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祖国的古老艺术生生不息—— 一个“90后”戏迷的京剧感言
http://www.cflac.org.cn    2009-05-12    作者:邵子懿    来源:中国艺术报

    记得与上海京剧院二团团长李军聊起新编京剧时,他讲到他们的《大唐贵妃》、《泸水彝山》、《班昭》等各个新编戏很成功,反响很好。但他说,他思考更多的是这些新戏有人传承吗?年轻的观众和资深的票友,他们学习、传唱了吗?他说:“作为一个京剧人,我们的责任不仅在于传承老的经典,也不仅在于尝试更多新戏,更在于创作更多的经典,让京剧生生不息,让这项古老艺术焕发生命的活力。”我不禁被这位富于思考的年轻演员所打动。

    上世纪50年代,京剧工作者怀着满腔的热情和对新生活的向往,为我们树立了很多新编戏的典范。梅兰芳的《穆桂英挂帅》,荀慧生的《红娘》和《卓文君》,北京京剧团马、谭、张、裘主演的《赵氏孤儿》、《秦香莲》、《将相和》、《望江亭》、《状元媒》,中国京剧院李、袁、叶、杜等主演的《响马传》、《白毛女》、《野猪林》、《桃花村》、《九江口》等,都被历史证明是成功的,前辈的努力为传统戏曲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笔者是不折不扣的“90后”,对于那个逝去了的大师云集的时代,既惊异,又感叹,向往之情溢于言表。每次听周信芳,都要情不自禁地说:“早生80年,为大师提鞋!”对大师无以伦比的崇敬和仰慕时常让我反观现在的艺术状况。

    进入21世纪,审美的多元化,使得各种艺术形式都能找到它们生存的空间。流行音乐的盛行和西方文化的渗透,既丰富和拓展了艺术的生存形式,无疑也对传统戏曲造成了冲击。社会环境日新月异,京剧想要回到全盛时期已然不可能。尽管如此,近几年来,京剧一直以国剧自居,仍把惨淡的戏曲市场完全推咎于外在大环境,不从自身找原因。作为高雅艺术的京剧,本身就有文化素质很高的观众支持,再加上这几年新秀辈出,国学热潮涌现,身后还有政府支持。京戏本不应该出现这种屡振不兴、新戏短命的状况。

    在笔者看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京剧工作者没有摆正心态。要不固步自封,把一切问题归咎于市场和观众;要不妄自菲薄,盲目学习话剧、歌剧等西方表演形式,违背了京剧特有的美学定律。

    京剧的良性发展,必将是以国剧的身份走向市场,并再次让观众做最后的裁决。有关是否在京剧当中增加声光电等现代化手段,是否加交响乐,是否加布景,也都会成为不是问题的问题迎刃而解。梅兰芳先生一辈子创作新戏无数,用自己毕生的精力去尝试新戏的改革。但纵观他所有的戏,没有一出特意强调要呈现一个全新的梅兰芳、一种不是京剧的京剧。用他的话说,这样就是为了缓缓地让观众去适应,并敏感地去体会观众的反应,来取舍这些小小的改动。最终总结和沉淀下来的,就是那些现在已经成为经典的“新编戏”。

    研究戏迷们的心理,研究他们在生活中最切实的感受,最真切的渴望,然后用最艺术的手段去表现、传达。这才应该是现代京剧人的责任,也是这门古老艺术能够生生不息的保证,即要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