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伟光:与中国电视黄金时代一同走过
http://www.cflac.org.cn    2008-12-18    作者:李大杰    来源:中国艺术报

    “今年,我国电视新闻报道在时效性方面又有很大的进步。改革开放,开创了一个电视的黄金时代。”这是杨伟光面对我们采访时说的第一句话。作为原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曾推动了中国电视新闻的重大改革;如今,他依然活跃在中国电视领域,继续经营着他所钟爱的电视事业。

    加快电视新闻的改革

    1985年以前的中国媒体,广播是主流。时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的杨伟光在那里已经工作了24年,无论在业务还是人际等方面,都是驾轻就熟了。然而,上级部门的一纸调令,让杨伟光走上了中央电视台副台长的工作岗位,主管电视新闻。那一年,杨伟光50岁,而他的电视人生却刚刚开始。

    尽管之前在广播媒体工作了20多年,但是电视对于杨伟光来说依然是个陌生的领域。刚到电视台,杨伟光并没有立即放出“三把火”,而是先开展调查研究。两个月后,杨伟光拿出了一份电视新闻工作改进方案,并在方案中提出了“新”、“短”、“快”、“深”、“广”的电视新闻观。

    当时的《新闻联播》时长半小时,却只有十几条新闻,有时候一条乡镇企业的新闻就长达三分多钟。在时效性方面,电视新闻更是极度落后。那时候,新闻记者下午3点结束采访后就回家了,第二天才编片子,然后晚上播出。他们给出的理由是,报纸是文字的,广播是声音的,电视又有图像又有声音,因此第二天播出仍然有人看。立志于改革的杨伟光并不认同这样的理由,他说电视新闻有图像又有声音,如果还能比别的媒体快,岂不是更好?根据杨伟光的要求,凡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活动,只要外出记者能赶回来,都必须在当晚的《新闻联播》中播出,如果来不及放在头条位置,就放在《天气预报》之前,以“现在播报刚刚收到的消息”的方式播出。这样不仅提升了电视新闻的时效性,也提升了电视新闻记者的地位。杨伟光说:“正因为当天的活动当天就能播报,中央领导对中央电视台的记者逐渐重视起来。”

    在新闻容量方面,杨伟光也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他将一些无关国计民生的次要新闻撤下,放在别的频道播出;同时尽量压缩每条新闻的时长。这样,《新闻联播》的容量由以前的十几条一下增加到30多条,大大丰富了新闻的内容。

    年纪较长的同志一定还记得,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射失败,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的消息。当时央视《新闻联播》将这条新闻放在了头条位置播出,这在“先国内,后国外”原则指导下的《新闻联播》节目中是极其罕见的;还有1988年,央视破天荒对“两会”中外记者招待会进行直播报道,这一事件当时在国内外也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在改革开放前这些都是不敢想像的。但这些只是个别的亮点,被杨伟光称之为“电视新闻真正的改革”始于而后的1993年,标志性的事件是《东方时空》栏目的开播。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东方时空》从内容到形式均突破了传统电视新闻模式。杨伟光说,在内容上,注重抓热点问题;在形式上,采用记者手持话筒,走进群众当中现场采访。这样全新的方式不仅有效体现了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更增进了人民群众对电视的亲切感。《东方时空》开播伊始,就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回应,尽管首播时间是在每天早晨7点这一传统上的低收视率时段,但《东方时空》的开播改变了中国人的收视习惯。

    1994年,中央台在《东方时空》的基础上又推出了《焦点访谈》。这档节目从开播至今,依然发挥着强大的媒体监督作用。接下来就是《实话实说》和《新闻调查》的播出,《实话实说》是一档谈话类节目,就一个话题,由群众自由发言;而《新闻调查》则是就某一个社会问题,采访不同的对象,从不同的角度、立场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具有倾向性的结论,这体现了杨伟光电视新闻观的“深”字。至此电视新闻从时效性到深度性的改革基本完成。从《东方时空》到《新闻调查》,表面上是新闻栏目的日渐丰富和多样,但透过表面,我们看到的是中国电视新闻的渐进式改革路径。

    今年,中国发生了很多大事,而中国电视新闻媒体在报道这些大事件时,也展现出了比以前更加开明、更加迅速的新面貌,特别是对于汶川大地震的连续直播报道,不仅让民众及时了解到灾区的情况,更建立起灾区与外界联系的信息桥梁,从而保证了灾区人民得到最有效的救助。谈到这些时,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杨伟光欣慰地说:“今年电视新闻对重大事件的及时报道,推动了新闻公开及时透明的长效机制的形成。这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新闻界和民众所期待的。这对于树立中国新闻媒体的形象是有好处的。”

