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京剧“青研班”2009再启程
http://www.cflac.org.cn    2009-04-14    作者:张薇    来源:中国艺术报

    自4月15日起,全国将有40名京剧青年演员陆续收到来自中国戏曲学院的录取通知书。5月10日,这40名已经活跃在全国京剧舞台上的各院团青年骨干演员会同时返回校园,以第五届中国京剧青年演员研究生班新学员的身份,开始他们为期3年的学子生涯。由中国戏曲学院承办的中国京剧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创办于1996年,1998年、2002年、2004年分别招收、培养了4届共139名戏曲表演专业研究生,其中囊括以京剧为主体的15个剧种的当代优秀青年演员。但是,“青研班”于2006年暂停招生,直到3年后的今天才又开办,“青研班”2009重新启程,再次引起广泛关注。

    探讨:师资水准与教学模式

    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全国政协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孝曾以戏曲人才培养为主题递交了两份提案,提案中尖锐指出现行教育制度在戏曲优秀演员培养问题上所存在的缺陷,一是师资水准,二是教学模式。

    谭孝曾认为,目前戏曲院校师资方面的缺失,部分原因在于现行的人事终身制,它导致院校教师过于职业化,任职表演艺术教学的老师几乎清一色由院校毕业留校,终其一生专事教学,疏于舞台历练造成技艺上的退化几乎在所难免。而现行教育制度又对专业院校的特殊性考虑不足,按照公共教育模式培养戏曲演员,除能勉强保证基本功训练之外,演出实践机会太少,想要实现教学与演出常年结合、相互推进几乎不可能。同时,由于院校剧目教学内容的单薄、师资水平的有限,致使院校教师有可能高水平地传授给学生的剧目更加有限。“一个京剧表演专业的学生,即使读到本科毕业,往往也不见得能真正娴熟地掌握本行当和流派的二三十个经典剧目,这样的学生当然难以担当全国范围内深刻传承京剧表演艺术的重任。”

    戏曲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有着悠长而厚重的历史积淀,尤其是其中的表演艺术,更是有着严苛的程式要求和审美规范。“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全部法则、程序、技术、技巧都体现在一个个具体剧目中,而且‘细致入微’到无法用文字表达、无法提炼成元素,于是就有了传统的‘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这种所谓的落后教学方式,恰恰极其有效地适应了戏曲表演的根本特质,教学的针对性、具体性、特殊性、丰富性、个别性和自创性极强。”出身京剧世家又毕业于北京戏曲学校的谭孝曾,对戏曲新旧两种教学模式的了解都甚为深入,他不仅认为传统科班教学对现行戏曲院校“大教学”规模制造、批量生产的缺陷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同时也认为,结合新、旧之优长,探索一种特殊的教学模式,在当代艺术教育领域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确实存在范例的。

    “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未有过,它是当之无愧的精英教育。”谭孝曾表示,“它的优势在于可以超越现有教育制度的束缚,在师资安排上突破院校樊篱,在全国范围内为学生邀请最适宜于他们成长和发展的导师。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行当与流派,提出希望求学传授的剧目及导师。同时,导师与学生之间又不像旧时科班那样保持限制极多的‘师徒’关系,教与学之间有了更多的弹性空间。这种模式在不经意间汲取了戏曲演员培养的历史经验,接续了科班学成后一般需要重新‘下挂’拜师学艺的传统模式,又吸取了现代教学中可以请不同导师传授不同剧目的优点,它更加灵活,更有利于那些已经有一定舞台实践经验或知名度的演员迅速提升表演技艺。”

    谭孝曾所说的这种具有范例性又特殊的教学模式,就是中国京剧青年演员研究生班。

  实验:十年磨一剑的“精英教育”

    第五届中国京剧青年演员研究生班主任、中国戏曲学院教授杜鹏介绍说,“京剧艺术的发展需要人才,而活跃在当代舞台上的演员,尽管艺术水平大都不错,但文化素质和专业层次确实仍存在很大的提高空间,为他们创造一个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非常必要,其目的就在于全面加强他们的文化、理论修养,提升他们的舞台创造和表达能力,使他们的发展更健康、全面。”

    1996年,“青研班”开始第一届招生,杜鹏就是第一届学员,同届入学的还有于魁智、李胜素、张火丁、孟广禄等众多京剧名家。回忆当时的情况,杜鹏说:“在学制上,青研班最初是想用两年时间脱产集中学习,但因为这些学员基本都是各团的骨干力量,团里开展业务离不开他们。学习就是为了实践,两者不应当对立,而应当相互补充,本着这样的想法,学院于是将教学方案修改为学制3年,每年集中进行两次文化理论课程的学习,上下半年各一次,每次一个半月,其余时间则回团搞实践;而剧目研习课程则自始至终贯穿全年,即便回团演出,在剧目创作中也可以继续接受‘青研班’专业导师的指导。”

