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文学>热点推荐

首都文学界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

时间:2019年05月10日 来源:文艺报 作者:王觅
0

  发扬五四精神 谱写时代华章

  首都文学界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为研究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探讨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对当代中国和当代中国文学发展的深远影响,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繁荣发展,5月6日,中国作家协会在京召开首都文学界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座谈会。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主持座谈会。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钱小芊出席座谈会并讲话。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阎晶明,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吴义勤、邱华栋、鲁敏,中宣部文艺局理论文学处调研员胡友笋等出席。

  钱小芊说,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五四运动是我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五四精神是五四运动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以全民族的搏击培育了永久奋斗的伟大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时刻,缅怀五四先驱崇高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总结党和人民探索实现民族复兴道路的宝贵经验,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五四运动的意义和五四精神的内涵,广大文学工作者要深入学习领会。今天我们举行这个座谈会,就是要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通过对五四历史的重温、对五四成就的总结、对五四运动以来我国文学事业发展道路和方向的回顾,进一步团结引导广大文学工作者在五四精神激励下,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钱小芊指出,五四运动揭开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彻底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新篇章,点燃了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新希望。五四运动的发生发展,五四精神的孕育传播,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勃兴,存在着深刻的关联。历史证明,中国新文化、新文学的繁荣发展,与中国革命事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始终是相伴而行、彼此影响、不可分割的。五四运动以来的100年,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终实现阔步迈进的100年。同时,五四运动以来的100年,也是中国文学在五四先辈作家开辟的文学道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作家作品,不断攀向高峰的100年。“五四”之名,向来是与“青年”和“青春”联系在一起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的历史方位上,广大文学工作者,尤其是广大青年作家,要继承五四的优秀传统、发扬五四的伟大精神,从中获得启示、汲取力量,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事业不断走向繁荣发展。

  钱小芊强调,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广大青年作家要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品德修为,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转化为潜心创作的决心动力、铺展成伟大作品的精神底色,努力做到知行合一、人如其文、以文化人。要热爱伟大祖国,讲述中国故事,用辛勤的耕耘去丰盛母语的花园,用优秀的作品去观照人民的精神世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要勇担时代责任,发出时代强音,深切思考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命运,通过自己的写作去展现时代精神、推动时代发展。要潜心艺术创作,打造文学精品,以写好作品、写大作品为己任,以潜心创作的艺术态度向五四先辈们致敬,用新的文学精品传承和发扬五四新文学传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发展繁荣,需要一代又一代作家的接力跑。希望广大作家、文学界各单位各部门更多地关心青年作家成长,支持青年作家发展,给予青年作家更多的机会,更好发挥青年作家的作用。希望广大青年作家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认识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继承发扬五四精神和五四新文学的优秀传统,坚定“四个自信”,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我们时代的优秀作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和才华。

  铁凝在主持座谈会时指出,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从此拉开了一个风雷激荡的伟大时代的序幕。五四运动是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100年过去了,五四运动激扬的风雷犹在耳畔,五四精神传承至今。一个澎湃着青春力量的中国正创造着举世瞩目的奇迹。我们的文学前辈们从五四运动中获得不竭的动力,由此创造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灿烂图景。今天,一代又一代中国作家依然深受五四精神的影响,将文学视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自觉地将自己的创作与时代的发展、民族的进步紧密地结合起来,与人民的命运紧密地结合起来。

  铁凝说,青春是不熄的火炬,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中国文学的希望和未来寄托在青年一代身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广大青年作家要勇敢地接过前辈作家们手中的火炬,在五四精神的激励下,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事业不断迈向新的高峰。 

  会上,8位作家、评论家代表先后发言。他们结合亲身经历和创作实践,致敬100年前激情燃烧的岁月,阐述了新时代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的重要意义,表达了潜心创造新时代文学的豪情与力量。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张炯认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广泛传播和实践,正是五四时代精神最好的继承和发扬。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和继承五四的时代精神,更加努力地学习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自己。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王宏甲谈到,文学作品能不能真正做到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这是文学创作有没有人民情怀和青春活力的一个重要检验。我们要发扬五四精神,以饱满的家国情怀、人类关怀,去建设新时代的青春中国。《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李舫说,五四运动的狂飙与呐喊虽已散去,五四精神却一直沉浸在中华民族奋斗的血脉里。五四运动是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是中国人民的青春记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让我们致敬中国青年,礼赞青春中国。在《人民文学》副主编徐则臣看来,新时代的新青年如何有效地接续传统,又如何破中有立、有所担当,寻找到自身和当下写作的某种可能性,从而真正实现匹配新时代的“新写作”,这是百年五四留给广大青年作家的重大课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莉表示,想到五四运动留给我们的遗产时,自己首先会想到新文学革命。我们都是五四新文学传统的受益者,也是新文学传统的传承者。今天,我们不仅要传承那些文学创作理念,更要思考的是如何在艺术创作中去实践。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刘大先认为,五四留下的是普遍性的精神馈赠,今天我们依然能够从中不断汲取其赓续不绝的营养。对于从事文学创作与研究的人而言,它的遗产有其超越时空的共通性和一致性,包括青春与创新、理想与实践、社会关切与民众路线。中国作协青年干部代表李宏伟说,青年精神不仅需要理解这个时代的要义与具体,更要求借助现有条件,积攒足够的能量,找准写作的入口,把握写作的力度,以写作为时代赋形,用文字发现和定义新时代足堪传诵的形象,以留下这个磅礴时代奋进的文学记录。鲁迅文学院第三十六届高研班学员代表叶浅韵感慨道,梦想让我们的心年轻、饱满、生动,不断的学习和创造,将会成为自己保持年轻的心的重要动力。愿我们永远都能用一颗青春的心拥抱时代,为更美好的明天发挥自己的热量和能量。

  近年来,为培养文学人才,增强创作活力,中国作协创新工作思路,在青年文学人才的培养方式上更为灵活、手段更为多样、覆盖面更加广泛,各团体会员单位也以丰富多样的形式支持青年作家的成长。据悉,中国作协今后将继续致力于更广泛地团结、发现、引导、扶持青年作家,从工作机制、队伍建设、平台搭建等方面,对青年作家的创作和成长提供支持。同时,中国作协还将继续致力于五四新文学的研究和五四精神的传承,继续加强和支持对五四运动及五四新文学的材料收集、资料整理、理论研究工作,争取多出有深度、有分量的研究成果。

  首都文学界作家、评论家代表,中国作协各部门各单位负责人和青年干部职工代表,鲁迅文学院高研班学员等百余人参加座谈会。

(编辑:郭青剑)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