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呈现辉煌 舞蹈铺陈精妙
http://www.cflac.org.cn    2008-08-21    作者:    来源:中国艺术报

    于平(文化部艺术司司长):

    这个剧非常具有视觉上的震撼力。从改编名著的意义来说,这个剧把握了原著题旨之精义;汲取了原著情节之精妙;开掘了原著可舞之精华。就舞台呈现而言,如何将编剧的思维转化为舞蹈的思维是个难点。这个剧的舞台呈现辉煌而不铺张,舞的铺陈比戏的叙述更有质,群演之舞比主演之舞更有味,下半场比上半场更精彩。希望该剧进一步强化舞蹈思维,丰富舞蹈手段,拓展舞蹈境界,突出舞蹈个性。具体说就是上半场要抓住“柳”,下半场要抓住“画”,改变目前上半场中被叙述的状态;另外希望能够更美好地处理“鬼”戏。

    贾作光(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舞协名誉主席):

    看完《牡丹亭》的演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作品,创新精神突出,将汤显祖的这段故事完美地展现给了观众。我的总体感受可以总结为4个字:清、巧、妙、气。清指整个作品的结构,脉络清新,格调清雅,能够让观众很清楚地看懂这样一个古代的爱情故事,演员的基本功扎实;巧指具备一批能工巧匠,巧思、巧用舞蹈动作,无论是杜丽娘和柳梦梅的双人舞,还是表现杜丽娘与父母亲情的三人舞,肢体语言淋漓尽致,舞蹈编排得很高明;妙指想象力的奇妙,如大型道具的使用和切换,戏剧性和舞蹈性的转换都体现了“妙”,在舞蹈的肢体语言编织方面也很流畅,妙笔生辉,特别是双人舞,以情带舞,情舞交融;气指气势宏大,气度不凡,反映了导演在编排设计上的创新气魄和在舞台调度上的功力。在单人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的编排上显示出创新气氛,气脉思路顺畅,清晰易懂,气随身动,韵味十足。略显不足的地方是在动作的动静结合处理上稍有不足,像群舞和独舞、双人舞的配合,应该让起烘托气氛的群舞再舞动起来,丰富起来,才能达到静动相依的效果,现在群舞显得有些沉闷;其次第四幕在“冥间”的部分过长,可以精简,黑白无常的人物塑造也需要作修改。

     李承祥(原中央芭蕾舞团团长):

    《牡丹亭》演出很成功,很吸引人。改编名著是舞剧创作的一个重要途径。《牡丹亭》的文化底蕴很深厚,对古典名著的改编要遵循两条原则:一是要珍惜、尊重原著。本剧在对女主角杜丽娘的塑造上,把握准确;还有作品中将原作的很多折子戏都容纳其中,这说明编导对民族文化的强烈的爱;二是作者要有足够的艺术功力,因为将戏曲转化成舞蹈,这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间的相互转换,要是没有足够的艺术功底是很难实现的。但在这个剧中运用了很多很高的妙招将之实现,这说明编创者在舞剧创作上观念的更新,思维的突破,也是技术手段新的发现。正是有了这些突破才有了今天这部具有现代感、感人的《牡丹亭》。不足之处是整部舞剧缺段精美的女性群舞,而双人舞的问题是,首先舞台调度应再打开一些,不要仅局限在两个人身上;其次双人舞主题要多元,不要只突出爱情的主题,每段双人舞要有各自的不同之处,以此增强戏剧内涵。

     左青(解放军艺术学院军事文艺研究所教授):

    总政首长站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的高度,给南京军区点了《牡丹亭》这个题,南京军区这次成功的演出不仅是为奥运献上了一份厚礼,也是军队文艺体制改革在即将迎来改革开放30年之际取得的又一份成果。这部作品给我的印象,一是结构精巧,以情感为线索作为结构方式,很有新意;二是舞蹈的编排很精致,将中国古典舞和江南舞蹈的舞蹈元素相结合,围绕塑造人物形象创作出这样的舞蹈,这对中国古典舞的建设也是有创新意义的;三是舞蹈演员基本功扎实,塑造人物把握准确;再就是音乐、舞美、灯光等都很精美。我对南京军区的文艺创作一直都有很大的期盼,觉得不满足的地方是整部作品下半场比上半场好一些,上半场应该再用舞蹈语言把人物突出出来,通过加强独舞、双人舞来加强主人公相识、相恋的过程,为下半场做好铺垫。再就是整体时间偏长。

