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书法>书法话题

在温暖的家中共同成长

时间:2018年11月21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杨 阳
0

  在温暖的家中共同成长

  ——记“书写新时代——全国新文艺群体书法作品汇报展”及研讨会

  “载德·抱诚”联 田中鹤

  道源《早梅》 陈山宏

  他们,努力在各自的生活圈中,伴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前进,或有高蹈前行式的人生质变,或有漂泊无依的羁旅探索……也许发展得还不够成熟,但是他们正在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成长,成为历史变迁的见证者、记录者和参与者。这其中还有着一批以笔墨书写新时代、新思想、新精神的人,他们来自不同领域,如今却有一个共同的称号——新文艺群体书法家。

  近日,在北京国家典籍博物馆举行的“书写新时代——全国新文艺群体书法作品汇报展”,将128位新文艺群体书法家聚集到一起,为他们提供了专业的展示平台,让全国观众得以窥见新文艺群体书法家的创作面貌。展览由中国文联、中国书协、国家典籍博物馆主办,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承办,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文学艺术发展专项基金支持。本次展览是中国文联、中国书协首次以新文艺群体名义举办的展览,参展人员为各省市书协及相关文化机构遴选推荐、活跃在一线的自由职业书法家。展览通过展示他们的创作实践、活动感悟及艺术观念,展现了新文艺群体书法工作者风采。

  参展书法家纷纷表示,收到“书写新时代——全国新文艺群体书法作品汇报展”活动征稿通知后“心情非常激动”“切实感受到来自组织的温暖”“感到分外荣幸”……书法家贺凌军说:“我这个为书法艺术奋斗半生的北漂族从此有了一个响亮的职业身份——‘新文艺群体工作者’。我喜欢这个称呼。”书法家娄东昇表示,“长久以来,作为一个体制外的书法从业者,总是处于寂寞之境,从艺之路上得不到助力,只能默默地自我摸索向前,往往事倍功半”,“近年来,我明显感受到这种情况慢慢有所改变,使我这样一个边缘人物也时常感受到来自周围的关注和提携”。新文艺群体书法工作者中的很多人都没有固定的职业,社会存在的多方面的需求让他们活跃在文化馆开办的公益培训班、儿童村为孤儿开办的第二课堂书法班、学校开设的书法兴趣课以及艺术培训机构开设的书法班等教育培训场所。书法家史志伟感慨道:“人最大的幸福莫过于爱好和职业相一致。”他一直在基层工作,深深认知到“书法传承、弘扬的重要性”,“作为一个对书法和民族传统文化有强烈热爱的书法工作者,用自己微薄的力量,让书法走进校园、走进社会是自己的一种责任”。

  深入了解新文艺群体书法工作者的状况、需求,以及找准对策,更好地帮扶新文艺群体书法工作者,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展览同期举办的研讨会上,《“海漂”书法工作者生存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调研小组副组长俞海滨首先介绍道,他们对上海近200名“海漂”书法工作者进行了问卷调查。调研结果显示,从“未来5年内的打算”看,“长期在上海工作生活”的人占78.75%;从学历上看,本科生占50%,中专或大专生占36.25%,研究生占3.75%。“海漂”书法工作者的主要谋生手段为从事书法培训教育工作,有85%以上的培训工作人员月经济收入能达到6001元—10000元及以上。当被问到“海漂”群体自认为遇到的问题时,选择最多的是:竞争压力、培训中遇到工商等部门的相关政策问题、职称无法解决、艺术市场不活跃等。尽管目前“海漂”书法工作者认为“发展机会多”的人数占68.75%,但与“北漂”比较,目前缺少在全国叫得响、知名度高的书法家。

  作为全国文化、经济、政治中心的北京,聚集了相当数量的艺术人才,北京的宋庄更是已经形成北京乃至中国规模最大的艺术家群落之一。那么,在北京的新文艺群体书法家们的状况又如何呢?“工作满意度一般,成长发展平台不完善;面临众多生活难题——生活压力大、生活成本高、落户难等;思想基本符合主流价值观,但归属感和融入度有待提高……”北京书协秘书长郭孟祥介绍道。作为“北漂”一员,也是本次展览入展作者的徐右冰以自己的切身体会为大家讲述了“北漂”的状况。他说,“漂”在北京坚持着书法梦想的人,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有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或者说学习资源能够共享,而这也仅仅是一种奢望,因为他们不可能有大学校园或专业美院的学习条件。

  面对这样的新文艺群体,如何实现“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他们,用全新的政策和方法团结、吸引他们,引导他们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中国书协也进行了深入实践。

  中国书协在进行第七届委员会调整时,专门新设新文艺群体书法家工作部,并明确其职责是通过组织相关活动,团结、凝聚新文艺群体书法家,积极为新文艺群体书法家搭建发展平台,并且研究当前社会不同领域、不同体制下书法工作者的生存发展情况,为广大新文艺群体书法工作者营造温馨和谐之家。除此之外,中国书协还明确了在对新文艺群体组织和新文艺群体的吸纳上,会从政策、制度上给予高度重视和倾斜。为消除新文艺群体书法家在异地他乡的“漂泊感”,各地书协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在协会组织的一些重大活动中,让他们享受与当地籍会员同等的权利与义务,参与到书协组织的文化下乡等活动中去。

  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洪武表示:“新文艺群体书法家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与信念,表现出追求卓越的精神气质,赢得了同行和业界的尊重。下一步中国书协将加大力度,拿出实际举措,搭建平台,切实推动新文艺群体书法工作者的创作、交流与展示。”2017年10月,“中国书协新文艺群体书法家基层采风服务团”走进雄安新区、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莲池书院等地,不仅让新文艺群体书法家切身感受到祖国灿烂历史文化和考察了丰富多彩的文物古迹,还走进乡村、社区街道和老党员家中为当地人民群众创作诗词和书法作品,以实际行动投身社会实践。

  针对当下书法家书法创作中存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重技轻文,书法家的文化底蕴不够深厚等问题,中国文联、中国书协积极组织了“国学修养与书法·全国中青年书法骨干高研班”“中国文联青年文艺创作扶持计划”等专业培训、展览及扶持项目。将品德好、专业精的优秀书法家推荐或者遴选出来,通过各种措施主动帮扶,如表彰和宣传奖励等。参加此次展览的陈明之、程度、黄文泉等26位作者就是从国学班学员中遴选而来。

  新文艺群体书法家的出现是书法艺术在当下生活中依然活跃的一种体现。让新文艺群体书法家有一个切实温暖的家,对于中国书协来说是一个新课题,需要新思想、新策略、新行动。新文艺群体书法家的成长是中国书法事业不断成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见证彼此、共同成长的历程。

(编辑:白伟)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