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奥运为奥林匹克烙上“中国印”
http://www.cflac.org.cn    2008-08-08    作者:孟祥宁 高峰    来源:中国艺术报

    7月22日,距离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17天,在北京北四环附近奥运大厦的办公室里,赵东鸣忙得不可开交。作为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的部长,自2007年2月上任以来,赵东鸣为北京奥运文化活动的策划、筹备和实施忙碌了近一年半,而此时已经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刻。千头万绪的事务源源不断地到来,各种细节又都马虎不得,而赵东鸣似乎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忙碌,他耐心细致又果断干脆的作风让这样的忙碌变得井井有条。

    在忙碌的间隙,赵东鸣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虽然采访不时被送到他手头上的事务所打断,但他依然对记者的每一个问题给予充分的答复,谈起关于奥运文化活动的种种,他始终谈兴很浓。这种对于奥运会的热情,正来自他所说的一句话,“我觉得奥运会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重大的事情,每一个人都应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

    展现中国特色的奥运文化活动

    我们希望通过奥运会向世界展示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与中国有关的问题。为此,我们在文化活动中精心选择了具有影响力的文化符号,让大家看到它们就知道是中国独有的,从而向世界展示一个有特色的中国、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国、一个人文的中国。

    记者(以下简称“记”):文化活动部作为北京奥组委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担负的工作是什么?

    赵东鸣(以下简称“赵”):北京奥组委的文化活动部是一个任务繁忙、工作庞杂的部门。作为奥组委的重要机构之一,文化活动部主要负责北京奥运会与文化有关的各种工作,比如形象景观的设计规划实施,北京奥运所需要的各种符号、元素、核心图形、标志、标识、奖牌等。像福娃、吉祥物、中国印,包括体育竞赛的图形,都是由我们部门进行设计。文化活动部也负责奥运会的文化工作、文化活动,奥运会筹办期间的奥林匹克文化节,包括一周年倒计时文化活动,还有一些重大的国际文化活动,并负责奥运歌曲征集、组织创作等工作。我们部门还负责体育竞赛中的体育展示、礼仪颁奖工作。负责奥运会期间举办所有奥运会参加国家(地区)奥委会选派的青年举行的“青年营”活动等。

    记: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从成立以来,开展了很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为奥运会的举办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您能具体谈一下这些文化活动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吗?

    赵:北京奥组委在筹办之初就制定了《文化与艺术战略计划》和《北京2008奥运会与残奥会(文化与艺术)运行纲要》。根据这些计划安排,几年来从多个方面开展了丰富多彩、让群众广泛参与的奥运文化工作和活动。

    自2003年以来,北京奥组委每年举办一届奥林匹克文化节。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广泛参与是文化节的重要特征。每届文化节期间都会举办包括开幕式、奥运文化广场、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民族歌舞、民族体育活动、展览、论坛、残疾人文化周和青少年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还有来自全世界华人和国外艺术团体的文化交流活动。自第三届奥林匹克文化节以来,还举办了三届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开展了专题论坛和电影进社区等活动。形式多样的文化节为广大市民提供了广泛参与奥运、分享奥运欢乐的机会,真正成为群众的文化节日。

    文化活动部还在北京奥运会主题日、重要节日以及重要官方信息发布时,举行众多庆典活动。比如倒计时3周年、1000天、2周年、500天、1周年活动,奥运会会徽、口号、吉祥物、奖牌的发布仪式等活动,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如2007年8月8日倒计时一周年活动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国际奥委会非常重视,同各国奥委会官员参加了庆祝活动,并首次在奥运举办城市举行了颁发邀请函仪式。这些活动无论从仪式到表演都非常好,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好的反响。在北京举行文化活动的同时,香港、青岛、上海等6个协办城市同样开展了各类奥运文化活动,形成本地区的文化特色。

    我们注重奥运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结合,举行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系列群众性活动。在北京市围绕“倡导优雅行为,建立良好秩序,培育优质服务,建设优美环境”以及“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等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倡导市民树立良好的文明礼仪风尚。

    这里我特别要介绍的是2008年的奥运年。自6月23日至9月17日,由奥组委、文化部、北京市共同举办了第六届奥林匹克文化节,这是最后一届奥林匹克文化节,也是贯穿奥运会、残奥会,跨度时间最长、内容最为丰富、参与演出国内外团体最多、艺术品种最为齐全的一次文化盛会,是奥运精神与中国文化的结合,文化艺术与体育健身的结合,剧场演出与广场活动的结合,中国特色与国际惯例的结合。现已安排国际、国内参加的演出活动1700多场,展览360多项,广场活动近900场。这必然是一次拥抱世界、极具中国特色、富有艺术气息的文化盛宴。

    记:除了这些主题演出活动之外,在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的倡导下,许多以奥运为主题的创作也蓬勃开展起来,包括奥运歌曲的创作、雕塑创作等各艺术门类均有不俗的表现,这些创作在丰富中国当下文化成果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应该说更具长远的文化意义。

