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书法>书法话题

书法艺术的应有之义

时间:2019年03月08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孙瑞雪
0

古文句(行书斗方) 许福同

爱莲说(设色水墨) 许福同

  300多年前,石涛在画跋中写下了“笔墨当随时代”。围绕这句“古训”,有颂扬呐喊疾呼者,亦有质疑考据辨析者。人们关注的焦点集中在:笔墨的含义如何界定?时代的意义如何理解?笔墨如何“当随时代”?当代语境下书法艺术当以何种样貌存在?凡此种种,又都可以归结为一个宏大的命题:中国传统文化应如何传承与发展?

  30多年前,中国现代书法首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书坛为之震动,其影响之深之巨,波及国际文化艺术界。其作品带来的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力,让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次彻底的颠覆传统之举,首展也因此被作为“里程碑”载入中外文化艺术史册。而由此引发的关于书与画、中与西、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变革、守正与创新的讨论与探索,至今仍在继续。

  书法艺术发展到今天,创作形式越来越多元。每个时代的艺术作品,必然带有对生活的理解与观照,对社会的观察与反思,对文化生态环境和生活情态的表达。笔墨反映时代,而笔墨之气韵来自传统。笔墨既是载体又是内容,传统元素融合现代理念,赋予现代书法艺术承前启后的时代使命。

  人们总是习惯把传统与现代作为对立的概念来分说,其实传统与现代很难截然分开。传统不是凝固静止的,不是用来固守的,不应被供奉与膜拜,它有生命,它绵延千古,参与当代的艺术创造。如今谈传统、谈文化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对于传统文化有所关注,有所企盼,的确是时代幸事。然而肯下功夫做“厚积”之课者还是寥寥,“厚发”倒是争先恐后,无疑是本末倒置了。传统文化的涵养,笔墨线条的功夫,是当代人所缺乏的。我们说“摹古不是传承,创新才是”也是建立在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之上才能成立的命题。众声喧哗中,彰显了一位学者和艺术家的自觉与执着。

  这既是种坚守,也是一种开拓,源自个体对传统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和对艺术本身单纯的热爱。《弄墨 许福同书画》汇集了许福同在这条坚守与开拓之路上的心源之作。作品呈现的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对中国书法艺术的认知与探索,是中国传统哲学理念的融合与生发,是思想,是性情,是品格。空灵的、飘逸的、朴素的、生机的、借着现代艺术的表达,带我们回归本原。而这,也正是书法艺术的应有之义。

(编辑:王渝)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