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馈故乡的精神盛宴
http://www.cflac.org.cn     2009-04-30     作者:朱移山     来源:中国艺术报

    故乡永远是令人激动的字眼和引人吟咏的主题。作家徐迅的故乡乃皖西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庆所属地,安庆是“自古出文人”的地方。在漫长的峥嵘岁月中,这块土地诞生了发达的农耕文明,耸立着皖江文化的高峰,如禅宗的勃兴,桐城派的绵延,京剧和黄梅戏的源起,“五四”新文化的滥觞;文化名家灿若星汉:方以智、戴名世、刘大櫆、方苞、姚鼐、程长庚、邓石如、吴樾、吴汝纶、刘文典、陈独秀、朱湘、张恨水、赵朴初、朱光潜、严凤英、邓稼先、海子、潘军……

    《半堵墙》细心地描摹着故乡:在这里,虫子、鸟和植物们同样尊严地蓬勃着生命;一茬茬桃花汛、麦黄风催生劳作的轮回和丰收的喜悦;那披星戴月匆匆行走在田埂上的身影,他们为争渠水而挥舞锄头声嘶力竭地呐喊,都显示了生命的顽强而坚韧。“皖河”四季和七月“双抢”又是书中着墨最浓的地方。皖河是直抵长江的河,春潮水暖,夏柳婆娑,秋沙晶莹,冬雪无声。年复一年,皖河不舍昼夜滋润两岸大地,带来宁静而满足的生活;同时,她也沟通长江和天柱山,承载过汉武帝的舟楫云集和李白、白居易、苏东坡、黄庭坚们的满腹诗书,以及无数乡村青年包括散文作者本人经长江奔向广阔世界的梦想。七月“双抢”是南方乡村四季的高潮,也是乡民全年劳动和生活的希望。“抢割”、“抢插”,伴随的是酷热、干旱甚至死亡,人与自然及万物的关系变得异常紧张,自然界的执拗和人的生命潜能此时都发挥得淋漓尽致。

    因为作者青少年时期在故乡度过,所以无论是葱茏递嬗的万物,温馨火热的村庄,还是风霜慈祥的亲人面容,都是那样亲切而栩栩如生;并且,从作者的描摹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块土地历史绵延的生活痕迹和血脉相传的文化秉性。然而作者毕竟又远离故乡,在一个文化的高度俯瞰处在历史变动中的故乡,他就不能不体察到故乡的现代变迁和深层困扰:就像皖河逶迤东去,故乡许多事物都成为“流逝的词”,“村庄在风中消逝”,良田或被吞噬或被抛荒,污染覆盖着原野和河流,森林植被被毁弃……最痛心的是市场大潮裹挟下人与人传统的亲情在变异,儿时伙伴再不能亲密无间;“我”的家族再也不能几世同堂、其乐融融:作为手艺人的父亲一辈子壮志难酬,在集体经济年代是尴尬的边缘角色,在个体时期技艺又派不上用场,下一辈们又不能顺着他的愿望,在缄默中寂寞离世;“半堵墙”的母亲忠诚地延续着传统农村妇女的美德,晚年“还要为下辈担惊受怕”、“独守空巢”;而弟弟呢,虽然能写足球的文章,有许多“奇怪想法”,也曾闯荡外面的世界,但在自己的择业和家庭的责任、忠于土地还是满足心灵等之间又如何协调?“我”可以给予家庭些许物质支持,又怎能消除他们心中的困惑?凝望着那些无法挽留的消逝,也切肤感受着亲人们的心灵之痛,作者透露给我们的也是深深的困惑!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