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化祖先应当敬重
http://www.cflac.org.cn    2009-04-17    作者:邱振刚    来源:中国艺术报

    近来,一部即将开机的电影《孔子》吸引了人们关注的目光。原来,不知何时开始,一种关于这部电影中将出现孔子三角恋的传闻在网络、报刊间流传。相关的研究团体还因此致函该影片剧组求证。最后,剧组正式予以澄清,传闻由此被识破。这表明,社会上对重要的历史人物为题材的影视作品的关注,以及对此类题材戏说、滥说的担心。

    其实,近年来,因历史题材类影视作品中应该如何塑造历史真实人物,艺术上的虚构是否应该有一定尺度等话题引发的争议一直不绝于耳。其中,最典型的大概就算是在电影《赤壁》中,诸葛亮、周瑜、曹操等人纷纷陷入了感情纠葛。而在电影《墨攻》中,一个显然以墨子为原型的人物“革离”在守城的百忙之中还和民女产生了一段欲说还休的感情纠葛。

    这些影视作品都因为这种对历史人物的“戏说”而受到很多非议。其实,对历史人物的艺术塑造,并非绝对排斥对其感情生活的描写。在《论语》中,都可以找到对孔子情感生活的间接描写。也就是说,严肃地、科学地进行考证、研究是合理的,也是应当的、有益的。有害的是,为了追求轰动效应,为了迎合某些趣味,为了提高收视率和票房收入而去夸大、捏造史实。即使出现对历史人物私人生活的描写,也应当是从对历史人物的刻画更加真实可感的角度出发,而不能把这类情节作为噱头,使其游离于整个故事脉络之外。所以,在影视作品中对历史人物的表现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应该追求历史的真实性和艺术的虚构性的统一。

    其实,之所以提出这样的原则,实际上已经涉及到为什么人们需要这类的影视作品,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应当在今天的文化建设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这些根本问题上。这就首先需要我们去区分历史人物身上所附着的各种历史人文信息的公共性与个体性。诸葛亮那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墨子那种仁爱宽厚、与天下苍生忧戚与共的情怀,比起他们各自种种私人范畴的事务,更值得我们在文艺作品中去刻画、彰显。屈原、范仲淹、文天祥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在他们身上闪耀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他们身上也不乏贵族情结和封建社会中常见的士大夫习气。若是我们拍摄屈原、文天祥的传记性影视作品,也应该更多地去激发、诠释他们身上那种爱国主义精神等正面价值,而不应过多渲染乃至夸大他们身上的时代局限。

    对于我们这些文化祖先应当敬重。历史人物能够走进今天人们的视野,就是因为他们为国家、民族做出了特殊的难以磨灭的贡献,在民族的发展历程中占据着一席之地,折射着民族历史中最光辉之处。所以,再现他们历史功绩的艺术作品,就是在千载之后去触摸他们的脉搏,通过他们的经历,来折射整个民族数千年来筚路蓝缕的历史道路,呈现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从生发到凝聚,再世代相传的过程。而要做到这一点,是艰难的,也是有着巨大价值的,更是值得影视艺术工作者以更加严肃的创作态度和更加旺盛的创作热情去为之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