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杂技>杂技话题

当下杂技艺术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时间:2019年02月01日 来源:《杂技与魔术》 作者:郭云鹏
0
当下杂技艺术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在第 13 届中国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国际马戏论坛上的发言)

 

  当今世界飞速发展,变化之快、变化之多令人惊诧,甚至是无法想象。杂技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令人瞩目的成绩。可以说,杂技艺术近几十年的变化,要大于以往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变化。但是,当我们为杂技艺术的成就自豪的时候,也应该正确审视其面临的问题,我认为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关注:

  一、技巧难度降低,辅助手段过度使用

  杂技是一门借助舞台道具来完成一系列高难动作技巧的舞台艺术。挑战身体极限、完成高难技巧是杂技的根本特征和美学意义所在,也是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本质所在。中国杂技之所以延绵三千多年而依然充满生命力,并区别于舞蹈、体操、技巧等,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正是由于“技”的强有力支撑,“技”是杂技艺术的本体,是杂技的生存之本。中国杂技之所以能够赢得世界各重大赛场的所有奖项,得到国际同行的美誉和认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扎实的基本功、高难的技巧。尽管长期以来,杂技业内一直有杂技“技”与“艺”孰重孰轻的争辩,但是发展技巧难度仍是杂技创作不懈努力的方向,尤其在国际重大杂技赛场特别强调杂技节目的唯一性和原创性的今天,这一点显得尤为突出。

  当前,一些低成本、低品位、速成的“快餐式杂技”的出现,造成了杂技好似十分容易习得的假象。“快餐式杂技”把杂技创作当成了一种手段,艺术质量被人为忽视,创造力和创新精神被扼杀,杂技失去了其艺术内涵,从而沦落为纯粹的娱乐和消遣工具。很多观众只是看看热闹而已,对杂技艺术本身并没有多少深刻的印象。难怪一些慕名前来观看中国杂技的外国游客看后发出感慨:中国杂技就这样么?

  试问:缺少技巧难度的杂技何以生存?观众为什么要来看杂技?那种降低杂技技巧,追求“美化”杂技的论调,势必是舍本逐末,最终将杂技带入歧途。在功夫不到家、技不如人的情况下,说“技”并不那么重要,可能是一种涉嫌讨巧的回避,这也暴露出“快餐式杂技”的短板和杂技编创人员的浮躁情绪和投机心理。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往一味单纯的高难技巧展示显然无法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审美需求。吸收音乐、舞蹈、戏剧等姊妹艺术的优长,结合现代舞台美术,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的应用,将杂技推向了综合艺术发展的道路。但是这里需要表明的是:无论怎样发展,杂技的“技”是根本,其他任何艺术手段只能是辅助,我们不能一味搞形式革新而忽视了杂技的本源。

  在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期间举办的国际马戏论坛上,俄罗斯马戏艺术研究院院长谢尔盖?马卡洛夫就曾尖锐地指出:“有的马戏团排演的某些杂技节目和剧目,过于利用戏剧等辅助的手法,杂技技巧被弱化,违背了杂技的本质,从而损害了杂技的表现力。”而世界马戏联合会主席、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副主席乌斯?皮尔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提出:“现在一些马戏学校在教学和表演方面存在一个现象,就是其表演形式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的东西,在形式上过度注重编导和编排而忽略了杂技技巧的表现,形式大于内容,这与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的艺术方向不同,也不是我们所期待的。”

  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加强和深入,越来越多的新杂技创作理念被引入中国。新杂技倡导从“唯技巧”到“重创意”转变,以往技巧至上的创新模式被改变,对人文的关怀,对自然的关注,对社会问题的忧虑,都可能成为编导的创意,为作品提升品位,拓展内涵推波助力。新杂技体现了对杂技艺术本质、理解和表达的探索,是对表达方式、审美趣味的突破与构建,是艺术的多元表达体现。但是对新马戏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首先,要谨防打着实验旗号的另类杂技。新杂技在中国目前尚属实验阶段,但是不能因为其实验性,而成为进行另类题材创作的代名词。实验和探索应有一个限度,而不是任意融合,抽象晦涩,不知所云的作品。再者,要避免技巧与创意缺失的讨巧之嫌。新杂技在动作技巧难度降低的同时,要增加创意的含金量。新杂技是艺术的创新,而不应成为投机取巧的捷径。功夫不够,其他凑数,新杂技如果创新不成,反倒会变成花枝招展的“四不像”。

  二、传统节目流失,赛场同质化严重

  传统杂技注重高难技巧的展示,表演常常被认为在“炫技”,而人体极限的限制,让技巧难度的提升越来越举步维艰。梳理近年来杂技发展的脉络,我们不难看出,除去那些损伤人身体、吃功却不讨好(没有好的表演效果)的杂技节目被自然淘汰外,一些具有很高观赏价值,但需要多年研习才能练就的杂技节目,如《扛杆》《大球高车踢碗》《空中飞人》《高台定车》等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有的节目已经多年没有出现在表演舞台上。市场的激烈竞争、从业者的急功近利和浮躁,使得一批高难度技巧、长训练周期、高成本付出的传统杂技项目后继乏人,举步维艰,落入濒临灭绝的窘境。

