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美术>资讯

如何让世界“工厂”变身制造业基地——中国艺术学院产品设计教育反思

时间:2012年01月16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高 扬
0

  全球一体化的经济模式和国际贸易间竞争的加剧,令作为制造业大国的中国企业面临巨大挑战和危机,对中国的产品设计人才的需求也迫切摆在了我们面前。面对如此关键的时机,大力加强中国的高等院校设计教育更成为重中之重。

1.中央美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学生作品

2.德国学生亲手制作的毕业设计模型

3.中央美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学生作品

  产品设计之根本是创造出好的产品,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需要。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是中国和世界的加工产业基地,应该加大力度促进工业设计的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这里有足够的市场需求和消化能力,就像德国的埃森和斯图加特一样,是当代工业的核心地域,应当以此为基础,加大力度促进产品设计教育的发展,为我们的产业升级和转型提供充足的条件。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需要的不是大力发展制造业,应该更多以城市文化为基础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和服务行业,把优良的文化传统好好继承和发扬下去,这样可以依据地方的资源优势各有侧重地发展经济。在中国还有一些工业不发达的地区,这些地方的设计教育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和能力找到发展的方式和方法。

  近几年,产品设计专业也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出现了爆炸性增长的趋势,在短短几年内,设立产品设计专业的院校数量大大超过过去。各种院校、各级院校盲目开设新的设计专业,在现有师资水平不足、教学条件短缺的情况下,为了招生想尽各种办法,不利于产品设计专业的教学建设和发展。国家应该对设计院校进行整顿审核,了解各院校的实际情况,解决他们之间激烈的同质竞争;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真正的专家学者,对开设专业的学校进行评定,对一些不符合条件的院校要取缔和关闭;针对有特色的院校进行鼓励和发展,在专业课程设置和安排上强调办学特色。具有自身特色的设计教育体系和模式将会得到发展,而那些盲目上马和模仿其他院校教学体系、缺乏创新思维的院校将会被淘汰。

  经济发展的背后是对产品设计教育的知识构架和体系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传统的知识积累型设计教育体系,采取的是线性积累方式,学生以被动学习的接受状态为主。相比起来,知识创新型则是新的设计教育体系的发展方向,它是一种发散性的学习方式,学生必须确立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掌握一种设计思维训练的方法,并在设计专业学习中掌握自我分析和决策的能力。设计教育不仅仅要注重设计技能的训练和审美的培育,还要掌握形态塑造、减弱设计表达方法和模型制作等手段,加强设计教育中思维和实践操作的内容。现有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操作的仅仅是绘图和模型,距离产品的原形、样品和真正的市场应用还有遥遥无期的路途。加强技术支撑才是我们走入正途的最佳捷径。德国设计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是由于它那一环套一环的作坊教学体系。各种工艺和技术“大师”带领“学徒”掌握工艺的方法与技巧,艺术家们则与工匠们密切合作,去共同研发创造,鼓励和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独到的形式语言。现在国内的教学师资严重缺乏技术支撑,产品设计的教师团队基本都是艺术院校毕业,比较重视艺术和造型语言研究,缺乏对材料和工艺的认识和应用,特别是对工艺的研究往往只停留在理论阶段,而不是付诸于实践。所以我们应该把技术人员引进到学校中来,像当年的包豪斯一样把技术和艺术完美统一,应用到教学的实际中去,让学生真正在艺与技中全面成长起来。那样我们的产品设计教育就会培养出既有美学基础又懂实践工艺、社会需要的好用的设计师,而不是一个华而不实的设计理论家。

  注重学生个性培养是提升设计教育质量的关键。从预科开始到读完本科,才仅仅3年半的时间,但包豪斯训练出来的学生我相信比中国大多数艺术院校训练出来的要优秀。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包豪斯是把学生当做设计师来培养,而我们的学校是把学生当做学生来培养。国内的设计教育把教学大纲当做教学标准和考核手段,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都像一个模具压出来的一样。包豪斯早在100年前就已经意识到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独创性,根据学生在不同领域的天赋和兴趣而分别施教。我们忽略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就像我们的设计永远在追求形式的美感,而忽略了去解决事物的本质。因此,我们学到的不仅仅是形式,更要理解到专业精髓,而且有必要优化教学结构,加强专业训练力度,不要再流于表面,去除那些不必要的课程,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专业培养上来。

  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企业竞争力的增加,也要求设计教育更多引入市场研究的内容,包括设计流程管理、产品开发计划、市场专项调查和当代生活形态研究,复合型的创造性人才将是未来的主力军。中国的产品设计教育重点不仅仅要落在学生身上,更重要的是要与中国制造产业的需求形成有效对接,设计教育的发展必须优化教育结构,包括学科专业结构、层次结构、类型结构和地区结构。中国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产品专业设置基本集中在艺术设计方面,对整个课程缺乏梳理,没有真正了解专业的知识结构,闭门造车,结果总是导致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缺乏专业知识,缺少专业信心,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产品设计的教育和市场的需求已经脱离开来,一方面是世界的工厂都在中国,需要大批产品设计人员,另一方面是大批设计学院的毕业生找不到理想的专业工作,这就看出其中的巨大矛盾之所在。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的设计专业学生的素质达不到产业的要求?教学脱离不开市场,真正把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融为一体,做到专业和市场的对接,我们的学生才会有希望、有明天、有市场。

  我国工业设计教育面临以上种种问题,我们有必要理智地认清中国设计教育的现实,重新理清发展现代设计教育的思路。中国的产品设计教育到了转型的历史时期,前辈们呕心沥血开创了先河,后人必须更加努力。面对全球制造业中心的转移,面对“中国设计”时代的来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更应该重视设计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等关键环节的构建,使中国从世界的“工厂”进一步成为兼有设计研发中心、技术创新中心、贸易服务中心等多功能的世界制造业基地。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21世纪,通过对中国产品设计教育的回顾与反思,强烈感受到现代设计教育将是打造中国制造强国的原动力,只有从源头上去真正构建中国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培养新一代的中国设计创新人才,积极参加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国际竞争,才能实现中国制造产业的真正崛起与腾飞。

(编辑:孙菁)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