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慧英:为粤剧振兴而努力的30年
http://www.cflac.org.cn    2008-12-18    作者:张薇 黄菊艳 焦林涛    来源:中国艺术报

    从艺30多年,亲身经历改革开放后的粤剧发展变革;长期致力于剧种创新与传承,为粤剧注入交响乐、舞蹈等现代艺术元素;发起迄今已举办五届的“大学生走进剧场”活动,在青年中播下粤剧种子……对于现任广州粤剧团团长、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广东省粤剧工作者联席会会长的倪慧英来说,改革开放的30年,既是她个人在艺术上不断精进的30年,也是她为粤剧振兴而扬旗进取的30年。

    变革期的艺术梦

    倪慧英与粤剧结缘于20世纪70年代。一个原本出生于广西南宁后迁居广州的女孩子,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被广州市粤剧团看中并吸纳,14岁登上粤剧舞台,就成为剧团的重点培养对象,自此开始了她执着的粤剧艺术之旅。

    1976年“文革”结束后,广州市粤剧团在广东省所有粤剧团中第一个恢复传统剧目。由于入行时倪慧英的基功训练都来自于样板戏,演传统戏难免吃力。“团里为此专门把我们拉到一个偏远的地方去接受完全封闭式的训练,为我们补课。”缺少传统剧目的开蒙,重新补习基本功,吃苦自不必言,但倪慧英却完全沉浸在这快乐的“痛苦”中,她感觉自己终于真正靠近了她所钟爱的艺术。

    “训练结束后,我们演出的第一台剧目就是《杨门女将》,我饰演主角穆桂英。”《杨门女将》上演时,正值广州举办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该剧甫一亮相,便在当地引起了巨大轰动,交易会特刊大篇幅宣传了演出盛况并刊登了剧照,甚至很多境外媒体还以“中国开放了,古装戏上演了”为主题对演出进行了报道。“记得当年《杨门女将》在中山纪念堂连演十几场,场场爆满,连那些东廊西廊的位置都挤满了人。观众都是排了一个通宵的队才买到票的,真可谓‘一票难求’。当时如果你有两张粤剧的门票,那可是十分难得的事。”当年演出的情境,倪慧英至今历历在目,回忆起来仍难掩兴奋与激动。

    广州登台的成功,为粤剧传统剧目演出的复苏与重振燃起了希望。之后,广州市粤剧团开始经常赴番禺、东莞等地巡演。“当时交通不像今天这么便利,每次去外地演出,路上都要花费五六个小时。本来我会晕车,后来因为坐车去演出的次数太多,竟然再也不晕了。”一个出行习惯的小小改变,倪慧英都要将它归功于粤剧演出,且口吻中充满自豪。在她的记忆中,那段岁月仿佛镀了金边的相框,框住的是她所有艺术梦想的初萌与悸动,“那时观众是很热情的,一听到哪个地方演粤剧,十里八乡的人就会拿着火把、划着小船,花三四个小时来看戏。土坡上星星点点、漫山遍野的都是观众,你根本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每当我看到那么多观众,都觉得格外充实和满足。我知道,我再也离不开这个舞台了。”

    低潮期的责任坚守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娱乐消费方式同时涌入国门,到了80年代中后期,粤剧观众开始不可避免地逐渐分流,关注粤剧的受众群体越来越少,粤剧艺术进入了发展的低潮期。演出的减少带来的是剧团支出的紧张。倪慧英永远不会忘记有次演出时麦克风坏了,因为没钱买而到处去借的窘况。穷困的剧团如何支撑剧种的振兴?对艺术的使命感使倪慧英陷入焦虑与思考。

    “有次我到市里开会,黎子流市长也在。我曾听说他很重视粤剧,会后我就趁机拉住他汇报剧团的实际情况。”市政府在切实了解具体情况后,很快做出反应,专门开会研究扶持粤剧的发展问题,并采取一系列倾斜政策,包括启动专项拨款从资金上给予剧团保证。

    但是,倪慧英明白,要想彻底改变困顿局面,单靠政府扶持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是要壮大剧团自身的力量。1994年,广州市粤剧团在市政府的帮助下进行体制改革,重新梳理人员编制,活化剧团经营机制,彻底打破“大锅饭”模式,实行差额管理制。“当时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励创作和演出,绩效跟个人收入紧密挂钩,队员的积极性自然就调动起来了。同时,给予每个人充分发挥自身能量的空间,让他们知道只要好好干,剧团完全可以成为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平台。”

    剧团体制改革仅仅是一方面,剧种自身的变革与创新才是粤剧艺术振兴之根本。对于这一点,倪慧英也有着清醒的认识:“粤剧自诞生起就是一个具有开放革新、兼容并蓄特点的剧种,在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就曾为了适应观众审美需求而进行过大胆改革,如把传统舞台官话改为白话等,那么没理由它到了开放的年代反而固步自封。”于是她首先开始引进西方乐器为演出伴奏,比如萨克斯、小提琴等,收到很好的效果,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和肯定。

    新世纪的全新尝试

    “1978年前,曾有学生写信给我,说他做了一项调查,发现年轻人中喜欢或不喜欢粤剧的人都很少,大部分人是不了解的。如何扩大粤剧观众的覆盖面?这是我长期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并积极努力着的工作。”于是,2004年,倪慧英发起首届“大学生走进剧场”活动,她要在青年中播下粤剧艺术的种子。

    首届“大学生走进剧场”活动以1元钱象征性票价招揽大学生观众,在粤剧界引起一定争议,但这并没有动摇倪慧英的信心和决心。为把活动办出特色,同时也创出品牌,倪慧英带领全团进行了很多探索和尝试,比如在第二届活动中,演出改编自传统剧目《睿王与庄妃》的《花月影》时,吸收大量的现代艺术元素和技术手段;在剧场挂出留言板,请大学生观众畅所欲言,提出反馈意见;由剧团主创班底进校园开展讲座……而所有这些努力都没有白费,许多学生在观看演出后都表示对下一届“大学生进剧场”活动充满期待。

    “《花月影》这部戏上演后反响非常热烈。我们连演10场,有1万多学生进场观看,收到的反馈意见差不多有800篇,他们把对粤剧的心态和看法都写了出来。”其中有一个学生的留言令倪慧英印象深刻,他这样写道:“原来我觉得粤剧是属于老人家的,是属于过去的,可当我走进这个剧场时,才突然发现原来在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当中,居然还有这么一片净土。”倪慧英被这样的留言深深感动着:“说实在的,当我看到这些反馈的时候,那种感动、成就、满足一下子全涌上来,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粤剧的魅力感染了学生,学生也感染了我们。”正是这种互相的感动与感染,使得“大学生进剧场”活动自创办起一路办了5届,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从未有一年间断过。

    在总结从艺至今的经历与感想时,倪慧英说:“关于粤剧如何传承与振兴,这是个老问题了,社会各界对此一直都很重视,广州市成立了振兴粤剧基金会,广东省也成立了繁荣粤剧基金会。曾经的老市长黎子流说过一句话,‘假如粤剧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消失了,我们就是历史的罪人’。这句话同样是我的心声,把保护和振兴粤剧作为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是我作为粤剧人应该也必须一直保持的态度。为此,我努力了30年,还会继续努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