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音乐>资讯

记“俄罗斯音乐之夜”交响音乐会

时间:2019年03月01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爱 乐
0

  一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力量

  ——记“俄罗斯音乐之夜”交响音乐会

  瓦季姆·列宾在音乐会上演奏普罗科菲耶夫《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韩 军 摄

  普罗科菲耶夫的《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属于作曲家早期的音乐作品之一,构思始于1915年初,作曲家原先打算把它写成一首小协奏曲,并已写出第一乐章的一个抒情主题,后来由于忙于写作舞剧和歌剧而被暂时搁置一旁,直到1917年夏天才把它续写完成。但这时它已经是一首真正的协奏曲,而不是小协奏曲了。这首作品在1923年10月在巴黎首次演出后,引起了很大的争论,有一些人认为它过于复杂和不同寻常,而另一些人则批评作者“过分”抒情,有些小提琴家甚至拒绝演奏这首乐曲。到1924年夏天,当著名的匈牙利小提琴家西盖蒂在布拉格和随后在欧洲许多中心城市成功地为这部作品争得世界声誉之后,许多世界著名小提琴家才相继把它列为自己的演奏曲目。

  2月24日晚,俄罗斯著名小提琴家瓦季姆·列宾把这首并不常上演的小提琴协奏曲奉献给了北京的听众。作为普罗科菲耶夫的同乡人,列宾似乎天生就与这部作品有缘。他曾在1997年携手伦敦爱乐乐团精彩演奏这部作品,乐曲的录音于2018年7月出版发行,并立即得到了权威的小提琴杂志《The Strad》的推荐,其中写道,“列宾令人生畏的动态以及精准无比的声音闪耀在全曲的每一个地方,制造出一种永无休止、感染人心的力量。”

  在音乐会上,听众所感受到的正是这样一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力量。小提琴家在乐曲第二乐章里疾风骤雨般的演奏让人惊叹,而他在第三乐章的冥想中营造出的那种静谧与凄凉更是让人无法不为之动容。小提琴家随后携手中国爱乐乐团的音乐家们又加演了“威尼斯狂欢节”变奏曲,并将普罗科菲耶夫《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中短小但极为精彩的第二乐章作为加演再次献给了听众。

  在音乐会的下半场,中国爱乐乐团与指挥家杨洋一起演奏了柴可夫斯基的《第四交响曲》。这部洋溢着青春活力的交响曲早已列入乐团保留曲目,观众对其十分熟知,也是杨洋的拿手好戏。柴可夫斯基一生共创作了六部交响曲,像他崇敬的古典作曲大师莫扎特一样,他在最后三部个性鲜明的杰作中真正达到了对交响曲这一形式的纯熟把握。尽管音乐学家保罗·亨利·朗认为,柴可夫斯基一直到《第四交响曲》还未真正找到交响乐的声音,但《第四交响曲》之深受喜爱和常演不衰这一事实证明,它是能够居于音乐史上最优秀的交响曲杰作之列的。

  听杨洋与中国爱乐乐团的演奏,听众更能体会为何这部作品会有如此巨大的魔力。与命运的抗争、对美好的歌颂以及酒神般的狂欢,在这部作品中都能够找到,激情四射的音符也仿佛一扫刚刚过去的冬日的寒冷。

(编辑:白伟)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