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美术>美术话题

在大历史中奉献策展的温度

时间:2020年10月21日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高素娜
0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2020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名单”,在10个入选的展览项目中,既有对国际视野下馆藏陈列展的探索,也有对戏剧题材绘画、经典美术片、陶瓷等不同艺术类别的专项研究,还有对艺术教学、艺术疗愈、名家创作的呈现。记者采访了入选“扶持计划”的中国美术馆策展人任哲、江苏省美术馆策展人丁雅力、广东美术馆策展人武鹏飞、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策展人彭宝玉、武汉美术馆策展人刘舒畅,通过他们对展览的策展思路、展陈建构、作品呈现及意义挖掘等方面的陈述,呈现优秀展览的内在特质。

  任哲:探寻馆藏陈列展的新思路

  作为国家级造型艺术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收藏各类美术作品12万余件,其中国际美术藏品有3500余件。步入新时代,如何通过展览对藏品进行新的研究和阐释,如何让公众在参观一件熟悉的藏品中激发新的感知,获得新的知识,是“艺心同音——国际视野下的中国美术馆藏作品研究展”的目的。

  此次展览将通过国际美术藏品与国内经典藏品间的对话,尝试打破以往严格按地域、媒介和时间顺序分类陈列的展示方式,并通过“自然之景”“共时之思”“知音和声”3个部分,呈现不同国家和地域的艺术家面对风景与记忆、历史与现实、思想与情感时无比接近的共同理念:一种对于永恒之美的追求、艺术规律的探索和人类命运的关注。如在“自然之景”单元,安塞尔·亚当斯和郎静山两位摄影艺术家的作品为我们展示了东西方艺术观念在作品面貌上的异同。亚当斯在对自然景物的拍摄中,经常会以最小一级的光圈去追求较长的景深和极致的清晰度以及细节呈现,郎静山则是更多地以摄影的方式去追求中国传统山水意境的诗意表达,作品中强调气韵和留白。同样是对山川之景的描绘,刘海粟和苏天赐的绘画则是对中西融合这一时代命题的成功探索。

  “共时之思”单元呈现了面对社会变革,中外艺术家是如何将对历史和现实的思索付诸艺术,并且可从中读到东西方艺术在同一主题中展现出的丰富内涵。如我们可从德国艺术家的反思和冥想中感受到战争带给个人和社会的深刻改变。《德国咖啡馆》《德累斯顿》就像是一种沉重的象征,代表着那个饱受战争创伤的凝固的历史时刻。与此同时,在遥远的中国,战争带给艺术家们的又何尝不是对于这一段历史深沉的呐喊。在李瑞年的作品中,那种对极具象征意义的暴风雨场景的描绘,让画面中个人看起来是如此的渺小,这也让我们联想到英国画家透纳的作品。“知音和声”单元则更关注艺术本体,彰显不同媒介在形式语言探索上的魅力。如芭芭拉·摩根的摄影作品将舞者的精神与身体的动作达到完美统一的时刻定格于镜头,表现出有如雕塑般人体的永恒瞬间;梅尔尼科夫的油画《梦》和吴为山的雕塑《睡童》则又展现了在相同题材上完全不同的两种艺术语言的非凡魅力。

  本次展览希望通过这样一次新颖的展示方式,为美术馆的藏品陈列展览的策划探寻新的思路,促进对藏品的学术研究与传播,加强新时代美育。

  彭宝玉:以问题为导向设计展陈

  改革开放后,深圳依托毗邻港澳的地域便利和开放窗口的先锋观念,成为中国内地当代设计的策源地和联结港澳台的重要平台与实验场,有力地推动了创意设计行业与学科的发展。同时,深圳率先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吸引了大批设计师到这里创业,国内许多著名设计师也纷纷来此参加设计展赛事,涌现出王序、王粤飞、陈绍华、毕学锋等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设计师。而当代平面设计的兴起,对其他设计领域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整个深圳设计整体开始蓬勃发展。新世纪以来,随着设计师群体力量的不断发展壮大,有影响力的、延续性的设计展赛事在深圳不断举办,设计作为特区开放与创新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活的文化、新的传统”已成为共识。2008年,深圳成为国内首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设计之都”殊荣的城市。之后,深圳频繁举办国家级设计展和国际交流活动,创意产业园和设计基地也开始兴起,整个深圳形成了全民关注并参与设计的城市文化氛围。

  关山月美术馆是国内最早将“当代艺术设计研究和收藏”纳入学术视野的美术馆。“策源地与试验场——设计艺术在深圳(1987—2019)”即精选了关山月美术馆藏、深圳设计发展不同历史阶段中的100余件代表性作品展出,旨在从学术上对改革开放40年来深圳当代设计的发展做一次深入细致的梳理和研究:一方面呈现深圳当代设计艺术的优秀成果,尝试通过一个展览思考设计创新与城市的创新活力之间的互动关系,也为研究设计与转型中的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互动关系提供典型实例;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对设计名家名作的展示、设计文献资料的梳理和研究,弘扬本土设计艺术,推动本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而引领设计行业关注国家需求和社会发展。

