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共产党人的忠诚与智慧——评谍战剧《潜伏》
http://www.cflac.org.cn    2009-04-21    作者:张东    来源:中国艺术报

    有段时间了,我们被谍战戏包围着,你方唱罢我登场,看得多了,难免产生些审美疲劳。直到《潜伏》亮相,大家似乎都嗅到了新鲜的气息。“谍恋”的那根弦,再次被拨动。那么《潜伏》是如何从“谍海”中突破重围,脱颖而出的呢?在我看来,“忠诚”与“智慧”是其最重要的两个支点。也可以说,《潜伏》用“忠诚”与“智慧”编织出一片灿烂的天空。

    忠诚,是做间谍的第一条件。间谍要生活在对手的营垒中,一个人孤军奋战,面对险恶的环境,瞬息万变的形势,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有想不到的牺牲。如果没有对事业的高度信仰,没有对组织的高度忠诚是根本无法做这项工作的。“对党绝对忠诚,精明强干”,这是人们对一个好间谍的至高评语。而阐释主人公的忠诚,表现他们在特殊环境下义无反顾为事业而奋斗的精神,则是一部好的谍战片安身立命的关键。

    忠诚是以信仰为依托的。没有信仰,当然不会有忠诚。诚如剧中李克农在接见余则成时说的:“什么都可以灵活改变。只有信仰不能变。”《潜伏》的成功首先在于它编织了一条余则成的忠诚线。与同类题材作品不同的是作者没有赋予余则成一个成熟特工或资深革命者的身份,而是从一个很低点起步,环环入扣地表现了他如何从一个爱国青年、小知识分子,到最后成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精干的谍报人员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充满艰辛的,也是充满悬念和刺激的。展现这一过程是该剧的魅力所在。《潜伏》的创作者精心设计了两条线,从正反两个方面,一拉一推,完成了余则成的转变成长历程。余则成的起点很低:全剧开始时,他最多只能算是一个同路人,幻想着抗战胜利与心爱的姑娘结婚生子,过安乐的小日子。但是他侦听共产党的地下组织,“无意”中听到了一些共产党的宣传,这为他后来的转变埋下了第一块基石。接下来一环一环、一步一步,吕宗方牺牲,他被自己人劫杀,被共产党搭救,恋人左蓝劝说(一开始并没有奏效),直到发现被上司的私欲利用,这一切形成一股合力,促使他倒向了共产党。但他选择这条道路更多的是为了恋人左蓝。在目睹了秋掌柜为了保护自己咬断舌头,特别是左蓝的牺牲后,他受到了极大的震动,真切地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人格魅力。他读《为人民服务》是在怀念左蓝,也是在激励自己。还有翠平带来的另一条战线上人们的战斗经历。在这样一个链条里,余则成完成了重塑灵魂的过程,自觉地成为其中的一环。

    另一方面,从敌人那边,则是一次次的失望。国民党不顾人民的利益发动内战,自己的辛勤工作成了为贪官污吏谋取私利的无效劳动,目睹上司的贪欲,同僚的尔虞我诈,余则成最终被推向了共产党一面。这样一个过程的讲述是细致的、令人信服的。

    如果我们把“忠诚”看作是支撑思想基石的经线,那么“智慧”则是构建艺术大厦的纬线。我们常常用“聪明”来夸赞一个人,但是对间谍来说:聪明还不够,还要智慧。谍战是一项充满危机、异常艰险的工作。谍战剧的魅力就在于向观众展现艰险和解决危机的过程。一般的谍战剧能做到“聪明”,所设的局、做的套能让观众基本认可,尽管有点俗套的东西,终归还有悬念吸引,故事结局和解决的方式也能接受。而好的谍战片却要求“智慧”。情节出人预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故事扑朔迷离、紧张惊险之余,还能得到点启示,引起点思考。《潜伏》属于后者。该剧的最智慧之处是设计了余则成与翠平这对从生活角度来看完全不搭调,于艺术创作却堪称绝配的“夫妻”。假夫妻,在谍战剧中并不新鲜。从陌生到熟悉,从同志到夫妻,也是用滥了的老桥段。《潜伏》彻底颠覆了以往的这种和谐,野性十足的女游击队长于小资味浓浓的前军统特工,不是帮忙,而是添乱,这样的人物关系,前所未有,必然会演绎出完全不同的故事。这就避免了雷同和乏味,同时巧妙地拓宽了间谍的工作面、丰富了人物的性格,还制造了笑料、迎合了当前人们的审美趣味。《潜伏》的成功,很大成分应该归功于这组人物关系的设计。

    我们说智慧比聪明更进一步。大智大勇,还要大智若愚、大沉大稳。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让人物始终处在危机之中,随时面对来自不同方向的袭击,想方设法破解危机,化解矛盾——这样的谍战片才有看头。《潜伏》精心设计了一个又一个危局,为余则成展示才华提供了舞台,也牢牢吸引了观众的眼球。余则成身在敌营多少年,历险无数,每次都能全身而退、毫发未伤,而且每一次都能使自己的地位有所上升,一次次出色地完成任务。尤其是最后翠平暴露以后,余则成精心设计的绝地反攻,是全剧最精彩的地方,让人感受到智慧的力量。智慧的表现还在于细节的巧妙,如鸡窝的设置,既表现翠平的性格,又用来藏金条,最后完成送情报的任务,可谓一石多鸟。正是这些细致而周到的设计,使得《潜伏》经得起推敲,让人信服,从而喜爱它。

    一部《潜伏》成功,背后的原因其实很多,对创作而言,它给了我们很多启示。比如文艺作品的教育作用,我们喜欢把“主义”挂在嘴边,把“理念”说来说去,可剧中一个秋掌柜就让很多80后、90后的青年人对共产党员产生敬意;比如艺术创新问题,哪怕只有一点,亦能给作品添彩;另外,就是时代的审美潮流,喜剧元素给这部片子带来的效益显而易见。当然说到根上,还是重视生活,踏实创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