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教育在全世界广受重视多元发展
http://www.cflac.org.cn    2008-08-12    作者:李小莹    来源:中国艺术报

    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第28届世界大会于7月21日至25日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音乐创造之城”的意大利博洛尼亚举行。这是国际音乐教育学会历史上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大会。世界各地80多个国家的1500多名会员和1000多位演员参加了此次盛会。大会期间举办了400多场学术报告、40多台音乐会,开设了30多个音乐教育展台。据悉,第29届国际音乐教育学会将于2010年在中国北京举行,会议的承办单位为中国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教育学会。

    国际音乐教育学会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附属机构,于1953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音乐理事会的倡导下成立,是世界上拥有广泛影响的国际性音乐教育机构,目前拥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会员。学会每两年举办一次,被誉为音乐教育界的“奥林匹克盛会”。本届大会上,加拿大、美国、中国、德国、西班牙、法国、英国、巴西等国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研究者、青年学者满怀对音乐教育的热情相聚一堂,以座谈会、工作坊、教学展示、论文报告、展板等形式,积极参与讨论和讲演。通过现场讲演、视频播放等形式,中外学者展示了各自国家在音乐教育研究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和取得的成绩,体现了各国学者从不同视角探索和研究音乐教育的多元化发展趋向。

    针对当今全球大多数国家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的现象,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技术大学的音乐教师史蒂文,具体地就其在社区音乐活动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探索进行了生动的讲述。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史蒂文充分运用当代传媒,借助网络、广播、电视,根据澳大利亚不同区域的自身特点,编配了相应的音乐教材。他特别根据当今城市青少年喜欢电子游戏的普遍现象,设计了一套音乐游戏软件,让孩子在游戏中创编音乐、进行作曲。其灵活、生动的讲学在澳大利亚乃至海外引起同行的关注。

    美国爱荷华州大学教授科夫曼长期关注音乐学习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通过研究,他发现青少年时期曾经学习过声乐或器乐演奏的学生,在其年老时,音乐仍将继续发挥其治疗、改善情绪的作用,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将起到积极的作用。英国肯特伯芮教会大学教授斯蒂芬对英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国的1124名合唱队员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进一步的观察与研究,论证了参加合唱活动对中老年人身心健康、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注意力等方面所起到积极影响。

    通过学术交流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是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的主要宗旨。与往届相比,此次中国学术团队的参会人数多、讲演精彩,备受关注。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谢嘉幸率领的中国学术交流团50余人,分别参加了在罗马和博洛尼亚举办的多场专业委员会和学术交流活动。提起飞速发展的中国学术团队,他颇有感慨地说:“2004年在西班牙举办的国际音乐教育学会中,参会的中国代表只有3个人,然而这届会议中,我们的学术团体发展得很快,这次中方有160多名代表和演员参会。我们可喜地看到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会议中的阵容越来越强大。”

    会上,中国大陆的一些专家学者的精彩发言获得了诸多外国同行的赞许。谢嘉幸在文化、教育与大众传媒中的音乐专业委员会中,宣讲了《妈妈你在哪里?——从中国大陆母亲音乐教育的兴起看音乐教育基本政策存在的局限》,反响强烈,引起了外国学者的关注与讨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周世斌在音乐治疗与音乐医学专业委员会中作了《让音乐激发出生命的动力——音乐治疗在中国汶川地震灾区中的运用》的报告,得到了与会人员的高度赞叹,他们表示中国学者在抗灾前线组织的灾后心理重建工作,充分体现了音乐的作用与价值。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许卓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懿颖也在早期儿童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宣讲了早教在中国的发展状况等。

    此外,中国大陆各地的许多青年学者作为大会青年学术委员会的成员,积极参与大会的讲演。来自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广西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等音乐艺术院校的青年教师和学生也在会上作了专题论文宣讲。这是历届ISME世界大会里,中国音乐教育工作者、学者论文入选和宣讲最多的一次。这些论文都被收入大会论文集,以书籍和光盘形式同时出版。

    大会举办期间,主办方还特别举办了“博洛尼亚城市艺术节”,40多场风格迥异的音乐会精彩亮相,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演出活动备受与会代表的欢迎,体现了音乐教育与演奏实践的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