  此次展览有着鲜明的特点,即以设计面对的学术问题为导向,围绕某一主题,集合多位不同设计师/设计机构的作品,对该问题展开探讨。其优点如下:以作品实例的方式呈现,改变了设计展分门类的展出方式;展览实例具有典型性,通过作品聚合提炼,超越一般设计现实;展览实例也具有叙述性,不同作品之间有一定的情境或故事叙述;展览实例还具有逻辑性,不同设计师/机构的设计思想有逻辑关系,体现出主题的思想发生发展和变化。如此,展览可鲜活地反映深圳乃至全国的当代设计艺术发展历程。

  武鹏飞:以戏品画 凭画扮戏

  中国戏曲和中国画都是我国的国粹、民族的瑰宝,虽然二者都有各自清晰发展的脉络,但从历史维度看二者又多有交集,特别是中国现代艺术方兴正艾之时。戏曲学界与美术界往往由于各自的专业壁垒,鲜有认真梳理这一问题,“扮戏——现代视野下传统戏曲题材绘画研究展”即意在凭借展览梳理这一话题的图像发展脉络。

  戏曲术语“扮戏”,是指戏曲演员的化装。旧时京剧界有“一扮三像”和“早扮三光,晚扮三慌”的说法。画家经营一幅戏曲题材的绘画,犹如演员扮戏一般,需在纸(或画布)上为人物形象勾勒造型,布置舞台空间,赋予其“戏味儿”。然而画家或画师扮戏有着自身有趣的发展脉络,从早期宫廷画师“所扮之戏”,到关良、林风眠等人“所扮之戏”,呈现出戏曲人物画从功能性向艺术性、从写真到写意的发展。本次展览主要聚焦于以戏曲作为题材的绘画艺术,特别是戏曲人物画(以下简称“戏画”)的衍义与发展。如早期的戏画多是清宫如意馆画师所绘,仅作规范演员扮相之用,随着包括戏画在内的清宫旧藏流入民间,并被报刊、杂志等媒介刊载后,逐渐被更多专业画家认识并研究,进而发展成一个独特的绘画题材。

  在具体的呈现上,展览通过梳理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的戏画与历史文献资料,来呈现戏画发展的3个维度:“本钱”“倒仓”和“绝活”。

  “本钱”是京剧术语,特指演员天生的个人条件,主要是指嗓音条件。展览借“本钱”比喻戏画现代性衍义的基础条件或传统条件。梅兰芳先生曾在 《舞台生活四十年》第四章中写道:“演员的倒仓变嗓时期是一个关口,倒不过来, 往往一蹶不振。”因此,“倒仓”在展览中比喻戏画现代性衍义的媒介与形式。“绝活”指京剧表演中高难度的技艺性表演,在展览中主要呈现诸家所绘戏画,题材广泛,手法各异,风格多样,形成今日中国戏画的多元发展。这部分的展示手法主要在于解读戏画中的戏曲元素,以求达到展览研究的目的——给观众提供一个在关注戏画的艺术性之余,还可以从戏的角度去理解戏画发展的历史。

  刘舒畅:探索美术馆作为治疗空间的可能性

  面对新冠疫情所激起的关于社会秩序、家庭关系以及灾后亲历者的心理状况等问题,美术馆作为沟通艺术和社会之间的桥梁在此时更应该思考如何借艺术引导公众的情绪体验,如何深入社区为艺术疗愈人心提供可能性。

  艺术是人外在世界与内在世界的汇聚地,往往能替代言语所不能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并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个人成长,因此艺术创作的介入成为一种卓有成效的心理疏导方式,可以广泛应用于艺术教育、校园心理辅导、灾后心理建设等领域。

  “言语之外——艺术与疗愈”展览的内容更偏向于现场参与,重在观众体验,在多元的疗愈活动中形成对艺术治疗领域的认知与理解。因此,展览整体将是一个非常有探索性和实验性的过程,将艺术疗愈纳入美术馆展览系统,也是为了协调多方资源在合理范围内最大限度探讨当代展览模式的更多可能性,促进国内外各城市间艺术疗愈专家间的联动与交流,积极开发主题性的公教活动和学术交流。展览也将结合本土人文环境梳理国内艺术疗愈现状,通过理论、实际例子及学术公教等板块逐步探讨何为艺术治疗,不断探索美术馆作为疗愈空间的可行性、挑战与优势,争取使观众在观展过程中获得潜在疗愈。

