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校长聚首探讨“全球影视发展与教育”
http://www.cflac.org.cn    2008-11-11    作者:张薇    来源:中国艺术报

    11月3日至8日,第52届国际影视院校联合会(CILECT)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是国际电影教育界迄今为止在我国召开的最大规模的学术会议。来自全球46个国家的近百所CILECT成员学校的180位校长和相关代表齐聚北京电影学院,围绕全球影视发展话题及教育问题展开系列学术讨论与交流活动,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著名导演谢飞,北京电影学院校友、著名导演张艺谋也到会参与了探讨。

    关注学生全面培养

    是培养“专门”还是“全能”电影人才?动画专业学生能否以有限专业知识迅速进入产业尖端领域并获得高额待遇?影视院校与影视产业是否能通过毕业生搭建“桥梁”?数字技术的介入带来媒介形态的改变,相应的电视课程如何重置?这些目前国际影视教育体制中存在的普遍矛盾和问题,在本届大会上成为备受各国代表关注的议题。

    以色列萨姆斯皮格尔影视学校创始人、校长Renen Schorr认为,在电影行业中能够成功的往往是身兼数职的从业者,该校的课程中明确为给进行自我创业的导演建立专门的编剧课。在校生在4年半的时间里,可就编剧、导演、摄影、剪辑等专业进行总体学习。加纳国家影视学院教授、设计系负责人Ramatu Mustapha Dadzie表示,学校教学要在学生期待与市场需求中求得平衡点,除了丰富的知识和技巧教授,还必须尽可能多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提高艺术鉴赏水平。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互动和数码媒体学院副院长Albert Lim Song Lian以新加坡年轻的动漫产业为例,阐述了政府对动漫产业的支持,将会对动漫教育的发展起到怎样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就学生从业来讲,良好的职业指导和必要的创业援助无疑能够更好地巩固学生的从业热情。

    关于毕业生从业和从业后与学校的互动,美国洛杉矶罗耀拉玛丽蒙特大学教授、电影学院院长、CILECT副主席Don Zirpola也认为是所有院校应当关注的问题。她表示,学校不仅要考虑怎么吸引生源,同时也要考虑如何提供给他们最好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如何帮助这些学生从大学的生活过渡到工作的生活状态,也就是如何使他们进入市场成为艺术家,在市场中生活。对此,意大利电影实验中心前负责人、CILECT主席Caterina D’Amico介绍了本校的经验,那就是建立人才资源库,为业界人士来校寻找人才提供充足的资源,并通过适时的项目运作将学生的作品和创意推向市场,以此在院校、学生和影视产业市场之间建立良好的桥梁关系。美国洛杉矶罗耀拉玛丽蒙特大学影视学院院长Teri Schwartz认为,分别针对本科和研究生设置“学院奖”可以激励学生在校期间的创作,同时通过固定的资金管理和“分众传播”的运作模式,使学生和社会始终保持良好的联系。而据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副校长Mario Santos介绍,他们采用的也正是类似的方法,收效很好。

    通过热烈的讨论,与会专家对于影视教育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都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对各影视院校在今后教学实践中不断借鉴成功经验,发展和壮大自身教育体系,培养出适应本国国情的优秀毕业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著名导演现身说法

    本届大会不仅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莅临研讨,更有我国著名导演谢飞、张艺谋亲自开坛讲座,以自己亲身的艺术经历现身说法,参与到大会的讨论中来。

    作为理论和实践双丰收的电影人,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授谢飞以“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电影业”主题,从宏观的角度概括了我国电影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历程,并就中国电影在全球化境况下,如何才能更好地与世界接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谢飞将从1978年改革开放后到2008年分成三个十年:“1978年—1989年,传统电影最后的辉煌”,“1990年—1999年,产业转型中的市场低谷”和“2001年—2008年全球化背景中艰难蜕变”。谢飞认为,中国电影人之所以会有第四代、第五代等的‘代’际之说,是因为上个世纪后半期,新中国的成立和“文革”结束的社会形势的转变,使得电影创作有了明显的代际区别。而说到第三代电影人代表作品时,谢飞导演特别提到刚刚去世的导演谢晋,他突出强调了谢晋导演的创新精神。谢飞表示,对于中国影视市场的发展,仍然要以本土作品放映为基础,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些都将是影视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