    赵:是的。奥运会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在各艺术门类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北京奥组委自2003年推出了北京奥运会歌曲征集评选活动,至今已经举办了四届。在四届征歌活动中,中国内地及港、澳、台地区几乎所有著名词曲作家和不少海外知名音乐人及广大音乐爱好者都积极参与,投递了作品。创作歌曲的内容包括奥运会、残奥会、火炬接力、志愿者等,共7类作品。累计收到7万余首歌曲,其中专业作品1000余首。四届活动共评选出近百首优秀歌曲,现已成为群众唱响奥运和各种奥运活动、舞台、荧屏中的强劲旋律。

    2005年8月8日,北京奥组委正式启动了“2008年奥运景观雕塑方案征集大赛”。3年来,大赛组委会共收到来自世界五大洲84个国家提交的方案作品2000余件(组),是奥运史上参与国家最多、艺术家最多、创作作品最多的艺术活动。在历时一年半的时间里,2008年奥运景观优秀雕塑选出400余件作品先后在北京、天津、长春、兰州、西安、深圳、广州等国内17个城市展出。同时在香港、澳门地区和国外的伦敦、首尔、纽约、墨尔本、开罗等五大洲的30个城市展出。所到之处,受到热烈欢迎和高规格的接待,成为北京奥运会独特的文化使者。

    实际上,中国人民的艺术创造力在北京奥运景观设计中得到了最为集中的表现。北京奥运会会徽、主题口号、吉祥物、奖牌、核心图形、祥云火炬、体育图标等系列性标志和标识的设计,彰显了中国文化风格和独具魅力的特色,赢得世界的好评。奥运主办国会徽等系列标识和形象景观元素的设计,是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文化符号,既能表达出奥运的精神,又能体现出主办国的文化理念,更能展示其文化特征和创造力。上述的很多重要设计是奥组委发起让社会参与,然后通过专家选择和完善的一些方案,这样就提出了一些高水平的方案。像我们设计的中国印、福娃、奖牌、颁奖台等都具有比较典型的中国特色。因此,北京奥运会的上述成果都是奥运史上独一无二的东方文化的经典体现,是中国文化同奥林匹克结合形成的世界文化遗产。

    记:众多文化活动在持续不断地开展,难以计数的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参与到奥运文化的创作之中,为北京奥运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但是,其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保证这些活动的统一性,从而不会显得杂乱无章?如何保证艺术家创作的水平,使其体现出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因为,只有具有统一性和独特性的文化活动及创作,才会使中国文化给世界人民留下清晰而又难以磨灭的印象。

    赵:这么多的文化活动还是有节奏、有重点、有取舍的。办好文化活动要重时效、重影响力,具体活动要有新意,讲究创意、创新,还要注意节俭。

    记:景观设计十分庞杂,你们怎么把握的?

    赵:就形象景观设计而言,我们一直围绕着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相结合这个主线。始终把握整体设计、和谐统一、合理布局、重点突出、富有特点、优化节俭原则,体现整体性、统一性、创新性。否则大家看到的将是一个五花八门、色彩堆砌的大杂烩,既不能传递出令人震撼的力量,更无从体现我们的核心价值理念。

    整体上奥运景观要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和奥运三大理念,要遵循国际奥运惯例,符合赛事要求。我们设立了“功能景观、展示景观、人文景观”三大体系,营造热烈、祥和、欢快的奥运氛围。现在奥运会所有31个竞赛场馆、14个非竞赛场馆和整个城市已由这些景观元素,把北京和协办城市装点起来了,形成了多彩、和谐、特色鲜明的奥运之城。这里我还想介绍一下大家关注的奥运色彩系统。色彩系统体现了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喜好的色彩,和奥运五环也是相联系的。色彩系统主要是六种颜色:中国红、国槐绿、青花蓝、长城灰、琉璃黄、玉脂白。这六种颜色都是我们传统中非常喜爱的,而且六种颜色色彩搭配完全符合视觉的要求。我们运用这样一些色彩系统和祥云如意的核心图形与景观标识配合起来,构建了具有中国人文色彩、独特而又充满活力的北京奥运景观。可以说,这次景观设计在奥运史上是一个进步,我们建立了双色渐变系统,突破了以往单色系为主要表现形式,这些做法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和创新手法,符合新的视觉要求,所以整体景观效果很好。

    景观是奥运会的形象和脸面,是文化形象,也是主办国国家形象的体现。它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得到公众的好评和认可。现在,我们高兴的是,它们已经得到了广大群众、专业人员及国际友人的认可和赞许。

    融进中华文化的奥林匹克精神

    利用奥运会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在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同时,积极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营造热烈、欢乐、祥和的奥运节日氛围,传递“和平、友谊”的奥林匹克精神,实现同一个世界“和谐、共融”的美好愿望。

    记:北京奥运会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三大理念,其中“人文奥运”尤其令人关注,也给文化活动部的工作带来最为直接的指导作用。您是如何理解“人文奥运”的?

