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文学>作品展示

对文学的感触和期盼——《咖啡的味道》赘述

时间:2017年06月15日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秦晋
0

  选择“咖啡的味道”作书名,觉得既有现代意味又有生活情趣。可会不会被归入饮食一类书中呢?于是加了副题:“文学批评的散文形式”。但仍不踏实,总想把这里的“咖啡”与“文学”之关系表达得再清楚一点,于是要求作家出版社在书背摘录一段书中的文字。之后,便有了这段话:

  我们都知道咖啡的味道,但无人能讲出它究竟是什么味道。

  这个看似平常简单的问题,在哲学家那里就是一个大问题,它涉及人类语言表达的有限性。所以著名的德国哲学家路德维奇·维特根斯坦说:“凡是可以说的东西都可以说得清楚,对于不能谈论的东西必须保持沉默。”

  在哲学“沉默”的时候,艺术显示出了其存在的意义。事实上,不是哲学理论而正是文学艺术能够最清晰地表达人类生活的真实性、生命状态的复杂性和情感意识的可能性,能够真正深入表达那些“无法言说”的东西。

 

《咖啡的味道》秦晋 著 作家出版社 

  这段文字,大致能说明书的主要内容、思维意向和行文风格。

  这本书辑录的主要是关于文学和文学批评的文章。实际上是想通过阅读分析评论交流,以一种比较轻松自然的方式,探讨我们当代文学发展的问题。它没有纠缠理论和政策,而是从众多世界著名作家的文学感受和体验中,关注和思考那些与文学写作有关、不被理论家看重而作家们却视为最基本最重要的东西。譬如:什么是文学的感性思维,为什么说“小说是一种印象,不是一场争论”,如何理解它是对世界的“探询”和“揣度”,是一种作家的“创造性回忆”;什么是马尔克斯讲的“全部现实性”,所谓“含义的单一性是思维的特征而不是自然的特征”对小说写作而言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大作家强调“显示”,而小作家却热衷于“讲述”,为什么说叙事上的差别归根结底是小说意识的不同,一种是生活体验、人生思考的小说观,另一种是解释生活、说明人生、论争社会的小说观;与此相关的是小说的人物描写,“从外表写到内心”和“从内心写到外表”,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托尔斯泰、曹雪芹是在描绘人的过程里显现人物的思想精神,而我们作家大多是确定了人物的思想性格之后,再去塑造这个角色……

  我们从那些著名作家的专访、创作谈和传记文章中,能够看到大量丰富、独特而又深刻的文学艺术感受和写作体验,这是人们认识文学特点、了解写作规律的宝库。特别是那些既是小说大家又是评论高手的文学名家,是最可宝贵的财富。他们的出现就是一种文学现象,代表着文学思想在某个时期达到的高度;他们的存在就是一种文学符号,展示了文学的发展路径和过程。他们对文学艺术的感觉和理解,他们反复强调的那些文学信条,我们应该特别重视。

  这些名家例如卡夫卡、海明威、米兰·昆德拉、弗吉尼亚·伍尔夫、斯特凡·茨威格、加西亚·马尔克斯、亨利·詹姆斯等,以往理论家们不重视他们零散、感性、不规范、不系统的见解,而他们更瞧不起理论家僵硬呆板、狭隘固执、不学无术、自以为是的样子。

  昆德拉说,小说在弗洛伊德之前就知道了无意识,不认识现象学家的普鲁斯特,有着美妙的“现象学描写”。伍尔夫将英国小说的问题归咎于评论。她说,要是英国评论家不那么婆婆妈妈,只知道他们称之为“生活”的那种东西,说不定英国小说家也就不会像这样猥琐了。马尔克斯更是同西方“理性主义理论批评家”斗了大半辈子,他认为,把生活现实“科学化”是愚蠢的,作家的责任是面对真正而纯粹的“全部现实”。海明威毫不掩饰他对理论的鄙视。他讲自己写小说,预先并不知道结果,事情是“一边写一边发生”。他的“冰山理论”,形象地讲明了文学艺术的内涵与外相、思维与说话之间复杂深刻的关系。他们有他们理解文学的方式,有不同于一般理论的思维方法和别开生面的概括能力及表达方式。茨威格的评论著作甚至比他的小说还要精彩。他要写托尔斯泰时,尽管论述托尔斯泰的著作多得数不胜数,但在茨威格看来“大都平淡无奇”。他要打开这位世界文学巨擘当代基督教徒的渺小而胆怯的理智与他艺术家的丰富的感情力量和洞察力之间格格不入的内心世界。这是触及人物内在本质的评论。当茨威格把司汤达、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一路写下来时,这个因《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而成名的柔情才子,用他高屋建瓴、纵横捭阖、层层深入、步步高扬的思想力和表达力,令文坛震惊了。茨威格文学批评的独立思想精神、现代小说意识、新的批评观念以及精彩的文学语言,都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我想再介绍一位评论者,他是当代哲学教授,德国人,名叫瓦尔特·比梅尔,严格讲他是文学艺术批评的圈外人。他对立体主义画派毕加索的评论,采用一种有别于传统美学的评论方式。当初,毕加索的非同寻常的多视角人像画出现时,令世人不知所措。毕加索说:“我在画中利用我喜欢的一切事物。至于其中这些事物情况如何,对我来说是无所谓的。”比梅尔认为毕加索的绘画是“意志主体的自我解释”。这种人物变形的作品,不是毕加索的个人行为,它体现的是一个时代的文化意识和思维逻辑。它既是那个时代的精神和意志力的结果,又极大地彰显了那个时代的反叛性和强制力。比梅尔把毕加索和尼采相提并论,认为毕加索的艺术同尼采的哲学有异曲同工之处,它们是那个时代在思想精神方面激烈变化的产物,它们用“更充实、更简单、更强壮”的现代意志力,共同推动了现代艺术的发展。这种把艺术同社会思潮联系在一起,用现代哲学理论观照现代艺术,揭示出现代人在艺术发现与理论发现上的共同逻辑,它的高度和深度都是秉持传统美学的艺术批评所无法比拟的。

  当文学艺术变化的时候,批评也在变化。所以,《咖啡的味道》一书所探索和追求的“文学批评的散文形式”,不仅是一种批评方式,也是一种新的批评观念和评论风格。当代著名学者福柯就曾经憧憬过这样的批评。他说,我忍不住梦想一种批评,这种批评不会努力去评判,而是给一个作品、一本书、一个句子、一种思想带来生命。它召唤存在的符号,把它们从沉睡中唤醒。这种批评不是令人昏昏欲睡,它应该迸发出想象的火花,裹挟着风暴和闪电。

  就像那说不清楚的“咖啡的味道”一样,在这本书里,讲述别人的故事时,有对我们的文学太多的感触和期盼。

(编辑:陈宁)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