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小戏受追捧 莆仙剧团现生机
http://www.cflac.org.cn    2009-06-05    作者:王新亦    来源:中国艺术报

    曾经得到著名剧作家老舍先生“可爱莆仙戏,风流世代传;弦歌八百曲,珠玉五千篇”赞誉的莆仙戏,近年来在福建省莆田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文广局等单位的联合推动下焕发出了新的活力。莆田市在莆仙戏剧团下乡演出中开展了现代文明小戏的加演活动,为传统戏演出注入文明新风,有力地推进了先进文化“常下乡”。

    百家剧团竞演现代小戏

    莆仙戏作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被称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风靡莆田乡村,逢年过节及农家结婚、升学、乔迁等时,许多村社和群众都要请剧团前来演出助兴。莆田市秀屿区东庄镇马厂村经济发达,去年村里演戏的天数竟长达308天。侨乡涵江区江口镇的东岳观戏台,去年也演出了218天。城乡群众的喜好,促进了莆仙戏剧团的发展和壮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要日益增加。莆田市多个莆仙戏剧团常年在基层演出,足迹遍及乡村各个角落。如何利用这一有效载体,让古色古香的莆仙戏唱响中华传统美德,唱出时代新风尚,达到普及公民道德教育的目的,成为新的课题。为此,莆田市相关部门进行了多种努力。莆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陈惠黔说,莆田市立足本地特色,利用常年在城乡巡回演出的123家莆仙戏剧团,在大戏演出前加演一台富有教育意义、群众喜闻乐见的公民道德现代小戏,变“三下乡”为“常下乡”,变短期为常年,变几队为百团,变数场为万场,给古老的莆仙戏注入了勃勃生机的同时,也使广大城乡群众感受到文明新风的气息。2000年,这一创新做法率先在莆田市涵江区进行了有益尝试,并于2005年在全市推广,同时选定了20个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的戏台为演出示范点,以发挥示范作用,增强辐射效应。

    为确保剧团有好戏可演,莆田市面向全社会广泛开展征集现代文明小戏剧本活动,并无偿提供给各剧团编排。专业剧作家和业余创作者纷纷参与,掀起现代文明小戏创作热潮。2005年全市选出《搭渡》、《留下拐杖》等35个体现公民道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等内容的剧本。几年来,全市已创作有200多个现代小戏剧本。与此同时,市里还组织专家考评组下乡,赴演出点现场评戏,总结经验,指出不足,并定期开展现代文明小戏调演活动,由市财政拨出专款表彰奖励优秀演员、优秀剧目和优秀剧团,促成“百团竞演、百花齐放”的喜人局面。

    为进一步推动现代文明小戏加演活动的深入开展,市里还组织优秀剧目在莆田电视台进行展播,同时精选出部分剧目制作成DVD光盘,分发给全市村庄、居委会播放,扩大了现代文明小戏的影响,也提高了剧团的美誉度。2007年,莆田市组织开展的万场电影下乡也开始加映莆仙戏现代文明小戏光盘,使其覆盖面得到了进一步拓宽。自此,莆仙戏有了新内涵,而时代新风尚也有了“常下乡”的好载体。

    贴近生活倡导文明新风

    加演的现代文明小戏主要反映当前农村群众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其剧本创作来源于生活,故而真实生动,且富有教育意义。丰富多彩的小戏表演在群众中间展开后,很快闹热了田间地头,看戏的农民群众越来越多,几乎场场爆满。前不久,莆仙戏剧会剧团在秀屿区忠门镇田山村的演出,吸引了上千名农民观众驻足观看。戏台前,坐满了聚精会神看戏的村民。一位村民回忆起当晚加演的现代文明小戏《母子泪》甚是难忘,“《母子泪》说的是一位母亲太过宠爱自己的孩子,导致孩子由迷恋上网,发展到赌博,最后抢劫被抓。没想到母亲探监时反受儿子埋怨,后悔莫及。尽管那天下起小雨,但我们都不愿离开。这个小戏演得精彩,看了很受教育,我想任何一个身为父母的人都不能错过!”台下一位年逾古稀的大爷激动地说:“这个小戏切合农村实际,教现在一些年轻人如何教育孩子,很有意义,希望剧团多排这样的小戏,我们是百看不厌啊!”

    莆田市涵江区白沙镇的青年林伟庆也是因为在奶奶家看了现代文明小戏《土筛记》的光盘后,幡然悔悟,一改游手好闲、打骂母亲的恶习,靠亲友的支持开了家理发店,有了份正经工作。像林伟庆这样的青年小戏观众有很多,郑明亮就是其中一位,他认为现代小戏的加演使莆仙戏变“年轻”了,如同大家爱看的电视小品一样,不仅艺术性强,内涵深,而且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年轻人也容易接受。

    随着加演活动的深入开展,优秀小戏剧本层出不穷,《六合彩》提醒市民不要参与赌博,《留下拐杖》鼓励青年艰苦创业,《买鸡卖鸡》劝导商人诚信经营,《好事多磨》赞美邻里友爱、互帮互助……如此大批公民道德现代文明小戏的演出从多角度教育和启迪了广大观众,邻里间处处体现着温馨和谐的生活氛围。对此陈惠黔深感自豪,她说,这些现代文明小戏深刻地影响了城乡群众的精神生活,观众在欣赏演出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公民道德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希望这番祥和景象能够持续下去,使民心更和顺,家庭更和睦,邻里更友爱,社区更和谐。

    观众喜欢市场不断拓宽

    现代文明小戏开演之初,不少剧团有抵触情绪。仅一两年的时间,他们惊喜地发现,剧团反而因之前加演的小戏更受欢迎了,演出订单纷至沓来。据莆田市演出管理处主任林共和介绍,现在全市莆仙戏剧团有123家,演职员3500多人,年演出6万多场,吸引观众3000多万人次;其中半数剧团年演出在600场以上;全市947个行政村平均每村年演出60多场,人均年观看10多场。莆仙戏不仅是“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文化娱乐载体,也成了年创产值5000多万元的文化产业。

    芳草剧团团长冯元标十分感慨:“如今看来,加演现代文明小戏实际上是帮了我们一个大忙,观众喜欢,就不愁没订单。自从加演现代文明小戏后,剧团的生意更好了,除过年停演6天外,剩余时间演出排得满满的。观众一多,演员更加劲头十足,演出也越发投入,形成了良性循环。”一些原本抱怨成本增加的剧团不仅消除了抵触情绪,主动要求加演,还积极邀请剧作家为现代文明小戏创作剧本。

    2004年,南门大厦剧团表演的小戏《土筛记》,因团长陈春扮演的丑角形象深入人心,早已成该剧团招牌节目之一。看到现代文明小戏如此受欢迎,剧团主动请人排演新戏,批评官僚作风的《公章记》便是其中之一,该剧在参加福建省民间剧团调演中,荣获了剧本创作一等奖和优秀演出奖。现在拥有36人的南门大厦剧团,年演出收入达80多万元。陈春说,“剧团演出本来就要加演小戏,过去是即兴表演、插科打诨,现在演现代小戏,本子好,看的人多,尤其是年轻人多,有时甚至要放在后头‘压轴’。”南门大厦剧团由于表现突出被评为“福建省民间十佳剧团”。陈春说,演好现代文明小戏并非易事,它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演员戏路要拓宽,剧团道具要添置,演出剧目要观众喜闻乐见。我们应该根据现实生活创作更多剧本,同时精研演技、排出新意,提升演出质量,争创“品牌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