    赵:现代奥运会不仅仅是一场世界体育盛会,同时也是承载全世界各种文化展示与交融的大舞台。在奥运史上,文化活动一直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希腊的奥运会上,艺术表演就已经成为奥林匹克赛会的一部分。1896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复兴后,这一传统得以延续并不断发扬光大。根据现代奥林匹克宪章,奥林匹克运动由体育运动、文化和教育三个部分组成。

    萨马兰奇先生曾说,文化是奥林匹克主义中所固有的。没有反映主办国精神的生动而可见的文化活动计划,奥运会将会是不完整的。正是由于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与奥林匹克的竞赛运动相伴而行,才得以在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推广奥运会过程中营造出富有活力和高尚情操的整体氛围,使奥运会展示出体育运动和文化艺术紧密结合所蕴含的共同价值和巨大影响力。从1992年巴塞罗那成功探索“文化奥林匹亚模式”,到悉尼、雅典奥运会,每个举办城市都充分利用奥运会展示举办国的文化艺术,并与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相结合,形成了传统,取得了成功,获得了国际赞誉。

    北京取得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圆了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中华民族的奥运梦。我们向世界承诺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三大理念,这包涵和表达着北京奥运会将传承和发展奥林匹克文化艺术和教育的高尚传统,在办好高水平的体育竞赛的同时,高扬人文奥运的旗帜,以“展示、交流、共享、融合”为宗旨,从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多元多彩的文化艺术展示与交流,创造性与体验性相结合的奥运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奥运会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展示中国人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积极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增进同世界各国的相互了解,营造热烈、欢乐、祥和的奥运节日氛围,传递“和平、友谊”的奥林匹克精神,实现同一个世界“和谐、共融”的美好愿望。

    记: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从未间断的文明,博大精深,而奥林匹克精神在世界上又有着极为深刻和广泛的影响,您认为两者之间有哪些共同点?两者又如何交融在一起?

    赵:中华文化极为丰富,而“和”的理念是其核心价值之一。和谐文化重视的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中华文明5000多年从未间断就是因为它具有“和”的核心价值,不断地吸收容纳各种外来文化,从而不断地获得新的生机与活力。而奥林匹克在于增进世界的和平与团结,这一点与中华文化是一致的。正是因为这一共同点,将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相结合,对于中华文化的发展和奥林匹克精神的充实都必然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中国有着5000年的文明史,2008年北京举办的奥运会将会以独特的创造性,把中国文化深深地镌刻在奥林匹克史册上,注入东方的文明,丰富奥林匹克精神。在奥林匹克的文化理念上,北京奥运会的创造性、民族化、国际化和大众参与等人文精神都将留下宝贵经验。因此,国际奥委会评估团认为北京奥运会“将给中国和世界体育留下独一无二的遗产”。

    推动中国发展的奥运文化遗产

    奥林匹克精神丰富了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体系,进一步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进而转化为民族的凝聚力。这种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记:奥运会对中国来说不仅仅是一场体育盛会,它将成为中国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事件,给中国的发展带来的影响将是持久和深远的。奥运文化活动的举办同样如此,您觉得这些文化活动在奥运会之后对中国文化将会有哪些深远的影响?

    赵:奥运会有一个成功的经验,就是举全国之力,集社会之智,发动全民参与,大家支持奥运。就文化展示的角度而言,北京奥运会留下的最大文化遗产将更凸显在精神层面上。奥林匹克运动第一次走进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由有13亿人口的大国举办这一奥运盛事,必然使奥林匹克运动无论在地域范围还是在人口数量上实现一次最大限度的传播,从而使奥林匹克的进步理念获得世界上更多人的尊重和认同,促进奥林匹克运动的传承和发展,实现东方“和谐世界”理想与西方文明的交汇融合。

    在此期间产生的凝聚着亿万人民奥运激情与梦想的优秀奥运歌曲,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和理念的优秀奥运景观雕塑,以及中国艺术家和普通百姓满怀激情为奥运创作出的众多艺术作品等,都将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宝贵的文化遗产。另外,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大型文化活动和出色的组织工作及运作模式,也将为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成功的个案和经验;一大批懂得国际化运作经验的人才涌现出来,将会对中国文化发展和走向世界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北京奥运会提升了我们队伍的水平,带出了一批能够走上国际舞台的专业人员。这既是为奥运会作贡献的一项工作,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奥林匹克精神丰富了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体系,进一步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进而转化为民族的凝聚力。申奥成功后,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得到空前的显现,在筹备奥运的过程中,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以及海外华人焕发出巨大的爱国热情和创造力都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的自信和对自我价值的认同。这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和民族凝聚力,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奥林匹克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精神也是留给我们的巨大精神财富,虽然奥林匹克不会解决所有的国际争端,但是这种追求和平与发展的精神应该成为所有人的梦想。它带动世界的和平进步,在每个人那里得到共鸣,为和平进步创造条件,让和平、友爱、团结、共存的人文精神得以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