    赵大鸣(总政歌舞团一级编剧、著名舞评家):

    说到《牡丹亭》,几乎所有人都异口同声赞扬这部汤显祖传世之作的经典价值。然而,这种原本属于文学或者戏曲的高深价值,于舞剧创作究竟有什么直接意义?又未见有透彻的讲述。如此一来,汤显祖原作词文之恣肆绚丽,以及昆曲在音乐上的经典传承,对于舞剧而言就成了一种泛泛的“说词”。而了解眼下文艺动态的人其实也明白,现在选这个题材做舞剧,也是因为有青春版《牡丹亭》的“顺风车”好搭。既然如此,一切又重回到起点上:所有舞剧创作应该解决的基本问题依然存在,且必须解决。而杜丽娘的爱情悲喜剧,也并不一定就比杜十娘的故事情节或者“梁祝”、“红楼梦”一类经典传奇更让人震撼。在这一点上,昆曲《牡丹亭》的“顺风车”也许好搭;却帮不了舞剧创作本身什么大忙。反过来看,既然“梁祝”、“红楼梦”一类题材可做舞剧,“牡丹亭”也没什么不能搞的。问题在于,在这一群大同小异的“才子佳人”中,杜丽娘与柳梦梅真正又有什么与众不同?舞剧的编导们,除了把一个老生常谈的故事改编成许多似曾相识的舞蹈场面之外,关于“牡丹亭”中的人物命运,又有什么更深入、更独到的感受?或者创意上的重新赋予?所有这些,于现在的舞剧形象而言,尚且还是“雾里看花”。若南京军区的朋友同仁有意另作加工,或可在这些方面再作功夫。不知当否?

    汪曙云(原中国歌剧舞剧院副院长、著名舞蹈家):

    我对《牡丹亭》有特殊的情结,因为上世纪50年代我参演了北京舞蹈学院的《游园惊梦》。近年来《牡丹亭》在社会上逐渐引起关注,各种艺术形式都争相将它搬上舞台,而每个新编的《牡丹亭》也都有各自的艺术理解,而艺术作品应该各有千秋。在观看了这部舞剧《牡丹亭》后,给我留下的突出印象是审美的愉悦和视觉的震撼,这说明编导考虑了观众的审美需求,因为作者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诠释几百年前的故事,既要体现故事的艺术精髓,还要让观众接受,就必须注重将这两点结合,这也是舞剧创作的重点,编导做到了,所以我相信观众一定都会喜欢它。整部作品结构清晰,节奏流畅,色彩丰富,我在观看时,思绪一直被紧紧抓住。舞台的调度,道具相互间的协调、烘托,像第二幕中“门”的运用,都很成功;在舞蹈编排上,更是看到编导下了一番苦功,单、双人舞对古典舞蹈肢体语言的提炼,群舞烘托气氛的创意都很好。但我不满足的是,汤显祖写作《牡丹亭》并不仅仅是在讲故事,而是要体现中国文化的内涵,这对于舞蹈来说可能很难,但是我们是不是应该去追求,把原著中的文化韵味和美学风格在我们的舞剧作品中体现出来?特别是在对杜丽娘的刻画上,应该进行历史的挖掘,进行更细腻地刻画。

    赵国政(原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主任、著名舞评家):