    “一个工程,两个导师,三项并举”是“青研班”自开办起提出的办学特色。“一个工程”指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专业条件和发展方向,因材施教,制定培养方案;“两个导师”包括专业导师和理论导师,专业导师在3年之中根据学员需要学习的剧目制定方案并进行指导,理论导师则指导学员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三项并举”指继承和创新并举、课堂实践和舞台实践并举、技艺训练和理论研究并举。从1996年到2004年,“青研班”共招生4届,大部分学员不管是文化水平还是艺术修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原浙江京剧团梅派青衣郑佳艳,在“青研班”学习期间一直跟随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沈世华学习昆曲,“这对我提升和扎实功底很重要,从前在学校学习没有这样的机会,而且‘青研班’允许我们自己挑选老师和剧目,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意见和指导,这在一般的学校培养中也是没有的。”郑佳艳说。如今,2007年毕业于第四届“青研班”的郑佳艳从剧团调回母校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担任越剧形体教师,“越剧基本功要从昆曲学起,‘青研班’3年的昆曲学习为我现在的教学提供了很重要的补充,如今我同时带3个班的学生,每周要上24节课,如果没有当初丰富的剧目学习,而仅靠进剧团时的那些基础,现在恐怕很难坚持下来。”

    尽管“青研班”创办伊始是针对京剧表演人才的培养,但从第三届起也开始招收地方戏演员。全国各地方剧种,包括很多“梅花奖”获得者在内的演员都前来咨询,表达自己想要参加“青研班”学习的愿望。“在理论学习上,无论哪个剧种都是共通的,而在专业学习上,虽然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都希望有机会学习京剧的一些表演经验,吸收到地方剧种的表演之中。跟随京、昆表演艺术家学习,回去后运用京、昆的身段丰富地方剧种的表演,或是把京、昆的传统剧目移植到地方剧种,这种情况在‘青研班’后两届学员中出现过不少,而地方剧种的一些剧目也借由‘青研班’这个平台得以向京剧移植,可以说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剧种之间的交流与借鉴。”福建芳华越剧团尹派小生陈丽宇就是很好的例子,这位二十几岁的姑娘,经过“青研班”3年的深造后,不仅跨行当学习了《贵妃醉酒》等京剧剧目,而且毕业当年参加CCTV“越女争锋——全国越剧青年演员电视挑战赛”夺得金奖,毕业一年后就在越剧“大码头”上海举办了个人专场演出,一跃成为越剧界耀眼的新星。

  成果:一切积累都还只是过程

    从2007年10月至2008年1月,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10周年汇报演出在北京、天津、上海、沈阳、贵阳等地展开,100名“青研班”毕业的名家名角联袂出演,为期4个多月,共演出30场,向全国广大观众全面展示了“青研班”10年的创办成果。“经过这次演出,大家都感到参加‘青研班’学习的演员们和过去相比确实有了不一样的面貌,认可‘青研班’是一种非常好的培养模式。当时正值十七大召开,党的十七大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国粹的发展更要靠人才,而‘青研班’通过10年的实践证明了它对于戏曲表演人才培养的意义。”

    2008年12月初,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又在民族文化宫大剧院分别举行京剧演唱会和折子戏专场,此次演出是由中国文联主办的“改革开放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演出”中的两场,成为继2007年“青研班”10周年汇报演出后,又一次成功的纪念演出活动。

    “第五届是2009年3月份开始入学考试的,此次招生基本以第六届京剧青年演员大赛的金银奖获得者为基础,80名决赛选手共同参加‘青研班’入学考试,随后将在考虑区域、行当、流派搭配的基础上,择优录取其中的40名学员。”杜鹏表示,“这次招生我们对考试的准备无疑更加细致。除增加了历史知识,把文史哲放在一起考察学员的文化素质外,还有英语、戏曲知识、剧目分析等共5项考试内容。专业考试仍旧通过提交个人影像资料,由专家观摩、评分的方式进行选拔。本届招生之后,我们还会根据情况在后几届继续招收地方剧种演员,希望尽可能将‘青研班’的养分输送给更广泛的剧种和地域。经过10年的磨练,无论成绩还是困难,都只是前进的过程,过程之后迎来的一定是更扎实、美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