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正仁:注重“活态”传承人的培养
http://www.cflac.org.cn     2008-11-11     作者:张悦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世界上很多伟大的民族都有高雅精致的表演艺术,表现出那个民族的精神与心声。昆曲作为中国人的雅乐,如同一幕永不谢幕的长剧,场景变换,人物更迭,使得昆曲这门艺术不断发展。而如今欣赏昆曲,已渐渐成为一种时尚,传统艺术正在重新被大家所追求。”上海昆剧团一级演员、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蔡正仁由衷地感叹道。就在不久前,随着改革开放30年的到来,上海昆剧团也迎来了自己的30年建团大庆。蔡正仁说,上昆的发展历史充分说明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昆曲培养了他,成就了他,蔡正仁现在回忆起学戏的时光仍十分感慨。

    1954年,华东戏曲研究院昆曲演员训练班刚一开学,老师们决定给所有的学生开蒙一个戏:《长生殿·定情赐盒》,男生学其中两个角色:唐明皇和高力士,女生则学一个角色:杨贵妃。蔡正仁的成绩是唐明皇3分,高力士2分。(那时考试的记分采取的是5分制,3分属及格,2分则属不及格。)蔡正仁戏谑地说:“可那时我只是个从江苏吴江的小镇上来到大上海的‘小乡巴佬’,不要说要学好唐明皇这样一个风流帝王,就连‘杨贵妃’都不敢正视一眼,整个一出戏,我这个‘皇帝’浑身上下不自在,给了我3分,想必老师们已是对我‘手下留情’。”1959年,蔡正仁已是学了近5年昆曲的学生,不仅学了《絮阁》,而且还学了《惊变》、《埋玉》这样的重头戏。《惊变》、《埋玉》成了他的常演剧目。蔡正仁说,那时,学校是比较重视学生的实习演出的,差不多每星期总要演出一至两次,因为“大轴”戏很少,《惊变》、《埋玉》就常常成了演出的“大轴”戏。一次与“传”字辈老师的合作使蔡正仁受益匪浅。1959年的初春时节,浙江昆苏剧团周传瑛、王传淞等老师们率“浙昆”来上海演出,有人提议请俞振飞校长、言慧珠副校长和戏校的朱传茗、沈传芷、华传浩、郑传鉴等几位“传”字辈老师一起联合演出《长生殿》,演出其中的《定情赐盒》、《絮阁》、《密誓》、《惊变》、《埋玉》五出精彩的折子。第一出开锣戏让戏校的昆曲班学生来演。这样,蔡正仁就被选中演《定情赐盒》的唐明皇。获得这样的机会蔡正仁非常珍惜,排练演出,每时每刻都像海绵吸水一样吸收着养分。“传”字辈老师也耐心地向学生指导一招一式。后来,蔡正仁又向俞振飞、沈传芷两位老师先后学了《长生殿》中的《闻铃》和《迎像哭像》两折戏。

    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现有两台昆曲剧目入选,上昆的《班昭》和浙昆的《公孙子都》,还有另外两个入选提名奖,分别是上昆的三本《牡丹亭》和北昆的《宦门子弟错立身》。近几年来昆曲所取得的成绩令蔡正仁欣喜。他认为,这离不开昆曲工作者对这个古老剧种所做的传承工作。

    首先是有识之士对昆曲传承的重视,蔡正仁说,有着600年历史的古老昆曲在近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其实很有意思。在1955年,袁牧之和丁玲在杭州疗养期间,偶然发现了一支叫“国风昆苏剧团”的昆剧班还在表演传统的昆曲。国风剧团的顶梁柱正是周传瑛、王传淞等一代“传”字辈艺人。在这些文化界人士和“传”字辈艺人的努力下,新编昆曲《十五贯》晋京演出,周总理看完后,评论为“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人民日报》也以此为题刊出了评论文章,昆曲由此走上复兴之路。当时全国只有20位左右的“传”字辈艺人,经过他们的培养,到了上世纪60年代中期,全国已经有不少昆剧团了,包括北方地区有好几个昆剧团,河北省京昆剧团、北京的北方昆剧团、天津艺校也专门培养昆曲演员,南方就更多了,粗略算来那时从事昆曲的演员超过了1000人。而“文革”一开始,“昆”字就拿掉,昆曲遭到了重创。“文革”之后,6个昆剧院团先后恢复建制,加起来约有800人,于是当时昆曲界流行一句话是“6大剧团,800壮士”,很有些壮烈的味道。最近6大昆剧院团又增加了一个永嘉昆剧团。更重要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票通过了中国昆剧成为首批“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蔡正仁说,昆剧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与认可。昆剧人的脸上有了光彩,更添了自信。也有不少人从此沉下心来迷上了这门艺术;更有白先勇、余秋雨等诸多文化大家不遗余力地宣传、推广,扩大了昆剧的传播力度;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昆剧人本身的不懈努力,才能使得昆剧成为当今上海戏曲界拥有年轻观众最多的剧种,这在当初恐怕是谁都想象不到的。”

    蔡正仁不无感慨地说:“就在50年前,20位左右‘传’字辈昆曲艺人在昆曲最为衰弱的时候,用尽毕生精力守护着昆曲的一脉香火。而50年后的今天,再提昆曲传承与保护的时候,作为‘传’字辈艺人的学生,我们同辈的昆曲艺术家也就还剩20余人。历史就是如此的相似,我们肩上的任务仍然很重。”

    蔡正仁谈起他的老师俞振飞先生曾赠给他的一首诗:“转益多师与古同,总持风雅有春工,兰骚慧些千秋业,只在承先启后中。”转益多师,承先启后,这正是蔡正仁在艺术上获得成功的诀窍之一。令蔡正仁欣慰的是,经过十多年的悉心培养和艰苦历练,以张军、谷好好、吴双、黎安等人为代表的新一代昆剧人成为了当今上海昆剧舞台的台柱与基石。从“昆剧走近青年”系列演出到《一片桃花红》,还有改编自鲁迅先生小说的现代昆剧《伤逝》,第三代昆剧人有着更多属于自己的梦想与愿望,在昆剧的舞台上,他们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享受着收获的喜悦,尝试着全新的探索。

    蔡正仁以不久前在京上演的全本的《长生殿》为例,谈到了他对年轻一辈的期许与赞赏:“《长生殿》是师生同台同角,南北联袂,在排演中传承技艺,年轻人被推到舞台中心。这是考虑到我年龄大了,我的两位学生张军、黎安和我同饰唐明皇,这种同角同台的‘活’的演出的培养,胜过任何课堂教学,观众也喜欢看。他们有的拥有自己的网站,有的常常在博客中与青年‘粉丝’们交流,更有许多主动到高校义务教授大学生演唱昆剧。他们是打心眼儿里希望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昆剧艺术,喜爱昆剧艺术。”

    蔡正仁还强调昆曲观众重在培养,尤其是对青年观众的吸引。他说,这几年的演出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搞出好戏来,年轻观众就喜欢看。过去我们有过惨痛的教训,昆曲衰弱了200多年,就是因为失去了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而现在昆曲又开始“俘获”年轻人。随着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提高,昆剧越来越“红火”,年轻观众满怀好奇地走进了剧场,不少人从此沉下心来迷上了这门艺术。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仅上海昆剧团的官方论坛——“兰韵雅集”就发展了1000多名会员,看昆曲成为一种颇受年轻人欢迎的文化生活方式。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