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
http://www.cflac.org.cn    2009-05-15    作者:叶进    来源:中国艺术报

    安塞腰鼓,据资料记载已有千年历史,它源远流长,尤其是“鼓”这一传统乐器,有其悠久的文化历史。在远古时代,人们狩猎获得丰收后,就出现了“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的场面。鼓是精神的象征,舞是力量的表现,鼓舞结合开舞蹈文化之先河。在远古时代黄河流域各部落的男性,常用一中空的树杆,包上羊皮,携于腰间,击之以驱赶野兽,后又用于报警和作战,逐渐发展成为当地民众祈求神灵、祝愿丰收、欢度节日的一种民俗性舞蹈。1942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兴起的新秧歌运动,使安塞腰鼓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得到新生,成为百姓庆祝解放、欢庆胜利的一种表达形式,并被誉为“胜利腰鼓”,遍及祖国大地,载入了革命文艺的光辉史册。

    腰鼓在陕北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尤以延安地区的安塞县、榆林地区的横山、米脂、榆林等地最为盛行,几乎是村村有鼓队,家家有鼓手,而且世代传承,经久不衰。舞蹈的基本形式和动律虽然大致相同,但在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表演风格和习俗,安塞腰鼓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安塞腰鼓多采用集体表演形式,少则数十人,多时可达百余人,在表演上强调整体效果,要求动作的整齐统一和队形变化的规范性,在击鼓的舞蹈动作上,可由转、跳、跨、蹩、踢、蹲、跪、翻8个字来概括。安塞腰鼓是黄土高原的“绝活儿”,它的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舞蹈风格与当地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等浑然一体,不可分离;它鼓舞合一,舞蹈表演和乐器的“表演”完美地糅合在一起,是人借鼓势,鼓借人威,酣畅淋漓,一脉贯通;它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特征。

    拍摄这样的民俗舞蹈,一是要注重观察场面的气势和队形的变化,二是要快速构图,及时揿动相机快门,准确抓取精彩的动作瞬间。在技术上,无论是手动程序,还是快门优先程序,其快门速度一定要设在1/200秒以上,并相应调整光圈或感光度,在保证曝光充足的前提下,把舞蹈表演画面的中心点拍实、拍清晰,否则就会全部虚化,成为废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