    建设世界一流大台

    1997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香港回归、十五大召开、黄河小浪底截流、长江三峡截流……电视界都称这一年为“央视直播年”。也就是在这一年,中央电视台开始迈出进入世界一流大台的步伐。

    关于世界一流大台的说法最初是杨伟光在《电视研究》刊发的一篇文章中提出的。时任广电部部长的丁关根同志看到后大加赞赏,称它“不是空话,都是可以操作的,很实在”。这无疑给了杨伟光很大的信心。从那以后,杨伟光为央视绘制的一张发展蓝图全面铺开。杨伟光首先召集了一些在国外留过学或者对国外媒体有一定了解的同志举办座谈会,请他们介绍世界一流媒体的成功经验,虚心请教有关建设世界一流媒体的问题。他亲自将这些意见和建议加以整理,并归纳成具体的措施去逐条实施,体现出他务实的一面。在硬件建设方面,央视开始着手购买世界最先进的节目制作和电视直播设备,光1996年央视就花了8亿元人民币,而这些钱都是靠央视自筹;在人才引进方面,杨伟光提出“要让央视荟萃全国的精英”,央视一方面大力培养电视后备人才,另一方面从各个地方抽调电视精英。由于措施得力,央视在硬件和软件实力方面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也为“97直播年”的到来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以香港回归直播报道为例,这是被杨伟光称为“大兵团作战”的高难度的直播事件。难度之高首先体现在事件之重大。香港回归不仅仅是要归还主权和领土,更是洗刷中国近代耻辱,重塑中华民族尊严的伟大历史时刻,因此,直播报道不容有失;其次是技术难度,香港回归的报道设有很多分会点,北京、深圳、香港还有世界上十几个国家都有报道信号传出,而这些信号要同时传回北京,再由北京整合后发出。这种综合性转播不仅需要有先进的转播设备,还要有一批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和报道人员。面对挑战,央视表现出了一种大台的风范,他们在香港租了近500平米的演播室,从演播室的设计到数字设备均堪称一流,这样的阵势也引得不少国内外电视同行拍照留念。香港回归,中央一套进行了72小时不间断直播报道,中央九套英语频道进行了41小时的直播报道,海外媒体直播CCTV节目的电视台超过百家,五大洲54个国家和地区的125家电视台全部或部分播出了CCTV中文国际频道和英语频道的节目,转播总和为2170小时。这一连串的数字标志着中国电视全面、直接地进入海外主流社会。

    回首这些往事时,杨伟光一脸坚定:“我认为中央电视台就应该跟世界大台比!中央电视台为什么要比国外的差?我们就要比他们好!这是中央电视台的地位决定的,你要是做不到,那是你没有本事。中国是一个大国,你的电视台不像一个大国的电视台就不行。”

    电视剧制作精品至上

    走进杨伟光的办公室,你就能看见一侧墙上挂着一幅装裱过的字——“精品至上”,这四个字便是杨伟光事业追求的目标。无论是做电视新闻节目还是拍电视剧,杨伟光始终恪守着“精品至上”的原则。从《三国演义》到《水浒传》、从《开国领袖毛泽东》到《长征》,无一不是在当年掀起收视狂潮的精品电视剧。

    关于“精品”,杨伟光有他自己的解读:“精品就是思想性、艺术性都要好。思想性很强,但是艺术性很差,这样的作品不是好作品;反过来,如果导向有问题,尽管艺术性很强,那也不是好作品。只有把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出好作品。”

    这话说说容易,但真正实践起来是要费很大功夫的。就拿这两年在全国热播的家庭情景喜剧《家有儿女》来说,这部戏在20多家地方台播出,央视更是重播了多次。面对如此高的人气,杨伟光坦言“没想到”,然而当听到杨伟光叙述该戏的创作历程之后,其受欢迎也就顺理成章了。《家有儿女》是杨伟光全程参与制作的一部戏,它的诞生源于中央下发的《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文件。为响应这个号召,杨伟光组织的创作团队决定通过家庭情景喜剧的形式,展现家庭生活和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矛盾,提倡家长采用启发、引导的方式教育孩子,去除说教味。为做好这部电视剧,创作团队曾对剧本进行了多次修改,全剧在人物设计上也颇有讲究。按理说重组家庭有两个孩子是比较合理的,但是两个孩子在戏剧表现方面略显不足,但若设计三个孩子,又会有违反计划生育之嫌。于是该戏就设计了夏雨这个角色,他是出生在美国的小孩,拥有美国国籍,父母离异后跟随父亲回到中国。这样的设计既增添了故事的表现力,又不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当一部电视剧的制作能用心到如此程度,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家有儿女》会如此受欢迎了。

    “好节目是打不败的”,这是杨伟光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多年实践经验的凝结。他曾对央视电视剧制作中心的同志说:“你们少做一点节目,哪怕每年就做两部电视剧,但是一定要是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