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人才培养如何提高“成活率”
http://www.cflac.org.cn    2008-05-13    作者:张薇    来源:中国艺术报

    今年戏剧影视艺术高招的专业合格证目前已陆续发往学子们的手中,如何理性规划未来学习生活、清醒认识专业教育现状乃至就业现状,是高招余温散去后广大学子亟待考虑的问题。近日,记者就部分相关专业的具体情况进行了采访。

    2008年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共招收60名学生,报名参加初试的考生近1500人。该系主任张先教授说,这些年报考艺术专业的考生人数逐年递增,戏文系也不例外。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的招生过程中,但其整体火热程度要逊于前者。2007年该系高招报名人数创下历史新高,曾达到1200人,但2008年则为800多人,相比上年减少约1/3。

    如果说影视艺术的“热”效应在两院戏文系招生状况中只是略现端倪,那么体现于学生就业状况中就相当明显了。

    张先教授说,该系创作专业学生毕业大都会从事创作,但多偏向影视,如编写影视剧本、为电视栏目撰稿等。为此,许多学生愿意放弃戏剧院团及相关艺术单位的稳定工作,而选择为各种剧组“打工”的流动性作业。即使其中一部分人会同时参与话剧活动,也多取决于个人兴趣,很难成为其事业发展的重心或主体。对于这一现象,张先教授认为,刚刚毕业的青年学生想要全职从事戏剧创作存在一定难度,这其中包含复杂的社会性因素。首先,在目前的文化艺术环境下,国内的戏剧活动没有影视活动多,年轻人从业难免受到个人经济条件的限制;其次,戏剧创作不像影视创作相对灵活甚至可以分工完成,院团斥巨资排戏,首选作者当然是成名剧作家,年轻人资历浅,机会也就较少。

    相比话剧创作的尴尬处境,戏曲创作的处境可以用艰难来形容。谢柏梁教授说,目前国内戏曲界对编剧的需求量极大,很多院团都面临“剧本荒”与青年编剧匮乏的问题,这已经成为整个业界不容回避的困难。这其中当然包含张先教授所说的“社会性”因素,同时更包含戏曲创作自身所特有的“技术性”因素。

    与小说、诗歌等文学形式不同,戏剧文本的创作受限于戏剧演出的各种舞台规律,创作者必须通过不断的舞台实践熟悉并掌握这些规律,才能创作出适合舞台演出的剧本。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随着招生的不断扩大,戏文系每年招收的学生大都是毫无艺术实践经历的“普高生”,他们对舞台规律的摸索与熟悉,完全依靠学校设置的表导演课程以及在校期间的舞台实践。话剧演出在形式上较贴近生活,学生基本可以通过表导演课程的训练熟悉舞台,甚至自行组织并完成剧本的排演。但戏曲是一门多种艺术门类高度综合的艺术,它的舞台规律更加复杂,不懂戏曲舞台的学生仅靠学校的表导演课程很难完全掌握。缺乏舞台经验,对舞台规律的把握有限,就无法创作出真正适合戏曲舞台演出的剧本,这很容易使学生们对戏曲创作丧失信心,从而选择放弃。

    魏强是江苏省演艺集团创作中心的一名青年编剧。戏曲文学科班出身的他,是当年同班37名毕业生中,除了考研深造的学生外,唯一从事戏曲创作的一个。在本科学习之前,魏强曾有过多年的剧团工作经验,懂唱腔、熟悉戏曲表演的各种程式为他的创作提供了诸多便利,使得他写出的剧本往往较具舞台可行性。在他与江苏省演艺集团签约前,也曾有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相关专业的学生带着自己的作品争取过同样的职位,但都因剧本过于文学化、不符合戏曲舞台规律而失败。据魏强介绍,其实他的同班同学中有才华又热爱创作的不乏其人,但之所以最终都未能选择这条路,不外乎前面所提到的“社会”与专业“技术”的双重因素。

    面对目前影视偏热、戏剧整体偏冷的艺术发展现状,学校教育一方面显示出对社会因素的无奈,另一方面则表现出对技术突破的积极。

    为打破教学与实践之间壁垒,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进行了多种尝试与探索。一方面,积极筹备创立属于本系的“剧本库”,力图将应往届学生创作的剧本收集并整理齐全,在陆续发表、出版的同时,建立集成电子文档库;另一方面,不久前,系里曾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栏目协商,计划将学生剧本及演出编辑成“戏曲广播剧”,通过电波展示出来。此外,系主任谢柏梁教授还带领多位教师沿江南一线走访了多家艺术院校与戏剧院团寻求合作。

    事实上,戏曲教育发展在技术方面的难度与障碍不仅体现在剧本创作人才的培养上,同时也体现在表演人才的培养上。著名戏曲导演杨小青说,由于戏曲艺术的发展依赖于剧种表演程式与大量传统剧目的传承,所以表演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的大部分时段都处在模仿、学习老师的状态中,致使他们大多缺少独立的角色塑造能力,毕业进入院团后长时间无法转入职业演员的创作状态。

    为了解决这一困难,2005年杨小青依托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创办“杨小青越剧艺术研究室”,并受该院戏剧系主任支涛之邀,共同探索如何将剧团导演制引入越剧课堂以培养学生角色创造力的课题。通过南戏新编系列工程《白兔记》和《荆钗记》的排演,该实验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要将这样的模式继续推广下去,必须有源源不断的新剧本可供使用,这对于没有戏剧文学专业的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来说,无疑成为教学推广的最大障碍。

    2008年3月,中国戏曲学院与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各自对于剧本出口和资源的寻找终于碰撞在一起,使双方的努力得以汇成一股合力。经过多次沟通,两院达成协议,由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学生创作、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戏剧系学生表演,共同完成第一个戏剧合作项目——“金陵十二钗”。4月中旬,杨小青与支涛已代表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到北京聆听了戏曲学院戏文系学生的剧本创意。据两方共同表示,接下来他们会对众多剧本创意进行优选,6、7月间争取完成剧本初稿。此戏拟定于9月左右分别在京、浙两地进行校园演出。

    京、浙两所艺术院校此次合作无疑是一次积极的尝试,但这种尝试对于戏剧艺术教育是否具有整体性的示范意义,戏剧人才的流失状况又能否通过学校教育模式的转换而有所扭转——或许正如张先教授所言,学校尽可能为学生的成才与发展创造条件并提供正确引导,但是戏剧艺术人才的培养还有赖于文化大环境的支持,同时也有赖于学生自身对艺术的选择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