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音乐>热点推荐

“中国人首先要打好中国鼓”

时间:2018年01月19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乔燕冰
0

“中国人首先要打好中国鼓”

——记“津韵迎春”2018新春音乐会

  台上繁弦急管高潮迭起,鼓乐齐鸣异彩纷呈,引得台下观众细妙间屏息侧耳,高潮处血脉偾张,4个乐章20分钟的双打击乐协奏曲《津津有味》(交响乐版)作为演出压轴曲目甫一结束,观众席掌声雷鸣。返场曲《春天》响起后,持续的掌声和叫好声再次传递了观众无言的渴望,乐队指挥几番行礼致谢后难却盛情,只得再登指挥台挥起指挥棒,一曲《康康进行曲》响彻音乐厅。和着明快的节奏,观众的掌声几乎与乐曲全程同奏……这是日前天津歌舞剧院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办的“津韵迎春”2018新春音乐会的演出盛况。

  点燃全场的《津津有味》(交响乐版)是天津民族乐团委约作曲家王丹红为打击乐与民族乐队所作,由中西打击乐造诣颇深的天津青年打击乐双胞胎兄弟高超、高跃联袂演绎。乐曲通过“津门”“杨柳青”“狗不理”“十八街”四个典型天津文化标志命名的四个乐章,传神地呈现了天津的地方韵味与市井文化。“津门”以中国大鼓为主,表现码头城市天津近代的风风雨雨;“杨柳青”则用颤音琴、马林巴等打击乐描绘出天津的年画文化;以戏曲打击乐演奏的“狗不理”乐章,重点展现了天津人逗趣乐观的性格;“十八街”采用多种鼓共同演奏,表达市井文化浓厚的天津当下的国际大都市魅力。技艺精湛、配合默契的高超、高跃兄弟把中国大鼓、锣、镲、板鼓、梆子等传统戏曲打击乐,与颤音琴、马林巴等西洋打击乐巧妙融合,奏出中西交融打击乐的新篇章。

  高跃告诉记者,在这部作品中,兄弟俩仅鼓类乐器就用了30多种,能用到能想到的打击乐素材几乎都用进去了。从小接受老艺人口传心授学习戏曲打击乐,又先后在中央音乐学院及国外接受多方位的专业训练的高超和高跃,对音乐有着自己的心得。在高跃看来,将中西音乐更好地融合,是每个音乐人或演奏家都应重视的,因为将民族音乐向世界推广是音乐人的使命。“但融合要建立在共性的基础上,不能过于追求个性。对于打击乐,中国人首先要打好中国鼓,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中有很多比西洋乐器领先几百甚至上千年的元素。我用了传统和现代的很多手法演奏,就是希望表现传统又满足现代审美需求,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乃至世界观众接受。”高跃说。

  正如《津津有味》如此中西融合,追求品质,这一精神也一以贯之地体现在整场音乐会上。上半场,管弦乐《火车托卡塔》轻快热烈,管弦乐《热巴舞曲》充满藏族风情,笛子与唢呐二重奏《对花》高超技巧令人瞠目。中央歌剧院花腔女高音歌唱家么红醇美深情的《笑之歌》和《我爱你,中国》,以及空政文工团二胡演奏家邓建栋与乐队合作的沁人心脾的二胡协奏曲《我的祖国》,共同掀起了上半场的高潮。下半场,独具维吾尔族风情的《赛乃姆狂想曲》后,第11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美声)获奖者、天津歌舞剧院青年男高音歌唱家王泽南演唱了歌剧《弄臣》经典选段“女人善变”,以嘹亮的嗓音虏获观众,同时,由他与歌剧团两位青年歌唱家石广羽和张凯组成的“津门三高”互飙高音,《我的太阳》和《今夜无人入睡》两曲令观众情绪为之高涨,掌声不绝于耳……在执棒音乐会的天津歌舞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指挥董俊杰的精准调度下,三度晋京演出的“天歌军团”以朝气蓬勃的状态,让浓郁的“津韵”芳香由此弥漫开来。

(编辑:贾岩)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