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猛:解说是体育与艺术的结合
http://www.cflac.org.cn    2008-08-08    作者:何鑫    来源:中国艺术报

    在北京奥运会开赛之前,中央电视台81人的解说评论队伍特为此次奥运会转播举行了誓师大会,作为奥运乒乓球、马术的解说员,蔡猛将首发香港,准备8月9日早6点半奥运马术三日赛华天比赛的现场直播。这是中国第一次直播奥运马术比赛,有了它的加入,中国第一次参与了全部奥运会中28个大项的争夺。

    很多人知道蔡猛,都是因为他那收放自如、深入浅出的乒乓球解说,却很少有人知道,在10年前就已经开始骑马养马的他早已做好要为奥运会马术比赛解说的准备。谈到马,他似乎连续说上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蔡猛出生在呼和浩特,后随当兵的父母移居张家口,那里自古就是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融合的地方,悠扬的马头琴与紧密的马蹄声早在他年幼的心灵里埋下了对草原的渴望。12岁时,已经学了5年乒乓球的蔡猛,获得张家口市少年冠军,代表张家口市前往锡林郭勒盟大草原访问,那是他第一次看到草原,第一次骑上骏马。

    1994年蔡猛正式调进中央台。就是在这之后不久,一次无意的机会,他重新跨上了马背,并当上了首都马术记者队副队长,从此他对马的热爱就一发不可收拾。蔡猛一直说自己是草原的孩子,有着骏马一样高扬的热情,草原一样浩荡的情怀。从收养到骑乘,从收藏到解说,蔡猛对马日渐痴迷,在他的眼中,马是一种忠勇的生灵,与人类有着绵长的情感牵系。随着对马文化热爱的深入,蔡猛也几乎成了个马民俗学者,收藏了众多的马文化藏品,仅是各朝各代、各国各地、各款各形的马镫就有上百套之多。在中国马文化博物馆的3000多件展品中,竟有近1/5是蔡猛20多年来的收藏。

    蔡猛说,中国对世界马术运动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比如马镫,就是发源于我国东晋。英国著名学者约翰·李约瑟曾说过,马镫发明虽小,但对它的作用却怎么估量都不为过。然而,当骑马在西方国家作为一项贵族运动开始逐渐融入现代生活时,我们曾经征战一方的金戈铁马却已经淡出历史的视野中,中国的马术运动比西方整整晚起步了80年。

    令人可喜的是,近年来中国马术正在茁壮成长,2002年韩国亚运会获得盛装舞步第三名和场地障碍赛个人第六名(李振强)。蔡猛自豪地说:“虽然现在中国马术运动的水平并非世界领先,但是翻开历史的长卷,我们会看到,早在1300多年前的唐代,中国就已经有了舞马。”到目前为止,中国仍然是世界上马匹最多的国家,从长远来看,中国没有理由不成为世界马术强国。蔡猛始终相信,在漫长的沉默之后,中国马术终将恢复祖先的荣耀,吹响进军的号角。他希望能在本次奥运比赛的解说中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通过奥运让更多的人喜欢马,参与到马术运动中来。

    在蔡猛看来,体育与艺术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们都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劳动实践,体育也要借助艺术来丰富和发展自己,艺术对体育的融合,会给体育运动带来更强大的吸引力。在奥运会的项目中,有很多项目都能很直观地体现出艺术与体育的结合,比如花样游泳、蹦床以及马术中的盛装舞步等,甚至还有一些是直接以艺术冠名的项目,比如艺术体操。体育在发展过程中与艺术携手共进,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与必然。

    蔡猛认为,体育解说的高境界,并不是就球说球、就马说马,而是能够透过体育运动本身说文化、说艺术、说哲理,对人的思想起到启迪的作用。而要想达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体育解说员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还要有广博的历史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对观众心理需求的准确把握。

    比如马术解说,解说员不仅要熟悉马术运动的规则和历史,也要了解马的物种起源与特性,了解人类对它从农用、军用需求转向体育休闲活动需求的过程,了解世界三大马文化:原始的草原游牧文化、欧洲贵族马文化和年轻的美国西部牛仔马文化,甚至还要对韩干、郎士宁、徐悲鸿等画马名家的作品和艺术风格有所涉猎。只有全面了解这些文化艺术知识,才能够游刃有余地将文化和艺术融入到解说当中,使之为马术运动增色,同时也帮助观众更了解这项运动。

    当本届奥运会的马术比赛成绩全部尘埃落定时,蔡猛却并不能轻松,一项更艰巨的任务还在等着他,无数的中国国球球迷期待着他精彩的乒乓球解说。根据计划他将于8月16日一早从香港返京,投入乒乓球比赛的转播中。

    乒乓球的解说与马术解说有很大程度的不同,对于中国的社会发展来说,乒乓球运动是具有非凡意义的,它为中国夺回了第一个世界冠军,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士气,为中美关系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可以说,在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心中,都有一个乒乓情结。而从审美上来说,乒乓球的美并不完全体现在外观和形式上,而更多体现在智慧和应变能力的较量中。怎样将历史、文化与心理解说恰到好处的糅合在一起,是乒乓球解说中最大的难度。

    蔡猛曾解说过1996年亚特兰大残疾人奥运会、2000年悉尼奥运会、2002年美国盐湖城冬奥会、2004年雅典奥运会。在这几次的解说中,令他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乒乓球男子单打决赛,王皓败给柳成敏。在那次比赛之前的7次交手和后来的十几次交手当中,王皓都战胜了柳成敏,唯独雅典奥运会时遭遇了一次失败。这场比赛使蔡猛对乒乓球运动以及解说工作有了更深入的看法,“体育比赛的魅力就在于结果的不可预测性,在比赛中任何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作为体育评论员尤其要深刻理解,并时刻记住这一点。”

    除了自己解说的乒乓球和马术比赛外,蔡猛最关注的比赛项目是男子110米栏。他说:“不光是我,我想我们全国人民都在关注,希望刘翔能保持一个好的心态,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其次,对于中国女网双打的比赛,蔡猛也很注意。2004年,蔡猛在雅典的比赛现场亲历了李婷、孙甜甜夺冠的那一幕,“当时我在赛场的一个角落里,亲眼看着她俩捧杯,心中就像激起千层浪一样,但愿这届奥运会中她们能够旧梦重温。”

    在采访结束时,记者问起蔡猛对奥运的期待,他回答:“期待这是一届平安的奥运、一届全面展示中国新形象的奥运、一届促进中国经济更加腾飞的奥运、一届让中国老百姓能够更快乐生活的奥运.!”而当问起他对自己的期待时,他说:“这届奥运会对中国人来说意义早已超越了体育比赛本身,第一次在自家门口解说奥运会,对任何一个解说员来说,即便具有再丰富的解说经验,也不可能不紧张。面对广大观众的热情期待,我会在解说时更加注意把握分寸,尽可能做好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抱着对观众负责的态度,用最大的热情、最精心的准备、最好的状态,投入到本届奥运会的解说当中。对我而言,这是人生中最宝贵的一次工作机会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