    整部舞剧的情境从画境入手。画幕上水墨淋漓,笔笔生烟,不仅写意出东方古典神韵,也氤氲出隽永的唯美气象,从而把观众引进一个只属于这部作品才有的梦境、奇境、诗境、幻境和灵境。这种举重若轻的起笔,立即起到了锁住观众眼球的审美作用。跨越阴阳,超越生死,留恋于梦里梦外,回旋于虚境与实境之间,想象缤纷,手法新奇。让人性的自由精神无羁无绊地任意游走,是这部舞剧结构上、手法上难得的美质,非常可贵。看作品还是要着眼于整体。它是否把原著的思想精妙传达出来了?从戏到舞的转换中,是否让舞的语言充分发挥出来了?人物的命运、情感、性格是否充分揭示出来了?观众是否被打动,是否把自己与剧中人的情感经历融通起来了?这些指标虽然不能说百分之百地达到,但这部剧已经做得够好。作品刚刚问世的第一步就走得这么端正,这么周到,实属不易。

    有两点纯属个人看法,谈出来作为求教。1.“游园惊梦”跟“序幕踏青”的关系,怎样能处理得更好。现在舞剧中的顺序是,她先在序幕中有了踏青的经历,然后再表现“游园惊梦”,而且序幕中的景色比她游园的景色更绚丽,更迷离,更富诗意,因而就把她游园的这个“园”,给比下去了。触景生情的那个“景”对她的刺激作用已经不大了。从而对她的情感推动,对她梦的形成,就显得不够有力量。2.《牡丹亭》可以说是一部超级的浪漫主义作品,是传奇中的传奇。但总的看,现在还稍显偏实。建议导演在语言上的唯美、风格上的空灵、手法上的虚幻、场面上的鲜活方面,再下番功夫。

    唐建军(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

    中国是世界上的舞剧生产大国,部队的舞剧创作也一直很成功,特别是部队艺术人才在创作中对艺术、对社会的使命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部舞剧的音乐给我的感觉是通畅流顺,段落间的衔接、形象的塑造都很突出,作曲技法的娴熟老到,更是与作曲者的功力分不开。全剧的一个亮点就是每一幕之前的歌曲,这几段歌曲以古琴曲为背景,以通俗式的演唱方式加上优美的唱词,将情歌演绎得古朴中带着时尚气息,使它成为舞剧的魂。

    罗斌(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

    舞剧《牡丹亭》以“头、尾+中段”(序、尾+四幕)构成骨架,从原作中提炼出“闺塾惊梦”、“写真离魂”、“魂游冥誓”、“冥判回生”4个核心情节,将人物的情、缘、生、死与再生裹挟其中,集中笔墨抒写人物为爱而痴狂、为爱而神伤、生生死死、不离不弃的倔强、坚韧、勇气和向往。值得一提的是舞剧采用大写意、大抒怀的手法,表现出人物和情节背后饱含的人文情怀,大气磅礴,气朗神畅,这不仅增加了舞剧的认识价值,也为舞蹈的本体表现创造了良好空间。结构上,舞剧《牡丹亭》抓住两情相悦、相恋、离愁、团聚的情节线和痴梦、癫狂、生死、超脱的心理线,着力于动作逻辑中所能负载的表达内心冲动的功能和力度,将情节、情感、情境与人物个性的塑造整合如一,凸显舞蹈叙事的特殊性,使结构的明暗处理恰到好处。

    舞剧《牡丹亭》以古典舞的语汇作为“表意和审美”的话语系统,完成对主要人物的形象刻画;以适度的民间舞素材结构群舞的话语模式,让丰富的色彩在完成语言的基本职能的基础上,突出其风俗性的表达和观赏性的追加,使舞剧的“古典意蕴”得到强化。这既切合了本剧的文化定位,又合理地赋予它现代性的阐释,实现了完全意义上的“古曲新枝”。

    杜晓青(中国舞协《舞蹈》杂志执行副主编):