    在张艺谋讲座当天,这位刚刚完成世界瞩目的奥运开幕式文艺演出的导演,也迎来了自己艺术生涯极具历史意义的一刻。美国波士顿大学副校长劳瑞·波尔(Laurie Pohl)女士代表波士顿大学正式授予张艺谋该校人文艺术荣誉博士学位,使他成为继京剧大师梅兰芳在1930年获美国波摩那学院获荣誉博士学位之后,第一位获得外域一流大学“荣誉博士”头衔的中国电影人。在讲座中,张艺谋首次介绍了奥运会开幕式的创作过程,他表示,多媒体数字化视频影像技术的大型化使用,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成功的关键。它使传统的广场表演具有了新的视觉语言,尤其是同成千上万演员的互动表演,宏大壮阔,又独特新颖,使所谓的“人海战术”产生了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提高了广场化群众表演的艺术水平,代表了21世纪此类大型文化展示活动的未来走向。而在回顾自己的艺术经历时,张艺谋自称“我是改革开放30年的产物”,并以自己的亲身感受为例鼓励大学生们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珍惜大学时光,把握今天的时代机遇,多元文化的发展为每个人提供了开阔视野的可能,同时也对个人的耐力与务实精神提出了新的挑战,一切从基础做起并且时刻保持对职业的热爱,只有这样才能在步入社会后有所作为。

    三大展览同时展出

    为配合大会主旨,同时丰富活动内容,会议期间,北京电影学院特举办“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视频映像方案展览”、“水木镜天”——国家新媒体艺术三年展、“2008,‘我们在现场’”图片展览等主题展览,围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不同角度展出了北京电影学院近年来在影像方面取得的新成果。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视频映像方案展览”由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承办,这是北京奥运会结束之后首次将开幕式一个单元的创作在公众场合进行展览。这不仅因为北京奥运会的总导演张艺谋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而且此次视频影像工作室的很多主要创作人员都来自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视频影像总设计杨庆生介绍说, 视频影像工作室承担了此次奥运会开幕式所有数字影像制作的工作,此次展览观众可以看到整个开幕式影像设计制作过程中主要场次视频影像设计的阶段方案,通过这些方案可以了解开幕式视频影像实现的过程和改动。

    “水木镜天”——国家新媒体艺术三年展由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王鸿海亲自策展。参展的主要作品类型有影像及互动装置作品、摄影作品、图片和书法等,是新媒体艺术专业的老师和学生们的优秀制作。展览的主旨就是突出人与自然及环境,还有人文精神与自然以及环境的关系。水、木、天这三种元素,强调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此次展览主要是以中、日、美、澳四国的教育机构为主体,包含北京电影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澳大利亚IDA国际数字艺术家协会、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日本东京工艺大学、日本城西国际大学等。

    “2008,‘我们在现场’”,从题名就可以看出这些创作者们对生活的忠诚和对艺术的虔诚。在摄影学院宿志刚院长的带领下,摄影学院的在校学生及在新闻媒体工作的毕业生们深入实地,用镜头将感人的历史瞬间凝固。图片展览分三大部分: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及神舟七号升天,既展示出北京电影学院的教育成果,也展现了每一位创作人员为记录每一个历史瞬间所付出的汗水和泪花,更表现了中华民族在灾难和荣耀面前的从容和淡定。

    作为全球主要电影电视学校的联合组织,CILECT于1955年在戛纳创立至今,已经发展成拥有来自五大洲50个国家108所学校和机构的成员,大量世界顶级的电影及电视制作者都毕业于这些成员学校。此次大会承办方北京电影学院从1982年就加入国际影视院校联合会,是该组织最早的亚洲成员院校之一。2004年,北京电影学院正式提出承办2008年大会的申请,2006年2月得到批准后开始筹备。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表示,相信此次大会的举行,对于扩大我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和开拓电影教育和生产的国际合作都会具有巨大的积极作用。同时奥运会后优美的北京也会给国际影人对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的成就留下良好的印象,有助于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国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