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美术>资讯

构建文化艺术交流合作的有效机制—— 何香凝美术馆的“四地艺术交流计划”

时间:2013年06月18日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高素娜
0

  左为台湾艺术家林介文展示自己的作品,右为香港艺术家黄国才与观众现场交流。何香凝美术馆展出的“交叉口·异空间——四地艺术交流计划(2013)”包括油画、装置、影像等多种形式,展现了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四地艺术创作的鲜活与多样性。 

  台湾艺术家林介文用赛德克族传统的织布手法,将人们最为常见的卷纸制成了一件件衣服。她身穿一件在胸口位置编成女性乳房形状并能抽出红色纸巾的外套在展厅里走来走去,每当人们抽出一张纸巾,她都会大叫一声,并告诫观众:“你消费的不单是资源,还有你自己。”在林介文的不远处,香港艺术家黄国才的《梦游者》则是一辆装有三轮车的双层床,骑上去甚至能够前进后退,这件作品表现了高密度城市的生活窘境,也是香港人的集体回忆。再向远延伸,是内地艺术家历槟源的影像作品,他向观众展示了一连串不可思议的行为,如在地铁上洗漱,把164把大锤子砸坏……

  6月1日,由深圳何香凝美术馆、澳门艺术博物馆、高雄市立美术馆、香港艺术推广办事处共同主办的“交叉口·异空间——四地艺术交流计划(2013)”在何香凝美术馆开幕,共展出了来自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的16位艺术家的41件作品,包括油画、装置、影像等多种形式。“此次展览着眼于艺术家当前在生存、创作空间上不断移位的现象,包括他们不断在四地栖居和旅行,频繁到世界各地驻村、办展或参加工作坊,还有不少艺术家曾旅居海外,近年来又回到了故乡。这种流动性,异域文化环境对他们的创作产生了影响,他们的作品也是艺术全球化的一种反映。”总策展人冯博一说,此次展览在深圳结束后,还将陆续前往澳门、台湾、香港进行巡展出。

  多元多样的“四地”艺术

  “四地艺术交流计划”是何香凝美术馆的一个长期项目,每年会在内地、香港、澳门、台湾挑选不同的艺术家参展,力求最大限度地展现四地艺术创作的鲜活与多样性。

  本次参展的作品有着非常鲜明的个人风格和不同的关注热点。内地艺术家的作品体现了“全球化”对人们生活和艺术创作的影响,如尹秀珍利用回收材料制成了大小不一的旅行箱,以期传达对于全球化与同化问题的探索;徐跋骋透过“一只兔子的行走方案”展现了他游历欧洲17国的思考。从现场所见,他把游历地的纬度、温度进行了测量,并使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标注,回国后他用这些颜色的毛线制作成了一件毛衣。香港艺术家的作品既有鲜明的本土文化意识与个人思维,又带有强烈的反思与批判功能,既有对本地文化如何在全球化环境下得以保留和凸显等问题的探讨,又有关于铁路、时间等故事的诉说。而台湾高雄市立美术馆为首次与内地艺术机构合作,其策展人谢宛真透过陈伯义《窗景》系列、崔广宇《隐形的城市》、李明则《自己的影子》与林介文《尾巴》等作品,分别探讨了景观空间、文化空间、生活记忆空间与情绪空间四个不同层次的空间面向。

  澳门艺术家的作品最为多种多样。“澳门的现当代艺术拥有中西相容的特点,既有西方思维模式下创作出的艺术作品,也有中西绘画方式相融汇的作品,无论是传统的架上绘画亦或是新媒体、实验艺术,在澳门这个小城都体现出独一无二的面貌。”澳门艺术博物馆馆长陈浩星介绍,参展的4位澳门艺术家有着很不一样的成长背景,有土生土长后留洋深造的李少壮,有在福建出生、澳门生长的唐重,有在四川出生最近才移民澳门的彭韫,还有在俄罗斯出生、定居澳门的君士坦丁。“把这些艺术家的个人空间移动轨迹并列观之,本身就是交叉口、异空间的体现,它们与内地、香港、台湾的作品汇集并激荡出一股更多元多样、更广阔丰盛的当代艺术意识流。”陈浩星说。

  无法回避的交流鸿沟

  据何香凝美术馆副馆长乐正维介绍,从2008年的“出境”、2010年的“蝴蝶效应”、2011年的“1+1”、2012年的“四不像”,“交流计划”至今年已连续举办了五届展览和相应的学术研讨活动,共有82位艺术家参展,先后与港澳台6家美术馆、艺术机构合作,共有26位策展人、策展助理参与,已成为四地文化交流的一个品牌项目。“这一量化的统计或许能说明其中交流的规模和辐射范围,也为两岸四地的交流提供了一种手段与方式保障,构建了两岸四地在文化艺术领域交流合作的有效机制。”乐正维说。

