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国音乐评论高层论坛”落下帷幕
http://www.cflac.org.cn    2009-05-26    作者:丁灵    来源:中国艺术报

    4月25至26日,中国音乐评论学会在浙江杭州师范大学举办的“2009中国音乐评论高层论坛”举行。参会的代表有王次炤、梁茂春、杨燕迪、乔建中、谢嘉幸、明言、杨民康、刘再生、韩钟恩、钱仁平、田耀农等21人,《人民音乐》、《音乐研究》和《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等学术期刊负责人也出席了论坛。论坛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以来的音乐评论”为主题,围绕着历史回顾、学科现况、学科建设以及学科关系四方面展开,大家对此展开热烈讨论,呈现出学术争鸣、百花齐放的胜景。

  一、历史回顾

    当代中国的音乐评论伴随着复杂的社会环境走到今天,论坛将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的音乐评论进行历史回顾是非常及时的。刘再生的《导向作用与实践检验》选择音乐期刊中几种不同类型“编者按”加以介绍并作简要点评。彭根发在《回眸〈乡恋〉》中对20世纪80年代“乡恋争鸣”作出了自己的回顾与反思。龚妮丽在《新中国“主旋律”音乐评论的回顾与研究》中分析了主旋律音乐评论每个历史时期的特点。郭克俭在《多维时空的演绎与互动》中对新中国声乐学术热点作了历史回眸。田耀农在《多元文化与个性写作背景下的音乐评论》中回顾了新时期三个背景中的音乐评论。明言在《透过文本看人物》中对当代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音乐批评家作了“人文关怀”。梁茂春在《“文革”中的音乐评论》中对“文革”时期的音乐评论作出了总结。王晡在《音乐评论的基本资质》中将音乐评论的功效与目的进行了脉络梳理。杨和平在《多变语境下的新中国音乐评论60年》中将60年音乐评论的发展从宏观上给予划分。乔建中在《一个甲子的求索》中对一个特定的“乐派”60年的历史进程展开一番历史回顾。

    二、学科现况

    杨燕迪在《中国音乐评论现况判断》中指出:近年来中国音乐生活缺乏音乐评论的声音。杨民康在《中国音乐批评应该提倡批判性文化反思精神》中表明:音乐批评的对象性差异及其所享文化权益处于不平和状态且存在诸多问题。梁茂春认为:现今音乐评论中大批判、大吹捧文风时而出现,与“文革”评论有着密切关系。陈荃有在《学院、学会、学刊与音乐评论事业的发展》中指出:现今音乐评论的发展与学院、学刊、学会的发展成反比。龚妮丽认为:21世纪,中国音乐批评的多元景观使批评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也有了更多的困境。王晡认为:音乐评论应当公正无私保持其独立性;保持其和商品经济的必要距离;“音乐学分析”也应是音乐评论所必备的资质。杨和平认为:中国音乐评论一直滞后于社会音乐实践;学科建设和评论队伍的建设相对其他领域而言,发展相对缓慢;还缺乏健康、诚恳的评论风气。

  三、学科建设

    杨燕迪认为:在音乐评论的建设中音乐评论家的自身建设尤为重要,音乐评论应以作品为中心。韩钟恩在《音乐批评与音乐美学的关系》中指出:在音乐评论的教学中,基础内容与转换方式应相辅相成。杨民康认为:中国音乐批评应该注重和借鉴人类学及当今哲学社会科学界所提倡的批评性文化反思精神。谢嘉幸在《音乐批评的基本理论学科》中对音乐评论作出了自己的定位。田耀农认为:音乐评论应提倡温和的、善意的、真诚的、恳切的、商量的语体风格。乔建中认为:反思也是一种批评。明言认为:应重视对批评人物的研究。梁茂春对学科建设中长远与艰巨的目标给予关注。陈荃有认为:评论人应甘做文化发展的“护花匠”。王晡认为:学科应面对当代,“三物”(人物、事物、实物)并重。钱仁平在《没有树木 哪来森林》中指出:文本分析是音乐评论的基础,应当引起重视。

  四、学科关系

    围绕音乐评论与作曲、作品、表演、公众等之间的关系,音乐与其他姊妹学科之间的关系问题,韩钟恩、杨民康和谢嘉幸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建议。笔者认为:正常的音乐评论可以促进音乐创作、表演和音乐生活健康持续发展;而将音乐评论与音乐其他各科门类联系起来看,在方法论的探索上可以互相借鉴、学习;在相互渗透、交织的关系中,可以力求发展新的方向与道路。

    王次炤会长在闭幕式上总结道:此次会议前期准备充分,研讨热烈深入,具有较高的学术含量。论坛主题涉及到音乐作品、表演、观念、学术等领域的评论,但仍应拓宽至经验感受层面、技术层面、音乐学层面,用知识和经验做出评价。他还对评论学会的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扩展队伍、吸收乐评人,组织队伍、从事评论实践,开展理论研究,关注音乐生活的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