  杂技的“杂”,指的就是其项目的丰富多彩,传统节目的流失导致杂技艺术多样性变差。其实,传统杂技仍是当今被普遍认可的主流艺术式样,它继承了优秀的艺术传统,适应大众的审美风格,集中体现着该门类的艺术规律,历经传承而保留下来的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不应被鄙弃。杂技是一门面向大众的艺术,杂技鼓励创新,但是创新的成果终究要走向广阔的演艺市场,出品通俗易懂、老少咸宜的节目应该成为创作导向,那些观众不容易理解、接受程度不高的作品,迟早要遭到市场的淘汰。

  中国于2006年公布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后全国省市县不同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都有跟进。2011年,我国又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其中明确指出:“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建湖杂技、聊城杂技等多项传统中国杂技被列入国家级和省级非遗保护名录。

  我们应该借鉴国外,在城市的公园、广场、营地等公共场所划出专门的区域,提供水、电、气保障,对杂技艺术进行传播和展示,在一定程度上给民间杂技艺术家以生存的空间,而不一味地依靠政府资助,仅仅凭借几场展览、展示来延续其艺术生命,这样传统杂技才能真正地“活起来”。这与国家倡导的恢复传统艺术自身的“造血”功能,将非遗项目进行活态传承是相统一的。

  此外,当下世界各地举办杂技艺术节有不断增多的趋势,这对杂技艺术的传播、推广与弘扬的意义不言而喻。但是审视这些杂技节,我们就会发现,各个杂技节的水平参差不齐,民族化、地域化特征被削弱,杂技节同质化情况严重。创新节目被诸多赛场邀约,节庆内容相似、参赛节目缺少特色,看过的节目似曾相识,却很难记得在哪个赛场出现过的尴尬情形并不鲜见。一些杂技节很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对观众的吸引力正在降低。打造自己的办节特色是杂技节生命延续和繁荣发展的根本,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三、表现形式分化,节目水准差距拉大

  根据表演动作技巧的内容、对道具的掌控以及呈现美学意义造型等方面的需要,杂技的表现形式通常可分为单人节目、小型节目、集体节目等。放眼纵观当今杂技节上演的杂技节目,其表现形式的分化已日趋明显。中国、俄罗斯、朝鲜、蒙古等有杂技传统的国家,杂技的品种多、水平高,再加上有依托杂技专业学校的社会化人才培养体系,可以批量化地、源源不断地为杂技院团提供演员,所以就越来越重视发展大型集体节目。这类节目动作技巧花样繁多,艺术魅力淋漓尽致,表演起来气势恢宏,现场氛围喜庆热烈,深受大型节庆活动和国际演出市场的青睐,而单人的、小型节目则由于重视程度低,逐渐衰退,越来越少地出现在舞台上了。

  在欧美国家,情形则恰恰相反。由于传统的家族式的从业模式随着社会发展逐渐分解,家族中从业人员呈现减少趋势,大型节目的表演变得愈发困难,只好转向发展单人节目、小型节目。此外,由于欧美演员非常便捷地在欧洲各地参加演出,参演人员少的节目也更适合这种流动性强的商业演出。单人节目、小型节目灵巧、多变,可以较为容易地体现全新的创作理念,编排创意独树一帜,往往会有出其不意的演出效果。

  当下,这种由于各国杂技运行体制的不同而造成杂技表现形式分化的趋势,正逐步蔓延。各取所需、各得其所,这一现象将会长期存在和不断深化,并将影响到杂技业态的变化与发展。相比起来,在各类国际杂技赛场上,集体节目的优势正日益凸显。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当前各大国际赛场摘金夺银的热门往往是集体节目,而单人节目、小型节目在赛场取得优异成绩则变得越来越不容易。国际赛场的评比结果其实已经成为杂技艺术创作的风向标,影响着其未来发展走向。与此同时,杂技节目水准的差距随着赛场与市场的洗礼,也正在逐渐被拉大,发展的两极分化将最终导致世界杂坛格局的改变。

  世界杂坛的变化引发我们思考:什么样的杂技才是精品杂技?依笔者看来,“技”与“艺”的完美融合,将是未来世界杂技的发展趋势。纵览当前国际赛场涌现出的优秀杂技节目,无一不是高难动作技巧与极高艺术表现力完美结合的艺术精品。“技”与“艺”无论谁的缺失,都不可能站上世界杂坛的最高领奖台。既能抓住眼球,又能震撼心灵的杂技才是精品杂技,才能留得住、叫得响。

(编辑:陈宁)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