文转译的,一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才被文艺界和教育界普遍运用。在中国,常将画家作为美术家的代名词,西方则不然,“美术(fine arts)”一词泛指视觉艺术,或主要指为纯审美而创作出的有形艺术。文艺复兴以前,由于美术家和工艺匠人没有严格区别,凡经人手制作并具有一定美感的有形之物,均列入“美术”之列。然而美术学科的诞生却是与文化生成的历史有着割舍不开的血缘关系,它与所有的文艺一样,既是具体的历史现象,也是流动的文化形态。从出土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带有纹样的陶器可以看出,那时的“美术”一般是作为民族图腾或崇拜的标志出现的,所描绘的物体形象是写实生动的,经过长期深化逐步走向图案化、格律化,不仅有其社会意义,同样含有美感内涵。再如西班牙北部和法国西南部的上百个岩洞中存在着大量壁画,真切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狩猎生活。因此,自有人类起,人们就一直用美术来表情达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发展,美术也逐渐扩大了反映社会生活的范围,并逐渐发展成为内涵丰富,涉及广泛的文化亚种之一。

    中小学的美术教育要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就应该如审美教育理念进一步强调的那样,具有审美教育和艺术教育的文化意义,将审美趣味和艺术修养的提高看作是社会生活、民族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中小学的美术教育是审美与审艺的整合教育,换句话说,就是美术文化的教育。”

    “美术文化”与教学应用

    美术文化绝不是美术的、文学的、历史的、社会各学科的机械的“拼盘”,而应是以美术学科为中心,通过美学、美术史、美术评论和美术创作分别展开,同时又与其他学科知识相互渗透,相互联系。既有其独立价值,又具有系统形态,而且在不同学段还有层次差别。作为非专业性的基础教育,要始终围绕如何让美术文化有机融化于学生所获的知识体系之中。

    1.美术学科学习领域之间的融合(学科水平discipline level或称为美术学科内的综合)。这种内涵的综合强调的是学科内部知识的重组与改造,它在维系学科课程逻辑与学术特点的同时,致力于打破的是知识的壁垒、强化的是新旧知识的融汇、协调的是“经典性知识”与“即时性知识”的冲突。如果把美术分为绘画·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美术综合活动四个领域的话,它们之间就存在着一种相互沟通、彼此强化的关系,共同形成广泛意义的美术文化。

    2.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的糅合(相关学科水平interdiscipline level或称为学科间的综合)。如美术与文学艺术、美术与科学技术、美术与自然、美术与音乐等,这类综合课程的特征比较明显,但实际上更接近文化的发展轨迹,使美术文化在多元艺术中汲纳营养。

    3.美术学科与其他社会知识的汇合(领域综合水平intergration level或称为与社会的综合)。例如哲学、美学、数学、生物学等等,它们之间的关系仍然要凸显美术领域的特性。或者美术学科内容需要向其它学科拓展,以提高某种理性认识,或者其它学科的相关文化可以用来加深对美术内容的感受、体验、认识与表现,汲取各学科之长,拓宽美术创造性思维方式。

    其次要注意,传统的民族美术与外来美术在交流中发展。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同民族在自然条件、社会环境下逐渐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文化传统,也就有了中外相互独立的美术文化。近百年来,中外美术不断进行碰撞,尤其是近20年来的改革开放,西方文化大量涌入国门,如何保持传统又有机地借鉴外国美术文化,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有更深刻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创设一个广泛的文化情境,已经成为现代美术学习的一个显著特征,这使美术具有更广泛的文化内涵,使美术教育具备更为完善的智能结构,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同时,获得与社会相适应的美术素养和文化素质。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