    今年以来舞蹈界出现了一股“牡丹亭”热,先是北京舞院的,后又有中芭的,半年前听说“前线”也在作“牡丹亭”,这种选题“扎堆”我觉得不是坏事,因为无论是出于艺术家自觉的创作还是上级的“命题作文”,都至少说明我们的舞蹈创作在朝着文化的纵深进行开掘,希望这是一个好的兆头。“前线”的创作向来有开风气之先和与众不同的特点,因此“前线”的《牡丹亭》从创作之始到这次进京公演都让人期待和引人关注。有几点让我印象深刻:一是主题突出、紧扣题旨。所谓爱之至诚,生可以死,死可以复生。舞剧紧紧围绕着杜丽娘的情感和命运展开,因此脉络清晰,结构简明,叙述流畅,较好地解决了舞剧常常讲不清楚复杂故事的尴尬。二是男女主人公,特别是丽娘的形象和性格比较鲜明、饱满,柳梦梅富有戏剧身段和气韵的舞蹈造型也是好的,人物气质和表演上如能更具书卷气(而且是带点阴柔之美的)可能就更理想了。三是几段重要舞蹈的设计可圈可点,“惊梦”中的双人舞编排以及道具(柳枝)的运用让杜柳的情爱表现得既缠绵悱恻又含蓄清雅,韵味十足,是特别“东方式”的表达。“幽媾”中丽娘和她的几个替身的设计;丽娘因相思害病,医病、说媒、相亲……整个杜府忙作一团的表演等都堪称神来之笔。如果有什么不足的话,可能在于“冥府”及判官的表现过于写实、形象过于狰狞、氛围过于恐怖,从而损伤了全剧浪漫、唯美的基调,也与汤氏的原著拉开了一些距离。

    顾小英(解放军总政宣传部研究员):

    大型舞剧《牡丹亭》的创演成功,不仅有力地推动了部队舞剧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以其“前线人”鲜明的艺术个性,为全国的舞剧舞台吹进了一股清新的风。

    其一,舞剧《牡丹亭》的创演,印证了坚持以中华优秀民族文化为根基,努力繁荣发展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文化艺术,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恒久魅力和生命力。其二,该剧彰显艺术个性,注重艺术品位,以合于舞剧表现的情节结构剧情,塑造剧中人物形象,在充满浪漫主义的亦真亦幻的时空转换中凸现那千古绝唱的挚爱真情。其三,该剧调动起一切艺术手段展示和宣扬主题。其音乐风格清新,幕间词诗化,简约的舞美独具个性魅力;国画与动漫相结合的开卷与结尾,把该剧清丽淡雅的艺术品位推向极致。剧中场景设置,既有市井民俗的古朴真实,情趣盎然的群众场面,又有虚幻梦境的唯美与浪漫景致,还有属于符号式人物的时尚之感,形成了时代艺术与历史审美的对接。其四,舞剧《牡丹亭》还让观众看到了一支阵容可观、年轻、可塑性强、具有表演潜质的舞蹈人才队伍,以丽娘的扮演者为代表的年轻优秀表演人才脱颖而出。该剧的创演,体现了编导对艺术无止境的求索,和不循窠臼、另辟蹊径、贵在创新的艺术实践;告诉我们,寻中华民族文化之源,在弘扬民族文化方面发挥艺术的重要功用。衷心祝愿“前线人”带着他们对舞剧创作的思考,继续好戏多磨,磨砺出精品,从这里迈向世界。

    茅慧(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舞蹈》专刊执行主编):

    改编上演明代传奇作家汤显祖名剧《牡丹亭》,是近年来艺术界的一股热潮。由于原作故事人物的奇绝雅丽,更由于剧作家和戏曲呈现早已赋予它的华美文辞和婉约姿采,不仅对后世艺术家进行再创作构成了极大的“诱惑”,也树立起一座难以逾越的古典艺术高峰。正因如此,尤显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攀登高峰的莫大勇气和雄厚实力。我认为这出舞剧《牡丹亭》的最大成就在于它强烈的时代印迹和鲜明的女性叙述风格。相对于有400年历史的传统中国戏曲,只有几十年历史的现代中国舞剧无疑具备更加强烈的时代特征,从舞剧《牡丹亭》的剧情结构方式,侧重肢体呈现的舞蹈内涵,比起原作更富有直观的冲击力;绚烂的舞台服装灯光设计更增添它周身的新鲜与明艳。无论是人物主题动作,还是舞段内涵的深度开掘,都显出女性叙述的细腻和感性,从而使杜丽娘这个舞剧人物充满了一种深闺幽怨的情愫以及为情求索拼搏的气质,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气质甚至也渗透到男主人公柳梦梅的身上。这既是这出舞剧的特色,更是这出舞剧编创者才情的显现。

