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美术>美术人物

冯其庸评任惠中西藏题材人物画:艺术永远是创新的

时间:2016年09月01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
0

  任惠中, 1957年12月25日生于山东省莱州,1977年特招入伍。

  先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中央美术学院首届中国画专业博士课程研究生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民族美术艺委会委员、中国画学会理事,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教研室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人物画高研班特聘导师。先后参展20世纪80年代中国画展,全国首届中国画展,首届中国人物画展,首届中国花鸟画展,百年中国画展,第八、九、十、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第二、三、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出版有《任惠中画集》《名校名师·任惠中素描速写教学写生作品示范》《名家名画·任惠中水墨人像精选》《当代名家中国画人物画精品·任惠中》《中国书画名家·任惠中》VCD光盘、《高等美术院校基础教学教法·任惠中水墨人物写生》《艺术与生活·任惠中》《雅风集·任惠中》《中国画精神·任惠中》等专著、合集十余种。部分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等收藏。

《艾买提大叔》 2011年 245cm x 123cm

《敖鲁古雅》 2012年 180cm x 276cm

艺术永远是创新的

冯其庸

  我没有到过西藏,也很少读描绘西藏的画。当然,我看过反映西藏的摄影作品,也去过甘南,到过拉卜楞寺,拍了一部分照片回来,但那只能算是“随喜”、“随喜”,说不上是生活,更说不上是对藏族同胞的了解。但我多么希望能去西藏,多么希望能去深入地作些了解,去生活上半年或几个月啊!我读了任惠中反映藏区的画册,这个愿望更加强烈了,是惠中的画给了我激情和这种求知的欲望。这部画册在我身边已经有两个月了,我展读了有十多次。打开画册,扑面而来的是浓烈的生活气息,完全崭新的艺术风格,一种从生活本身创造的新的艺术风格。

  惠中的画,洋溢着对藏族同胞的深情和爱心,他的画笔、线条是饱含着感情的,我太喜欢他的这种特有线条了!艺术最根本的一点是深情,对你所描绘的对象如果不是满怀深情,如果你的画笔只有颜色和墨汁,而没有感情,那你的那支画笔终究是干的,哪怕你把它包在颜色和墨水里也是干的!惠中的画笔之可贵是由于饱含着对藏族同胞的爱和深情。

《白云朵朵》 2012年 210cm x 200cm

《赶巴扎》 2011年 180CM X 190CM

  惠中画的藏族人民的形象是那么质朴、厚重,简直像块岩石,身体的庞大臃肿也是特有的,如果你要套“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等老调子,那会让人笑破肚子,那完全用不上,只有惠中的这种线条和形象才是真实的艺术,或者是两者已经完全是浑然一体的成果。

  惠中的线条是那么杂乱无章,简直像—团乱草,也像是牦牛身上的毛。但是,你看过藏族同胞穿的皮面露在外边的皮毛衣吗?那皮面上横七竖八的气鼓鼓的褶皱,就是惠中的线条,那露在皮衣外边的一丛丛的绒毛,有时乱得像杂草,有时像宣纸上发散出来的墨晕,这就是最最适合表现这种生活的线条了!这是从生活中来的艺术创造,这是他的灵感!

《洁白的哈达》 2009年 235cm x 125cm

《清风》 180x190cm 2015年

  惠中的构图,有点像珂勒惠支,风格也有点像蚀刻,但却只是“有点像”。其实不是,其实是传统的中国画,是从中国画的传统里来的,当然是崭新的创造,而不是老的皴法的搬用。皴法是根据对象创造出来的。我多次去新疆,我看了古龟兹(今库车)的奇山异水,我说“看尽龟兹十面峰,始知五岳也平庸。他年须作徐霞客,走遍天西再向东!”我敢说古人还没有创造出反映龟兹山水的特殊皴法来,那种触目惊心的奇特,只有你去看了才会瞠目结舌,叹赏大自然的神奇,真是巧夺神工!那就绝对需要新的皴法。现在惠中反映的藏族同胞的生活,在特殊的生活环境里的生活,在雪城里长年积累形成的生活,创造了这种独特的皴法和风格,这是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手法,这正证明中国画有真实反映生活的气势和潜力,有它自己发展的广阔天地。只有那些面对着祖国的奇山异水束手无策的人,才会喊出中国画要灭亡了的自身哀叹。这种哀叹,只能让人感到他是多么无知,多么可怜!以你自身的无知来面对历史悠久的、丰富多彩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伟大的中华民族灿烂文化而又不知道虚心学习,自然就只好发出这类蠢话了。真正的有志者,真正热爱我们伟大祖国和民族的有志者,就应该去默默地创造和工作,我看惠中的画就是这样的。

  我多年压抑在心里的想到西藏去的强烈愿望,又被惠中的画点燃起来了。我们应该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和民族,爱我们的悠久文化,我们要以这种强烈的对人民的爱去创造新的艺术,艺术的天地永远是宽广和无尽的,永远是创新的!

《入冬》 2008年 136cn x 136cm

《盛装》 2014年 180cm x 190cm

《三个汉子》 2010年180x188cm

《矿工》 2014年 180 x 190cm

《老乡》 2005年 180cm x 92cm

《为老红军肖像》 2010年 200cm x 196cm

(编辑:李钊)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