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摄影>佳作鉴赏

齐鲁盐碱地上托起乡村振兴的太阳

时间:2021年06月16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0

  地处山东潍坊寿光市西北部的双王城生态经济发展中心是全国“美丽乡村”试点单位,丰富的历史故事,深厚的农耕文化,赓续的红色基因,加以博览园、湿地、水草、鸟群等组成的良好生态环境和景观资源,为摄影家提供了丰厚的拍摄题材。2020年12月, “中国艺术报寿光双王城采风创作基地”在这里成功揭牌。今年5月28日至5月30日,由中国艺术报社,寿光双王城生态经济发展中心党工委、管委会共同主办的“魅力双王城生态巨淀湖”全国摄影名家看寿光采风活动在山东潍坊寿光举行。中国摄协副主席、解放军画报社原社长柳军,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中国摄协原分党组成员、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原总干事解海龙,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中国日报社聚焦项目总监、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常务副秘书长陆中秋,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中国新闻社摄影部主任毛建军,中国艺术报社副社长孟祥宁,中国摄影报社社长赵迎新,光明日报社摄影美术部副主任赵洪波,中国摄协理事徐大庆,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江苏首席代表处主任吉龙生,山东省摄协主席谷永威,山东省摄协常务副主席、秘书长贾虹荀,山东省摄协理事王文平等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名家参加了采风活动。大家走进寿光,走进双王城,欣赏巨淀湖的旖旎风光,感受牛头镇抗日的红色历史,体验“美丽乡村”无土栽培种植技术,在蔬菜小镇与寿光蔬菜博览会感受新时代科技助力下中国农业新发展。 

  ——编者 

  齐鲁盐碱地上托起乡村振兴的太阳 

  “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至今令人记忆犹新。

  由中国艺术报社,寿光双王城生态经济发展中心党工委、管委会共同主办的“魅力双王城生态巨淀湖”全国摄影名家看寿光采风活动给了摄影家一次难得的深入乡村、扎实创作的摄影实践机遇。这片土地上朴实勤劳的村民和那些辛勤忘我、有创新精神的基层干部,就像齐鲁盐碱地上升起的一轮红日,照见和打动了我们的心。在双王城的村间地头,我们看到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样板,真切感受到中国乡村正在悄然发生的巨变。

  女支书刘秀花 

  陪同我们去卧铺村创作的寿光市双王城生态经济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张文杰一进村,就被一位身材高大的女同志“缠住”,叨唠个没完。书记全然没有领导的派头,随性坐在盛满刚刚收获西红柿的三轮车上耐心倾听,不时点头。我寻思着可能遇到什么困难的事情了。拍下照片,我问书记,这是在说啥?“村里想开个老年人康养中心。”书记说。原来这位女同志是这里的支书,抓住书记来村里这点时间,向书记申请在村里开一个像邻村一样的老年人康养中心。看到她为村里发展着急和认真的样子,我对这位女支书肃然起敬。她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刘秀花,是个风风火火爱干事的女人。

  两年前,刘秀花带领村民在盐碱地上建设无土栽培蔬菜大棚,种植西红柿。因为投入一个无土栽培的蔬菜大棚要近50万元,双王城给的政策是:村民要交2万元的押金,才能给贷款支持。因此,第一年,刚开始启动没有收益的时候,刘秀花挨了不少村民的骂。现在,村里建起了50个无土栽培大棚,每个大棚年收入30多万元,尝到了致富的甜头,自然刘秀花在村里的地位也就提高了。

  我们一走近大棚就能感受到村民的热情,他们自豪地向我们介绍无土栽培技术:“我们这个技术成本低,不需要椰糠做基质,当地的沙土就可以。”大棚的主人还一个劲地往我们手里塞西红柿,“尝尝我们这个西红柿品种,是出口俄罗斯的”,话语间透着收获的喜悦。在西红柿收获的季节,“棚主”甚至能雇得起附近东营的村民做收获装箱工作,又延展了一个务工产业链。双王城已经为群众低息贷款1400万元,投资580万元配建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高端无土栽培大棚493个,种植面积4500亩,发展成全国最大的无土栽培西红柿种植基地。张文杰书记真切地说:“老乡们都很朴实,你为他们办好事,他们就特别感恩,你说啥都信,就跟着你往前走。”

  无土栽培大棚西红柿销路打开了,现在刘秀花又开始着急村里建老年人康养中心的事了。乡村老年康养中心是什么样子呢?

