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科技为动画插上翅膀
http://www.cflac.org.cn    2008-06-13    作者:周一楠    来源:中国艺术报

    从2000年起,我国的高等教育专业中开始出现动画以及数字艺术等专业。这些新兴学科为高等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根据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出版的《中国动画年鉴2006》统计,截至到2006年我国共有447所大学开设了动画专业,同时有1230所院校设置了动漫专业院系。相较于2002年前的71所院校,数量上有了大的增长。动画教育进入了“战国时代”,从设备到师资到教学体系的全面完善需要进行深刻的反思。

    现有的从事动画专业教育的院校主要来自3个方面:计算机、美术及影视教育,这也是一般院校在开设相关专业撰写教学大纲时所包容的3个主要方面。但是单纯地这样划分,会使得教学体系上缺少平滑过渡,课程联系上会存在脱节的现象。从一个动画作品诞生的过程来看,我们会发现它并不是单纯的视听技法加上美术技法辅以计算机技术的单纯叠加,而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学生在对视听语言的理解上的偏差,对美术技法的运用以及执行过程的组织和控制都有可能造成结果上的根本性的偏差。

    教学体系课程构建中的3个方面其实是密不可分的。体现在教学大纲的建设上,我们的做法是进行“小循环”设计。传统的大学本科课程体系是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按照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顺序来排列,我们认为这种“大循环”模式对动画教育是不适用的。因为学生毕业后需要应对社会上工作职位要求的变化,在大学本科期间就要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创作出具有一定水准的作品。这绝对不是单纯的基础课程上能完成的任务。如果将专业课都排在三年级或者四年级,产生的不良后果有两个:一、学生在低年级会产生厌学的情绪。二、学生在高年级面对考研、工作等压力,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完整作品的创作。由于动画的制作周期非常长,因此在创作方面必须做到有较为充足的时间和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这些都是建立在对流程和技术的充分掌握的基础上,这是在教学上需要重点完成的任务。在充分认识到了这种情况后,早在2003年,我就在我们的教学研讨上提出了“小循环”的教学模式,即每个学期,即使是在低年级都会包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每个学年为一个循环,各个循环都以创作为目标,要产生较为完整的作品。这样,四年的大学本科教育,实际上是由四个“小循环”构成的大循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以创作为最高目标,不断产生作品,而且随着学习的进行,作品的技术含量和艺术水准也在不断提高。我们知道,动画作品的创作水平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实际上是一种阶段上升的过程,“小循环”的教学模式正是建立在这样一种理念的基础上的。从过去5年的教学情况上来看,这一模式确实取得了成效,学生在三年级创作的作品,有很多都在国内外的比赛中摘取了各种奖项。

    以上所说的是动画教学中的大框架设计,但是在这种大框架中,其实还存在着教学盲点。那就是在我国的动画教育现状下,每个学院都面临海量的学生(与国外的动画专业比可以称之为海量),但现行教育体制下却很难有充分的技术力量保障教学的正常进行,通常一个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习的技术都是落后的行业技术。当然,并不排除个别学生在某项技术的追踪上与行业先进水平同步,同时能够很好地将之应用于作品创作。因此,对相关个案进行研究分解并总结成教学案例将之应用于未来的教学,就显得非常必要。为此,我们与苹果公司成立联合实验室,目的就是吸引学生进入到一种强技术应用环境之中,利用苹果公司的相关平台专业优势和生产流程优越性,有效地结合学生的课程学习进程,进行相关的创作,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点,可以重点攻关,同时总结积累,反之将其用于未来教学。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