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摄影>摄影话题

“真理的慧眼,永远向着生活”

时间:2021年05月24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0

“真理的慧眼,永远向着生活”

——“致敬劳动者”摄影展给我们的启示

  马克思将劳动比作社会的太阳,那么劳动者无疑是太阳的无限能量。

  这也难怪,当以“致敬劳动者”为主题的朱宪民王玉文摄影作品展在五一劳动节前在大连美术馆精致的空间中展出时,挤满观者的小小美术馆气氛如此热烈。德高望重的摄影家朱宪民先生和王玉文先生各自拿出30幅经典作品,呈现出上世纪60年代末到新时代摄影家目光所及的工人、农民等中国普通劳动者的面貌和精神,并无波澜壮阔的气势,却饱含强烈的时代气息,这些在中国时代大潮下普通劳动者的影像,呈现着质朴的气质、土地的芳香、情感的张力、生命的意义和历史的底蕴。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陈小波在研讨会上深有感触地说:“看过朱公和王玉文先生的作品很多遍,和他们深入交谈过很多次,但每次看他们的作品,我都有全新的印象和更丰富的感受。每一次都会发现不熟知的影像,他们的作品所呈现的各个时代的普通劳动者的形象,是那么值得我们凝视,他们的经典影像所蕴含的历史、时代、生活的记忆的丰富性以及独特的创作风格、丰富的思想内涵、影像的价值太值得我们坐下来好好研究。”

  两位摄影家曾多次一起办展,王玉文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拍摄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人和东北地区农民的影像,朱宪民创作的黄河百姓和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民生的影像,都已成为中国摄影史上弥足珍贵的经典作品。

  出乎专家学者意料,本次展览还展出了我们不曾熟知却印象深刻的摄影作品:1969年朱宪民在吉林延边创作的“在田间劳作的朝鲜族女社员”;1980年在河北北戴河创作的“海上渔民”;2008年在云南香格里拉创作的“迎奥运的藏族百姓”等。这些生动的劳动者群像,充满时代的象征意味,体现不同时代背景下劳动者的精神风貌。

  王玉文的一些作品也令我们耳目一新:1980年在辽宁新宾永陵创作的“冬季雪地里拾柴的小女孩”,洋溢着改革开放后对生活的希望和憧憬;1983年在辽宁新宾拍摄的“手持镰刀的村姑”,带着乡土气息,美得甜蜜;2013年在辽宁辽阳拍摄的“收玉米的妇女”,苍凉天地中劳动妇女的身姿让人心动。你会发现王玉文的影像平实、朴素和细腻,充满了对东北家乡人深切的爱。

  怎样的力量让摄影家的作品不仅成为珍贵的历史记忆,同时还历久弥新?怎样的作品可以让一个摄影人称其为摄影家,德高望重的美称从何而来?这些可能是每一个摄影人在追求艺术创作道路上关注的问题。思想深刻、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摄影作品标志是什么?当我们拥抱时代,充满社会责任感的时候,摄影家的理想如何转化为充满精神力量和打动人心的视觉瞬间。“致敬劳动者”展览规模不大,但透过展览,我们得到很多启示。

  那些被历史记忆的摄影大师,都胸怀信仰、心有所依。20世纪30年代中国摄影大师郎静山,源于对我们这个民族文化和美学的挚爱和追求,创造出中国风格、独树一帜的集锦画意摄影,享誉世界。成就其艺术造诣的不仅仅是他的聪慧,更是根深蒂固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之恋。革命战争中成长起来的摄影大师吴印咸的觉醒精神和共产主义信仰,孕育了《呐喊》《白求恩》等不朽的作品。

  已故世界摄影大师法国人布勒松与朱宪民有过一次通过摄影作品的神交。布勒松在20世纪30年代曾积极投身法国的共产主义运动,他通读了恩格斯的《费尔巴哈论》,从超现实主义转变为现实主义创作,平民视角和思想一直是他创作的源泉。他看过朱宪民的作品后,给朱宪民留下了这样一句话:“真理的慧眼,永远向着生活。”

  朱宪民的精神家园源于生养他的黄河故土和对黄河父老乡亲的爱,来源于对于时代、社会、生活的感恩。看朱宪民的作品,你总有一种那是我的父辈、那是我的兄弟姐妹的感觉。平民意识、土地意识和敏锐的现实意识,影响了朱宪民的创作。他在摄影语言表达中,融入人与土地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融入看似不经意的戏剧情节和象征意义。他拍摄的百姓形象,不论贫贱,没有变形、扭曲或是丝毫夸张,他以尊重的态度面对,表现出自然的亲和力和情感的张力。尽管朱宪民的影像中时时带有他的早期肖像的象征主义的颂扬精神,但并不夸张,甚至成为朱宪民劳动者作品风格中的点睛之笔。

