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戏剧>资讯

剧场建设需要有明确定位

时间:2013年07月08日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燕 双
0

  目前,全国省会一级城市的新剧场建设都已基本完成。新剧场的建设正逐步向各省二、三线城市铺开。许多城市在建设新剧场时,都希望通过新剧场的建设,树立地域性、标志性的文化设施,在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提高市民的文化水准,营造城市良好的文化形象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但近些年来,一些大城市动辄数亿元甚至十几亿元资金,建造出新剧场之后;在使用过程中,逐步显现出一些诸如,周边环境不适、使用功能受限、养护成本太高、产业经营难以操作等问题。这说明在具体落实剧场的建设中,我们的规划、设计,特别是决策人员需要有统一、明确的认识,需要对新建的剧场进行多方面的清晰定位。

  一、城市的定位

  许多城市的管理者,都希望把新剧场建成一个标志性文化设施,甚至是一座艺术殿堂,使之成为城市的一处“地标”景观或是一张名片。众所周知的悉尼歌剧院就实现了这样的目标,已经成为澳大利亚的标志,世界著名的人文景观。但要知道,世界上的城市成千上万,有几座城市能够这样幸运?另外,在一个大城市里,可能要在不同的区域,分别建设满足本地观众需要的剧场,就不可能个个剧场都要达到高标准。对国内绝大多数剧场来说,在建设起来后,更多的是履行其基本的演出职能,过高的期望是不切合实际的。

  如何确定一座城市需要建设新的剧场,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这与剧场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人口规模、文化建设有关,与文化消费的方式和习惯也有关系,也有引领和指导市民文化消费的目标有关。国内的各个城市,在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一、二、三线城市的区分;在一个省(区)内,各个城市也有省会的大城市和市、县(区)的中、小城市的实际差别。因此,总体而言,一座城市的经济规模、流动人口、文化水准、消费方式等硬环境、软实力,决定了这座城市的剧场建设和功能定位。

  二、规模的定位

  就是确定新建剧场的规模大小。一个城市的剧场,大有大的好处,小有小的道理。在建设中,规模大小主要涉及到剧场投资多少的问题。有的城市资金不宽裕,投资规模有限;有的城市资金充裕,可以投入巨资;投资规模关系到占地面积和建设面积,包括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还关系到剧场的使用功能等。

  过去的剧场,多数是单一性质的。剧场里只有一个演出场地,座席数是固定的,不管什么样的演出,都要将就场地。如今,随着演出形式的多元化,剧场的建设都变成了多厅化。在一座剧场里,既有上千座席的演出大厅,又有几百座的演出小厅,还有音乐厅、多功能厅等;甚至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形势的需求,减少财政投资,搞好自主经营,剧场里的演员公寓、餐厅、库房等都向经营领域转移,并在剧场建设之初,就确定其规划。这种新的规模及定位方式,已逐渐成为新剧场建设的标准和方向。

  三、地点的定位

  剧场应该建在什么位置,决定这个剧场是否能够生存和发挥更好的作用。国内各省市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设的剧场,基本上都在城市的中心地带,尽管当时的商业氛围还不浓,但仍然普遍具有文化品位。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土地商品化经营,一部分剧场原地改造,另外就进行异地建造,还有少数城市按新的规格,打造多功能的“大剧院”。新建的剧场,规模宏大、功能齐全,但地域偏远,交通不便,每年领取巨额的财政补贴。

  目前,各地剧场在经营效益方面已经形成了明显的优劣区别。除去南方与北方、沿海与内地、大城市与小城市存在客观差异外,在一些经营理念方面各地剧场管理者已经形成了共识。地处繁华街区的剧场比建在偏僻地方的剧场要好;交通便利的剧场比地方偏僻的剧场强;旅游地区的定点剧场比没有游客的剧场火爆,等等。这些共识应对仍在规划和建设中的剧场起到借鉴作用。各级决策部门在新剧场的建设中应该考虑:剧场的位置是否处于商业繁华的地区,或是近几年将成为商业繁华的地区?其周边是否有相当量基数的稳定常住人口,或是有大量的旅游观光人员?交通是否便利,公交、轻轨、地铁等市内交通工具是否已覆盖?是否方便市内各区的观众前来观看?是否有足够的面积停车?如果符合以上的条件,这样的地点应该是建造剧场的良好地段。

  四、功能的定位

  一个剧场无论建成什么样,造型如何艺术、形象如何宏伟、样式如何前卫、投入如何巨大、其剧场的基本功能,就是为各种类型的演出团体提供能够演出的场地,能够为观众提供更多可观赏的剧目。简单一句话,就是一处能够演出的场所。

  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表现的多元、观众需求的多样,剧场的功能也要随着发生一些适应性变化。因此,在新剧场建设的初期,其功能方面如何定位就至关重要。这些功能,主要包括:剧场空间分布多厅化、舞台多功能化,座席区多样化、经营场所配套化、周边环境宽敞化等。

  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建设新剧场或是艺术中心时,基本都采取多厅设计,建有大剧场、小剧场、音乐厅或是多功能厅等。大、小剧场的区分,多以观众座位数来决定。一般来说,大剧场的座席,应该在1800-2300左右,适合上演大型和费用较高的剧目,比如:歌剧、舞剧、综艺晚会等,观众坐席多,票价可以平均降下来;中等规模的剧场座席,应该在1000至1200个左右,适合上演一般性的剧目,包括音乐剧、音乐会、地方戏曲等;小剧场在600至800座席左右;多功能厅,适应一般的小型娱乐演出。

  有人说我国的剧场建设,常常是先定一个样式,建一个外壳,然后往里面安排各种功能。结果是,要么有的功能放不进去,要么就是空间浪费太大,留下了遗憾。据了解,发达国家建剧场都是先研究剧场的各项使用功能,确定功能区域后,再设计外壳。我们应该借鉴这种方法。

  五、经营的定位

  过去,剧场几乎都是国有,强调更多的是公益性,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经营不占重要位置。市场经济发展到了今天,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门里,局限于这样的观念,对于新剧场如何进行商业定位,始终不确定。

  一般情况下,新剧场在建设时,就要考虑其如何养护、养护的费用从哪里来等问题。圈内常说,建剧场容易,养剧场难。经过几年来的文化体制改革,各省市原有的剧场绝大多数推向市场化经营。如果新建的剧场仍然只有单一的演出功能,在今天这样的演出环境下,生存将很不易。

  新剧场在规划设计时,应该考虑剧场的商业配套场所:停车场要建多大,可以容纳多少车辆?建不建演员公寓,有没有演员餐厅?这些是否可以对外经营?有没有其他多种经营的空间?像咖啡厅、快餐店、小卖部等。另外,在投入使用后,还应该考虑具体的经营方式,是独自经营,还是连锁经营等等。如何做好剧场经营方面的定位,在建设剧场之前,就需要周密研究和确定。

  总而言之,各级政府和规划部门,在剧场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应围绕城市大小、具体地点、建设规模、使用功能、经营方式来进行定位,并努力实现空间多厅化、功能多样化、舞台标准化、交通便利化、位置商业化、观众本地化、经营连锁化等,唯其如此,才可以确保剧场的良性运作和长期发挥效用。

  (本文作者为辽宁省演艺集团党委书记)

(编辑:单鸣)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