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东:《Forever friends》背后的“三”“二”“一”
http://www.cflac.org.cn    2008-08-08    作者:张薇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三段友谊”、“两个版本”、“一种收获”——若是不苛求细节,这3句话或可成为奥运歌曲《Forever friends》(《永远的朋友》)创作故事最形象的概括。由好莱坞著名影人何健民生前策划,意大利著名流行音乐作曲家乔吉奥·莫洛德尔与中国音乐家孔祥东共同创作的《Forever friends》自参加奥运征歌活动以来,一直是奥运主题曲的热门备选,不仅受到了奥组委的重点推荐,更在全国范围内迅速传唱,获得了广大观众的青睐。这首短短4分27秒的歌,听上去简洁明快,背后却包含了复杂的情感和创作故事。正如孔祥东本人所说的那样:“这首歌的产生有它的必然性,歌曲的灵魂中实在有我们太多的回忆和感情。”

    三段友谊

    14年前,在何健民的热情引荐下,孔祥东与乔吉奥·莫洛德尔相识。对一直关注中国和中国音乐发展的莫洛德尔来说,拥有千年文明的中国就像一个文化宝库,与孔祥东的交往无疑更增进了他对中国的了解和感情;而对孔祥东来说,莫洛德尔这位从未接受过正规音乐教育却成长为一代音乐大师的前辈,不仅令他钦佩,也使他重新审视自己曾经对音乐的理解。在莫洛德尔的影响下,深受古典音乐浸润的孔祥东开始对现代音乐元素及语汇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从纯粹的钢琴演奏家逐渐走向音乐创作。在《Forever Friends》的创作之前,孔祥东与莫洛德尔已尝试合作过《爱你一万年》、《西藏梦》、《和谐花园》等多部作品。“没有Tom(何健民),我就不会遇到老莫,没有老莫,就不会有今天这首《Forever Friends》。”孔祥东真诚地说。

    2001年7月,北京申奥成功。孔祥东、何健民和莫洛德尔三人决定创作一首属于中国的奥运歌曲。在何健民的积极筹划下,创作于2005年正式启动。然而当2006年孔祥东把刚制作完成的第一版歌曲样带带给美国的何健民时,他已因肺癌重病卧床。“当时他激动得热泪盈眶。中国第一次申奥时就是他和老莫操刀创作了《好运北京》,他曾两度为中国制作申奥宣传片,‘荣誉更属于那些摔倒后又爬起来的人’这句2008年北京申奥宣传片中的经典台词就是Tom的创意,像他这样的爱国华人,一生最大的梦想莫过于看见奥运圣火在中国的土地上燃起。”可就在这次相聚的7天后,何健民辞世,他并没能看到奥运圣火在北京点燃,甚至没能听到《Forever friends》的最终成品。

    于是,完成何健民生前遗愿成为《Forever friends》除了唱响奥运之外另一层重要的情感使命。痛失挚友促使孔祥东和莫洛德尔更加紧了歌曲创作的步伐,远隔重洋的两个人无法频繁碰面,歌曲的许多修改工作都是依靠电子邮件和电话往来完成的。2007年7月,歌曲制作完成,并正式命名为《Forever friends》。“这首歌诠释了永恒的跨越国界的友谊,其中包含我们对老友Tom的怀念,包含我和老莫14年的默契,也包含了老莫作为一位国际友人对中国一贯深厚的感情。”

    两个版本

    《Forever Friends》以中国民歌《浏阳河》的五声音律为母本,嫁接极具国际特色的旋律,在淋漓尽致地体现中华礼仪之邦精神的同时,传递出了普世的和平诉求与博爱情操。“选择一首大气、温暖而又有简明扼要旋律线的民歌为《Forever Friends》融入中国元素,是我和莫洛德尔的默契。而这几点《浏阳河》恰巧都具备了。当我第一次在钢琴上为莫洛德尔弹出《浏阳河》的旋律时,他一下子抓着我说这个旋律不错。《Forever Friends》所追求的正是这种优美洗炼又大气磅礴的艺术感染力,它是温暖的、包容的,而不是霸气的。”

    为了准确传达这种温暖与包容,《Forever Friends》专程邀请德国著名词作家、编剧迈克·昆茨和国内著名音乐制作人黄小茂分别根据中英文语言特点创作了两版完全不同的歌词,并先后耗资400多万元为两个版本各拍摄了一部MV。英文版MV先后在金山岭长城、天坛祈年殿等带有浓厚中国特色的地点取景,导演杨东升在拍摄中特意使用了奥地利飞猫拍摄技术展现长城的壮观景象,整部片子通过众多千人大场面的刻画凸显了全人类相聚五环旗下的和谐主题。中文版MV由孔祥东亲自担任出品人、剧本写作者、导演,并与莫洛德尔共同参与演出。与英文版不同的是,中文版以朋友间的拥抱、击掌和往届奥运会中一些感人细节取代了大场面,突出传达的是生活真实而质朴的一面。MV以798工作室里的歌曲创作讨论为开场,无论是孔祥东投入的钢琴弹奏,莫洛德尔随意的曲谱抒写,还是镜头推移下何健民的相片特写,都显得温情、自然而亲切——“我们希望看到这支MV的人能够在开场短短的15秒内就立刻领会这首歌曲想要讲述什么,”孔祥东说,“正像中文歌词所写的那样‘喜悦着你的喜悦,呼吸着我的呼吸’,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细节往往是最能打动人心的。”

    一种收获

    2007年11月,作为《Forever Friends》的曲作者和一线制作人,孔祥东带领他的团队开始了歌曲最后的修改工程。制作、协调、宣传、推广……巨大的工作量使他不得不频繁往返北京与上海之间,最多的时候一周要飞8次,以至于回想起那段时光孔祥东会开玩笑地说:“早知道当时应该买一张月卡才对。”从这句看似玩笑的话中,可以分明地感受到其中的忙碌与辛苦。去年12月,集中的两地奔忙使得孔祥东胆结石发作,引发剧烈胆痛。今年6月中旬,孔祥东原本安排前往重庆去做火炬手,再次因为积劳成疾必须住院治疗,只能遗憾地放弃这次机会。曾有朋友问孔祥东,为了一首不知道能否入选的歌曲耗费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值得吗?孔祥东的回答是:“奥运如同中国的一个梦,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梦想成真的过程。而对每个音乐工作者来说,能够为奥运写歌本身也是一件梦想成真的事。”

    歌曲创作需要天赋,但奥运歌曲创作又不仅仅是拥有天赋就可以的,虽然只是小小一首歌,但想要让十几亿人都认可并喜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必须对中国国情以及北京奥运定位有准确的理解和把握。“这段时间我深入感受、理解了奥运精神和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的支持、结交的朋友以及所总结的工作经验和感悟的人生哲理,无疑将对我今后的人生产生积极的作用,这次创作毫无疑问已经成为我音乐生涯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事实上,孔祥东在奥运歌曲创作中的收获,又何尝不是整个中国在奥运会举办过程中的收获——正如孔祥东所说的那样:“我们只有举办过奥运会,才能真正理解奥运的精神和意义。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对这两个国家的社会发展、人文进步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次北京奥运会,全世界的目光第一次如此集中地聚焦于中国,它对中国来说,意义何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