  96岁老人刘海兰 

  到邻村寇家坞四村时,已近中午,村里的老人,三三两两来到村康养中心,年纪大的还推着老人代步车。午餐的时间到了,洁净的小饭堂里,穿着志愿者服装的姑娘,迎接老人,为他们打饭。老人中年龄最大的96岁,最小的也有80岁了,每天都在这里用餐,餐费1元钱。康养中心还有图书馆、阅读室、棋牌室等娱乐设施。96岁的刘海兰每天都会到康养中心就餐,她拉着我的手,絮絮叨叨地拉家常,向我炫耀着她的8个重孙子和在交警队工作的小儿子。握着老人的手,我想起了我的母亲。母亲85岁后,经常忘事,就不能自己做饭了,有时一个人出门,还会走丢。幸好我哥哥住得近,每天下班给妈妈做饭,很是辛苦。一同前去的摄影人都在感慨,在城市的一般社区,老人还真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老年康养中心解决了农村“空巢”老人的现实问题。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这样的康养中心在双王城6个村已经建成投用,为村里的老年人提供了一个文化交流的场所,也为在外创业的年轻人解决了后顾之忧。

  一个可持续的乡村振兴模式是怎样的,寿光给了我们一个在探索中的回答。据寿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主席孙荣美介绍,寿光2011年成立双王城生态经济发展中心,突破行政界限,把湿地、水库、农场和15个村纳入其中,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打造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形成可持续性的乡村发展模式。

  巨淀湖的那轮太阳 

  谈起双王城的巨淀湖景区,当地人引以为豪,特别是曾经在湿地公园工作过的老同志,仍对当年这里荒芜的盐碱湿地、艰苦贫穷的生活记忆犹新,对今天巨淀湖改造开发的成果感到欣慰和欢喜。

  进入景区前,其实我是有些思想顾虑的。湿地的生态保护、景区的开发是否有冲突?是否破坏自然?会不会又是一个被宽大硬质柏油路、粗鄙娱乐景观创造出来的景区?在进入巨淀湖风景区前我一直有这样一个疑问。

  当我们步入巨淀湖时,我皱着的眉头舒展了,身体和心情完全放松下来,沉浸于湿地的自然、原始和静谧的景色中。走过绿荫小道,靠近水处,景区铺上了木板栈道。远处湿地中央,像鸟巢的艺术造型雕塑并不突兀,而是画龙点睛地融入了湿地景色中,成为湿地的高点和标志性象征。湿地的游乐场公园,放在风景区的边缘,掩映在丰茂的植被中。几座秀雅的小桥,恬静安逸地在芦苇中若隐若现。船划过层叠的芦苇荡,静谧的湖水中,偶尔会有忍不住寂寞的鱼儿跳出水面想和你嬉戏。蛙声、鸟声时时萦绕,景区可以说是精心设计着每一处景观,包括栏杆的颜色和小花草的种植,都和谐优雅。夕阳西下的时候,红色的落日落在“鸟巢”中,孕育着生命的复苏。晚霞浸染湿地,让原来只是一片荒芜的芦苇盐碱地,变成了一个梦幻的世外桃源。同来的摄影家柳军、解海龙、毛建军和陆中秋原本都是以拍摄新闻和人文擅长的摄影大家,也为这湿地的自然景色所陶醉,忘情地创作起“风光大片”。中国新闻社摄影部主任毛建军说:“我拍的不是风光,是乡村振兴发展中,在人们心中升起的太阳。”而我,当然是痴情于拍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曼妙景致。

  双王城风景区的打造,证明了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怀,以艺术的审美,进行精心的设计和细致的管理,切合当地自然景观实际,不搞面子工程和短期效益工程,生态保护和乡村发展也可以融为和谐的生命共同体。

  摄影实践的思考 

  在寿光的摄影实践,让前来创作的摄影家为之振奋,乡村悄然发生的巨变,甚至出乎摄影家的预料。在双王城牛头镇抗日武装起义陈列馆,我们碰到一群当地的小学生正在进行红色教育研学。长期关注希望工程和农村孩子的解海龙异常兴奋。他看到这群孩子的时候感慨道:“现在乡村的孩子和城里的没有区别,甚至更阳光。”他开玩笑道,“在这里的乡村找‘大鼻涕孩子’都难了。”他表示下次来双王城,一定要到学校去好好看看。

  在双王城的摄影实践中,摄影家们也在反思摄影创作中的很多误区和先入为主的“乡村标签”对创作的影响。比如,在聚焦乡村的摄影创作中,还有摄影人愿意钻犄角旮旯,在创作中仿佛没有阴霾、没有垃圾、没有皱纹的老人、没有流鼻涕的孩子就按不下快门。或者他们觉得不这样拍摄,就体现不出摄影的专业水平,无视乡村的变化、发展和村民变化了的生活以及乡村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著名作家斯坦贝克曾说:“照相机从来不是冰冷的机器,他像笔一样,全看人如何使用,用得好,它可以是理智和心灵的延伸。”摄影是思想的眼睛,双王城的创作实践,对于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一幅幅生动的摄影作品,真正收获的是对自我的精神洗涤。我们为在这片土地上奋斗的人们的精神和乡村振兴发展所感动,我们将这份感动融入作品中,呈现出来和你分享。

丰收寿光

 

寿光菜博会上的幸福笑脸 陆中秋 摄

侯相军、徐兴红夫妇无土栽培的西红柿远销俄罗斯 谷永威 摄

“满载”奔小康 赵迎新 摄

幸福寿光

 幸福的晚年生活 柳军 摄

 感恩新时代 孟祥宁 摄

 前进! 解海龙 摄

巨淀湖风采

 落日归“巢” 毛建军 摄

鸟瞰巨淀湖 王文平 摄

 红爪拨清波 赵洪波 摄

湖畔晚景 徐大庆 摄

 夏日巨淀湖 吉龙生 摄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下拍你 贾虹荀 摄

(编辑:高晴)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