  展览的具体内容包括艺术治疗简史与核心理念,中国艺术疗愈现状、国内艺术疗愈作品及成果展示,疫情期间创作征集专区以及丰富多元的互动活动。展览也从理论背景过渡到实际参与,连线北京、深圳及武汉本地的艺术疗愈师、心理学专家、专业医师等开展主题性对谈和讲座等,以期建立以武汉美术馆为试点的艺术疗愈基地,实现从兴趣激发到专业培养再到现实实践的正向循环。展览也将积极调动美术馆的常设资源如艺术作品、展厅、工作人员等与专业艺术疗愈师、专业医师、心理学家构成同盟,协助介入疫情后的情绪冰点,通过扩展社区文化心理建设鼓励更多人尝试通过艺术来调节情绪。

  丁雅力:以现代方式引起本土文化共鸣

  “东方神韵——中国经典美术片作品及文献展”之所以选择以美术片为主题,在于它的时代属性与文化属性的关联具有较强的叙事性与本土化特征。“美术片”一词是中国在特定时期的一种专有称谓,其在形式上大量运用了中国传统美术工艺元素,如青绿山水、皮影、剪纸、年画等;内容上则取材于中国传统典籍及成语故事的改编。这些浓郁的本土文化符号,正是“美术片”在20世纪被国际誉为“中国学派”的典型性。今天,美术片的创作方式及传播并非是主流,但美术片产生并发展的时期恰正是中国社会的经济、文化、思想形态发生重大转变的时期,也是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这一代人童年的重要艺术体验。因此,“美术片”从宏观角度来看很容易勾起这一代人的文化记忆与共鸣。在大的宏观背景确立下,我尝试探索一些微观的视角来叙述与构建一个立体的“美术片”,且展开时代的延伸,以现代的视角融入当下商业动画及科技的元素,来讲述艺术与时代、文化与社会的关联。

  在展览结构上,我以“美术之美”“体验特征”“传统文化数字化延伸”3个方面来具体呈现,对应美术片的文化属性、社会属性和时代属性。这三种属性的结合能够立体与多元地展现美术片“美”的创作价值取向,从而展开对于我们当下基于本土文化生发的创作观念的对比与转变的思考。

  “美术之美”的“美”,不仅仅是形式,也是贯穿于美术片创作的工艺、题材、价值取向等。早期美术片就是将中国绘画及手工造型艺术以电影为载体进行创作,可以说中国有多少绘画样式就有多少美术片类型。这部分我在江苏省美术馆的馆藏作品中梳理出相当一部分中国画及民间美术作品如剪纸、皮影、年画等予以对比展示。这也是美术片之所以冠以美术的原因之一。我将这一部分在展览中划分为独立章节,取名为“青绿山水趣何长”以代指传统美术在美术片应用中的趣味绵长。

  “体验特征”的构思是如何将美术片的时代元素及基因转化为场景及故事。我从中国的成语典故出发,像哪吒闹海、大闹天宫、神笔马良、东郭先生与狼等,这些成语典故都是大众耳熟能详,也是潜移默化构成我们中国式情感的基因。如何将典故一步步转化成美术片?这里我联系了相关机构及私人藏家,收集了大量手稿及文献,以文献、影像、幻灯等方式展现。这一章节取名“寓出东方旧曾谙”,借美术片来表现一种中国特有的文化情感体验。

  “时代属性”暗合了随着影院商业大片的不断出现,传统“美术片”显现出了局限性,如作品的传统手绘缺乏精度、内容缺乏深度,尤其某些逆工业化的创作方式,更适合以独立、艺术、小众、观念、实验性的样式创作与传播等,传统“美术片”依靠影院和电视媒介的时代一去不返。但“美术片”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其对本土文化的革新等,在当下仍具有现实意义,如《大鱼海棠》《哪吒》等商业大片回归了许多传统“美术片”特有的浓郁中国风,自然或刻意地保持了对中国传统的关注与敬意。这一章节,我选择了近两年票房高且共鸣性强的商业影片,以原画概念稿、影像来展示,取名“长风破浪绘有时”,以呼应美术片对于本土文化坚守的精神在当下时代浪潮中结合数字技术与流行文化得以延续。

  在全球化的今天,很多美术馆已成为当代艺术的发生场,很多展览也都在紧扣艺术与时代的关系。但无论传统、现代还是当代,好的艺术作品与好的展览,一定会跟受众产生共鸣,这种共鸣点需要我们策展人在当下中国的文化语境中结合自身阅历、视野与挖掘,把握好现代与传统的辩证关系。这种关系对应展览的构建及策展立意而言则蕴含的是多元文化价值取向及地域文化身份的认知。这种身份的认知再转化到实际的策展中,则是如何把握艺术史的脉络,用现代的方式表述和书写。

(编辑:韩雪竹)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