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训班”为秦腔积蓄后备力量
http://www.cflac.org.cn    2008-08-12    作者:戴静    来源:中国艺术报

    在日前“奥运重大文化活动”的系列展演中,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小梅花秦腔团的青春版《杨门女将》,以青春靓丽的阵容惊艳京城,收获了一片好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前身是1938年成立于延安的民众剧团,建院70年来人才辈出,形成了优良的艺术传统,其中的奥秘之一就是重视人才的培养。此次小梅花秦腔团晋京演出,不仅全面展示了陕西地方戏曲的后备力量,更为戏曲艺术人才培养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2002年4月,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与陕西省艺校联合举办的第八届演训班开始招生。招考人员分头奔赴三原、宝鸡、渭南、商洛、户县等地,从报考的2000多名孩子中精选出80人,第二年又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补招,形成了现今112人的学员队伍,其中演员90人,演奏员20余人。当年9月,研究院第八期演训班正式挂牌开学。从此,这个肩负着弘扬陕西戏曲重任、寄托着三秦父老希望的戏曲教育团体,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漫漫行程。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为第八期演训班提供了软、硬件条件都较完备的教学环境——开辟教学、训练、食宿后勤等场地约2000平方米,聘用教职员工60余人,设3个教学班,依据艺术类中专教学大纲开设课程。演员课程有:腿、毯、把、架功和唱、念及表演、舞蹈等,乐队专业课程有板胡、打击乐、二胡、扬琴、琵琶、三弦等乐器及音乐概论、视唱练耳、秦腔音乐、合奏、指挥等。共同课程有乐理、政治、语文、历史、地理、文学欣赏、道德教育等。在师资严重短缺的情况下,该院领导班子广揽人才,加紧教师队伍建设,又多次组织教师外出观摩,举办专题讨论会请专家支招。5年中,演员训练班广泛征求院内外老艺术家的意见,在教学管理等各方面不断地进行改进,使学员们迅速步入了规范化的学习轨道。专业教学上,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胆的改革:形体课借鉴了舞蹈、体操及其它剧种较科学的训练方法,强化体能、素质训练,不仅使翻腾动作达到了轻、飘、高的要求,也让学员们的体形能够舒展挺拔,富有曲线韵律感,能够适应现代戏剧舞台上表演的需要;聘请退休老艺术家,规范把架基础课,打下了较好的功底基础;在唱念课教学中延请名演员及有声乐造诣的艺术家进行科学发声指导,并且针对男学员嗓音倒仓变化等生理状况,特别推行了保护性的训练,使大多学生平安度过变声期,较好地掌握了一定的演唱技巧;在剧目教学上,聘请了院内外导演、京剧、豫剧等多剧种的教师给学员排戏,以继承传统折子戏为主要教学目标,普遍教育与重点培养相结合,较好地保证了从启蒙戏到深化剧目教学的顺利进行,使专业教学得以有序地推进,为学生打下了扎实的传统基础,一批有潜质的艺术苗子随之脱颖而出。

    在教学中,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非常重视学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文化知识的学习。演训班设立了文学、历史、语文、英语等多门课程,聘请高水准的文化课教师,刚刚进院的两名硕士也加入了教学行列。老师们经常利用节假日带孩子们去省图书馆,组织参观、郊游等各种课外活动,开阔学员们的视野,并特在院内成立图书阅览室,精选各门类书籍,推荐学员阅读。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生们养成了以学文化为荣的良好氛围,爱学习爱看书的学员大量涌现,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提升文化水平的感人事例也层出不穷。学员们在演训班不仅学到了技艺,也学到了为人处事的道理。由于长期不懈地提倡文化学习,有效地提高了学员的文学修养,增强了戏曲人才的综合素质,加深了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办演员训练班的目标就是培养实用型的艺术人才,而艺术实践则是艺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坚持基础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在保证课时、教学质量的同时,开展了一系列教学实践活动,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经过5年的精心培育,学员们已初露峥嵘,相继排出了本戏3台和折子戏40余折,并在院里几部重点剧目中担负了群舞、武戏的演出任务,其专业素质受到领导、专家的广泛好评。2007年,学员面临毕业,为了充分展现学习成果,展示整体阵容,院领导做出决定,将传统剧目《杨门女将》进行改编后投排。

    青春版秦腔《杨门女将》推出后,先后演出60余场,受到了专家和观众的好评。该剧的演出效果,实现了省戏曲研究院决策的初衷。戏曲人才的闪亮登场,不仅给秦腔带来了新的希望,也有利于培养秦腔新的受众群体,更好地保护并传承民族文化遗产,弘扬三秦文化。随着青春版秦腔历史剧《杨门女将》的热演可以看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狠抓人才教育、人才培养已初见成效,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作者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