    赵士军(国家一级编导、《舞蹈》杂志常务副社长):

    舞剧《牡丹亭》让人看了以后感到很兴奋。既古典,又时尚,是一部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意蕴的当代佳作。新创舞剧能够做到叙事清晰、流畅,让观众不依靠字幕看懂,这对于善于抒情而不善于叙事的舞蹈艺术来说,难能可贵。

    舞台手段运用也较丰富。第一幕的小亭顶座分合,意韵流畅;升降旋转的荷叶烘托了人物情感的升华;乐池的运用,拓展和延升了舞台画面空间;还有看病抓药场景中“门”的造型设计也有创新。尤其是威亚吊起的“黑白无常”,夸张超常的造型与女主角杜丽娘的魂体分离设计非常巧妙。

    群舞的设计能围绕着情节发展营造阴阳两界之间的主题意象。双人舞的舞段是从人物需要去创造的,具有鲜明的个性。全剧3段双人舞甜美、凄美、壮美的人物形象鲜活感人,尤其是两人手掌相合对视而吻的双人舞设计,实乃点睛之笔。

    舞剧音乐大气、委婉、凄美,同时还吸收了江南民间小调音乐元素,加之无伴奏的纯人声和声等处理,给舞剧增添了唯美的气质,很好地烘托了剧情。

    舞剧的开场和结尾,运用中国水墨画的手法首尾呼应,营造出清新优雅的气氛。但结尾部分春神的插入有画蛇添足之感;还有地狱中男子群舞的服装略显与整体风格不统一。有些戏曲传统的绝技还可以吸收、借鉴,用来充实人物形象以及营造整体的氛围。

    孟宪斌(原总政歌舞团副团长、著名作曲家):

    舞剧将汤显祖的《牡丹亭》演绎得通俗易懂,很吸引观众,这是很成功的,舞蹈、音乐、舞美等的总体把握都很准确。音乐方面仍然保持了作曲方鸣的特色,非常大气。其中中国元素的使用若有若无,创作出有创意的旋律,音乐伴随爱情主题、伴随人物情感、伴随故事情节的展开而展开,整个音乐起到了舞蹈灵魂的作用。但音乐在衔接上还有不够顺畅、自然的地方,造势也有不适当的地方,如在有的段落音乐已经进入高潮,但舞蹈却没有跟上,两者没结合好;还有音乐思维有不准确的地方,如“市井”一段,音乐似华丽的宫廷音乐,跟市井的嘈杂不匹配。而阴曹地府部分的音乐很准确,但是在使用上也应该有所收敛,不能过度张扬,否则会使人听觉疲劳。

    孙天卫(空政文工团一级舞美):

    整体感受流畅、浪漫、有想象力。首先舞美在风格与形式上体现得很好,如水墨等中国元素符号的使用代表了舞剧的风格和形式,这种形式带给了现代人审美的想像;其次是符号的变化,每一个景都跟舞蹈、戏剧变化相联系,比如光和影的变化、空间的运用都说明了舞美跟舞剧、戏剧的结合;第三是空间跟演剧的变化中威亚运用得恰到好处,帮助多重空间的营造,如在第四幕中天与地的分割,正是舞美成功的体现,将舞美和舞蹈的手段向观众展示得淋漓尽致。灯光方面,首先电脑灯彩色调子运用明确,多而不乱。其次灯光追求流畅的节奏,随着剧情和舞蹈的发展,与音乐相结合展示;灯光设计很注重灯光的造型感,造型灯和电脑灯的处理很干净。不足的是,上半场不如下半场,我认为在舞美上是因为虽然景很精致,但是景光不够,不到位,致使电脑灯有压抑舞台的感觉,削弱了其中中国元素的体现;其次就是灯光色彩的调子有时有点杂,景的设计应再虚化些,形成虚实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