  事实上,“交流计划”的展览模式,一直在尝试中寻求革新,以期能够涵盖更广阔的范围,达到更深刻、更有效的交流目的。如“1+1”的规则是四地各选择出4名艺术家进行抓阄,两两异地配对组成双人小组,然后给每个双人小组发放经费,让他们互相探访对方的工作室,与对方共同工作,最后提交一件合作作品;“四不像”是让四地的策展人跨地域选择艺术家,分别独立策划一个单元展,最后组合到一起,以体现策展人对异地当代艺术的考察与判断,并反映策展人之间不同的策展理念和策展方式……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交流都非常顺畅。虽然四地同根同源,但是由于在历史和文化上存在的诸多细节差异,每届艺术展的交流过程中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观念、方式、习惯、品质,甚至情感、修养等因素带来的沟通不畅、效率低下、不易操作等,有时甚至达不到预期效果。

  “作为一种展览策划的实验,我尝试超越惯常的、流行的那种异地联展的简单化并置展示方式,希望展开具有艺术创作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多维度、立体化的广泛性的交流。”冯博一说,在“交流计划”的具体操作中,分别产生了交流顺遂、相互妥协、不合作等几种不同结果,甚至牵涉到非艺术范围的一些“细节”意外之事。

  “这种由艺术家到策展人,从点至面的深入交流,最后出现了很多鸿沟,这种鸿沟是无法回避的。”冯博一解释,两岸四地文化艺术出现所谓的共同性与差异性,是指两岸四地都以各自的方式继承和延伸着中国文化的内涵,而这个共同文化的归属感需要依靠一个大的中国概念来维系。但由于历史与战争以及地缘政治所形成的独立意识,构成了两岸四地社会现实处境的特殊关系。“交流的障碍除了历史文化、意识形态的差异,以及我与非我的隔离之外,良好的交流还需要有手段和方式的保障。‘交流计划’的目的就想通过持续不断的、不同的策展方式,搭建一条四地艺术交流的通道。”冯博一说。

  携手合作 填平沟壑

  从地缘和文化的角度来看,深圳、香港、澳门和台湾有着密切的联系,相互车程不足2小时,其居住的大多数人群操着相近的语言,经济往来频繁,国际化程度很高,然而四地在当代文化艺术方面的交流却超乎想象的匮乏,且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隔阂,未能形成区域化的整体认同。何香凝美术馆的“交流计划”得到了四地艺术家和艺术机构的认可。

  “何香凝美术馆自2008年起开展此项别具意义的交流计划,短短数年,大大增进了四地艺术机构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促进了文化和当代艺术的交流。过往四届使城际之间的当代艺术发展得到了启发。今年的交流计划从艺术家自身出发,通过个人的思维、情感、创作、趣味、意向等,探求了自身与他者的、异地的、异文化的关系,这几者之间的结合非常有趣。” 香港艺术推广办事处总馆长刘凤霞说。

  高雄市立美术馆馆长谢佩霓也表示:“过去由于机缘未至,与大陆文教机构的实质交流屈指可数,此次展览可谓高雄市立美术馆参与华人当代艺术盛会的里程碑。期望能透过创作者亲赴各地展览展开现地艺术制作,实质投入空间串联,从此为两岸四地艺文人士建立有别于以往的深刻对话,拓展以后合作的面相。”

  为配合此次展览,何香凝美术馆和广州美术学院港台文化艺术研究所还联合主办了“时代·介入·转型:两岸四地的艺术实践与社会转型”学术研讨会,来自四地的10余位专家学者,对四地艺术的创作状况、交流机制、传播手段以及艺术与社会转型的互动关系等具体问题进行了讨论,共同探索了如何建立带有前瞻性和学术性的多地艺术创作与交流机制。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艺术与造形设计系教授林志明认为,美术馆作为公共艺术机构,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来推动四地的文化艺术交流。“美术馆最重要的作用是创造和整合资源,文化交流需要融入当地的氛围和环境,需要艺术家和策展人在某地长期居住、沟通、融入和观察,如此才能产生深度了解,进而突破藩篱。美术馆对此应该提出自己的构想和计划,并找赞助实现这种构想。”

  乐正维在谈到四地美术馆的合作时表示,虽然具体操作过程中的矛盾、误读甚至偏见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失,但四地美术馆在感情上确实亲近了很多,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隔阂在逐渐缩小。“四地美术馆都非常珍惜这个交流机制,也都在积极探讨和推动这种机制。四地同胞有着同文同种,增进了解和相互融合是大势所趋。我们已经搭建了这个平台,愿将来的步子能越迈越大。”乐正维说。

(编辑:黄远)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