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芭蕾》
http://www.cflac.org.cn    2008-01-18    作者:黄珊    来源:中国艺术报

    对一个芭蕾舞艺术家和芭蕾舞爱好者来说,芭蕾——无非就是跳与看(欣赏)的过程或感受,可现在中国的广州,一本出品高雅、内容丰富的专业芭蕾舞刊物《芭蕾》摆在了我面前。我感觉到这不仅是一个创新的举动,这在舞蹈界来说,可以说是一个舞蹈杂志事业的开拓。这使我不得不对《芭蕾》策划人及出版者——张丹丹由衷的佩服!

    拿起手中的这本《芭蕾》,我感到她除了封面装帧设计精美,图文并茂、编排得体外,内容的涵盖面也很大,我可以用两个方面来概括:一是关于内容的丰富性——有芭蕾艺术的“纵横向”的介绍:“纵向”则是“中外芭蕾舞历史”的回忆;“横向”即是“当下芭蕾舞”状态进行时的记录,如:芭蕾舞剧的回顾与反思、对当下中国芭蕾舞创作的一点思考、芭蕾大师等栏目。二是关于文章采用及文风的多样性——就是写作人员不仅仅是从事芭蕾舞这个专业的专家、研究生,而且还有芭蕾舞爱好者,甚至作家、记者等有关对芭蕾舞艺术的感受和体验,如:编舞工作日志、课堂笔记、演员体会等就是芭蕾舞从业人员动笔的作品,而如散文《芭蕾女孩儿简羽》、随笔《在芭蕾的世界里寻宝》这类文章的作者则是作家、新闻记者的作品,令人耳目一新。

    在这里,我不想去重复介绍这本《芭蕾》的内容,但是我觉得如果作为一个芭蕾舞的从业人员或者说是爱好者,如果连芭蕾舞的产生和发展、芭蕾舞演员具备的条件、芭蕾舞剧的不同版本、世界各大芭蕾舞团、著名芭蕾舞演员……这些都不知道的话,那么这叫“埋头拉车不看路”了。假如不阅读就会出现像CCTV舞蹈大赛知识问答时,选手无言以对,令人汗颜的窘况!只有阅读,才能加强演员对角色塑造的理解;只有阅读,才能提高演员的综合素质。当然,关于芭蕾舞团的生存与运作,关于艺术生产的规律,有了创作,又如何面对市场的检验?投入与收成的比例如何?这一系列的问题又是我们的从业人员在新时期遇到的难题。《芭蕾》这本杂志,就是编者给我们提供的一个艺术探讨的空间,给我们搭建了一个专业写作的话语平台。笔者海阔天空,读者爱不释手。

    在十年前,作为中央芭蕾舞团主要演员的张丹丹回到家乡来组建了广州市芭蕾舞团,可以说是一个创举。现在,广州芭蕾舞团已经在全国乃至世界芭蕾圈内小有名气,形成了一个演出、教学、制作配套的生产实体。但她并不满足于“跳”和“看”的芭蕾舞,要不,她怎么会下本钱去创办这本可能亏本的中国第一本《芭蕾》杂志?但是,在中国芭蕾舞史上,她却永远是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