  王玉文个性鲜明的作品,也来源于他的精神世界对东北老工业城市的工人和东北百姓生活的挚爱。他说:“我是一名从矿山走出来的摄影人。祖辈们身上的忠厚、老实、执着、坚忍、热情、善良深深地融入我的生命,静静地流淌在我的血液里。”王玉文总是以一种平实、温和、唠家常的视角创作。他看劳动者,没有高大、上下之分,他看到的是男人、女人,他看到的是他的亲戚和邻居。他的作品让我们有一种在东北老乡家串门的感觉,自然、亲切。他懂得劳动者那份生活的艰辛,他懂得劳动者的坚忍和奉献,他懂得他们的美。为时代写真,为历史的创造者——劳动者留影,成为朱宪民和王玉文的精神家园。

  我们注意到,摄影史上经常有几幅出色的作品来自于摄影师暂短的创作生涯,但并不持续,摄影师不是移情别恋,就是在后期因为职业的转换终止了创作生涯。敏锐观察和思考时代大潮下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不断创作和创新,是摄影家艺术生涯得以持续的关键。值得我们钦佩的是,两位摄影家并没有将创作停滞在一个时期,而是一直把目光聚焦于普通的劳动者,至今还创作不止,作品频出。此次展览中朱宪民拍摄的快递小哥、王玉文拍摄的现代工业下的劳动者都让我们看到他们的执着追求。70多岁的朱宪民一直跟随时代的潮流接受新事物和新时尚,他在拍摄黄河百姓之后,又把目光投向了改革开放的前沿——珠江三角洲,拍深圳的劳动者,不断挑战自我。朱宪民在谈到中国摄影时的话令我们深思:“中国摄影从起步到现在,经过了一个又一个曲折,作为一个在这些曲折中沉浮过来的人,我深深意识到,真正长存的是那种对生活、对历史有深刻把握的作品。”

  当今大众摄影时代,很多的摄影人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等题材的作品遍地开花。但我们发现拍摄劳作动作、流程、过程、工序偏多,拍摄摆布的环境肖像和劳动类型记录的也不少,真正表现出时代精神的精品还不多。也有摄影人经常抱怨,为什么我的作品没有价值?在大众摄影的今天,影像记录为平常之事,人人都是影像的制造者,那么如何把你的理想、大众的精神世界、时代的精神体现在视觉中,让你的理想实现视觉化转化,并打动别人,是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和讨论的现实话题。

  在摄影家朱宪民和王玉文的作品中,你会看到摄影家的眼光和拍摄是如何做到理想的视觉化转换的。他们在拍摄中看到的不是简单的事件、工作、工艺流程、劳动的记录。他们看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人与城市变迁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时代的关系,他们赋予艰辛、快乐、奋斗中的劳动者以地域和时代的精神气质。王玉文1981年在辽宁新宾创作的“在树洞中等车”,没有夸张,没有仰俯视角,作品平实的取景,竟是如此打动人心。透过这幅作品,我们不只是看到了一个等车的状态和过程,而是透过那棵带残雪的高大古树,远处被雪覆盖的苍茫大地,感受到东北苍凉、苍劲的土地风貌,阳光打在了那棵历经沧桑的古树上,我们的目光也落在树洞中,在这片历经沧桑的土地上朴素、乐观的主人们,他们的衣着、围巾和手拎着的布袋娓娓道出20世纪80年代的劳动者的朴实乐观的精神气质,他们交流的姿态也给我们更多的遐想空间。

  如今的数码相机,一秒钟可拍摄达到20张,大众摄影时代的瞬间捕捉看似没那么困难,但有多少影像值得我们珍藏于心呢。

  “致敬劳动者”摄影展给了我们诸多思考和启示。感谢两位摄影家。

1979年山东莘县打麦场上

2019年广东深圳送外卖的小伙子

1980年山东郵城黄河中原摆渡的农民

2008年云南香格里拉迎奥运

1995年山东郵城黄河护工

1983年云南元阳引水上山

2018年11月 郑州轨道公司生产的目前全国最大的直径15.8米的盾构机

2007年 沈阳 近年来最大的一场雪

1981年 辽宁新宾 在树洞中等车

2010年 辽宁阜新 露天矿坑下安全教育

2013年 吉林白山 伐木

2004年 辽宁阜新 平安矿矿工升井后抽第一支烟

(编辑:白安琪)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