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地方特色 培养应用人才——访潍坊学院院长王守伦
http://www.cflac.org.cn    2008-04-08    作者:高峰    来源:中国艺术报

    潍坊学院作为地方性综合大学在艺术教育方面表现出的活跃姿态令人关注。该校多年来精心设计各类文化活动,为推动艺术类专业教学搭建了良好的平台。近日,记者就艺术教育的相关问题采访了该院院长王守伦。

    记者(以下简称“记”):潍坊学院作为综合类院校,在艺术类专业的设置是怎样的?地方性大学在艺术教育师资方面普遍存在困难,学院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王守伦(以下简称“王”):潍坊学院艺术类专业教学始于1978年,有30年的历史了。目前,学校已基本形成了与学校办学定位、发展目标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专业结构与布局,其中艺术类专业主要包括美术学、艺术设计、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等6个。在专业方向的设置上,我们在把握总的思路的基础上,还倡导灵活设置专业方向,例如在音乐学专业中设置了理论方向,在舞蹈学专业设置了模特方向等。

    近年来,学校广揽人才,注重师资队伍结构的多元化和国际化。我们先后从国外知名大学引进了音乐教育和艺术设计专业硕士、从全国青年歌手大赛获奖选手中引进了多名青年教师等;我们非常注重从国内著名高等艺术院校和文艺团体聘请知名专家担任特聘教授或客座教授。例如我们先后聘请了上海歌剧院的男中音歌唱家张峰、中国艺术研究院魏廷格、著名歌唱家腾格尔、著名旅美画家张宏宾等担任我们的兼职教授。

    记:作为地方性综合大学,潍坊学院对艺术类人才培养的定位是什么?在培养上有什么样的特色?

    王:我们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2004年,我们成立了北海(潍坊)文化研究院,利用区域文化资源,打造学科人文特色,把北海(潍坊)文化融入教育资源,注重培养学生传承地方优秀文化的自觉性和创造性。例如:音乐系将地方戏曲、地方音乐渗透到日常教学中。美术专业充分利用杨家埠木版年画、高密扑灰年画、青州雕塑石刻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注重对民间美术大家的研究和学习。

    记:学院举办诸如科技文化节这样的活动,这对于艺术类专业有哪些推动作用?学院还有哪些相关活动来带动教学?

    王:学校精心设计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培育学生人文精神,为推动艺术类专业教学搭建良好的平台。活动是载体,是课堂之外的更容易为学生接受的教育形式,这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很多深层次的思考和借鉴。学校通过举办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迎新生文艺晚会等活动,在推动艺术类教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记:作为院长,您注重文化交流,也曾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中国国家大剧院等地演出。学院是如何开展文化交流推动艺术教学的?

    王:去年,我们选拔音乐专业的优秀师生组成“华夏之声”世界风筝(潍坊)艺术团出访奥地利,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唱响校歌《腾飞的梦》,成为全国第一家将校歌传唱到世界顶级音乐殿堂的大学。文化交流活动,既让社会了解我们,又使我们得到了学习锻炼提高,对艺术教学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把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看作是推动教学的实践活动,积极参与当地的节庆活动和比赛活动,极大地调动了教与学的两个积极性,使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学生在各种大赛中连连获奖,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记:立足地方性综合大学的特色,学院在艺术教育方面进一步的规划是怎样的?

    王:我们会更加注重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努力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突出学生在艺术创作上的个性;我们要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作为一所地方综合性本科大学,我们培养的人才要强调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学科交叉、文理渗透、内外互补,实现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要更加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地方性本科院校,要立足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在弘扬地方传统文化上找准立足点,把地方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和渗透,承担传承文明、引领社会的历史责任,从促进地方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做起,来推动整个民族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