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邀约——谈《西方美术史十五讲》
http://www.cflac.org.cn    2008-10-17    作者:汪瑞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丁宁撰写的《西方美术史十五讲》自2003年出版之后,至今已重印6次,同时,该书的繁体字版(《西方美术史的十五堂课》)于2007年在台湾出版。这本专著原是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而推出的通识课系列教材之一,用15个艺术史上的重大主题串联出西方美术的斑斓奇景,以点带面的讲述,使整个西方美术史浓缩于一本书中。

    《西方美术史十五讲》的初衷虽然是为适应“通识”要求的大学生和一般读者,作者丁宁却在撰写中体现了由浅入深、举重若轻的文字特色。他用优美流畅的语调娓娓道来,清晰的脉络生动地勾勒出西方美术几千年的浩瀚历史。准确又不失灵动,简洁又涵盖广泛,是这本专著的重要特色。列奥纳多·达·芬奇的“纯正”、米开朗琪罗的“激越”、拉斐尔的“优雅”,如此简单而又精准的几个词语,就将文艺复兴大师的个性勾勒于纸上;而华托之“优雅和伤感”,布歇之“风韵和影响”,弗拉戈纳尔之“情调和活力”,又对罗可可风格的3位巨擎的细微差异一语中的。对于刚刚接触艺术的初学者来说,这种风格可以使他们在文字想象与作品对应上建立起直观的联系,通过精准的概括性词语去把握复杂的艺术变异,缩小普通读者与西方美术之间的距离;而对于艺术爱好者而言,这又不是一本仅供教学的枯燥读物,它的专业品位与文字可读性是已经具有一定艺术基础的人们借以递进艺术层次的阶梯,无形之中也会增加读者更深理解西方艺术的热切心情。《西方美术史十五讲》的精妙之处更在于作者在抒情与描绘、叙述与评断间,延展了我们对于西方美术的整体理解,每一件作品、每一种艺术流派,都给予它们文字的灵魂,使人不论以什么样的心情去阅读它,都能体会到一种由内而发的心灵感动。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意识到,与培养艺术高端人才相对应,怎样普及和推广艺术在其他学科学生中的影响是一门更加高深的“学问”。《西方美术史十五讲》这样一本通识性书籍刚好弥补了国内大学艺术教材中通常所凸现的浅显却不够专业、清晰却失之生动等问题。不仅如此,本书也在提醒读者,如今的艺术已成为当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基因,美术体悟的只是一个视角,以此为契机可以展开文化的旅途。在这本专著的绪论中,作者开明宗义地指出:艺术是整个文化中的亮点。因此,这本教材兼顾了艺术常识之外的艺术收藏、艺术品修复、艺术流传和文化关照等多方面的研究热点,同时在行文中涵盖进包容在艺术周围的时代背景、社会氛围,甚至是与之相关的文艺作品,这对丰富读者多面的艺术知识,扩大文化视野,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样一本通识性质的书籍里,作者一丝不苟地给不同档次的读者建构起对于西方美术史的认识,而文后不厌其详附录的注释、图版目录和参考书籍等更是兼顾向学之士的另一处细微精现。因为《西方美术史十五讲》更希望传递给读者的,是对于美的邀约以及感受艺术的浪漫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