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美术>滚动图

“走进美术馆”:​激发正能量的艺术阵地

时间:2021年01月18日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朱永安 李百灵
0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确立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明确总体思路、部署重点任务,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三个方面对文化和旅游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国的美术馆建设蓬勃发展。文化和旅游部高度重视美术馆专业化建设,举办全国美术馆优秀项目评选、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等一系列项目活动,以政策保障和专业指导的有力支撑,推动全国美术馆健康发展。全国各地各级美术馆以其鲜明的审美文化特色,在弘扬主旋律精神、为国家典藏艺术精品、引导服务艺术家创作、塑造城市文化精神、搭建文化艺术交流平台、为广大公众提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持续发挥独特作用。 

  发展永无止境,奋斗未有穷期。美术馆事业是紧密连接中华传统文化与时代最新精神创造的重要纽带和展示平台,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面向历史与未来的两极,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走进美术馆,观察美术馆的专业发展进程,梳理近年来美术馆事业建设成就,展望一个值得期待的大美未来。 

  “如果说,即将到来的牛年春天是一首激情澎湃的歌,那么耕耘者就是最美丽的音符。我们赞美耕耘者,他们是平凡而伟大的人民;我们感恩耕耘者,他们是可亲可敬的人民。”谈到近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的新年展“美在耕耘”时,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如是说。“这里有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耕耘者最牛”“牛年到,来美术馆沾沾‘牛’气”……这些媒体的报道、观众的留言,也让人看到,这既是一个喜气洋洋的贺岁展,更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主题展,对于度过艰难的2020年,迎来“十四五”开局之年的中国人来说,这样的主题策划,自然有着别样意味。

  的确,关心美术馆事业的人们会感受到,近年来,美术馆界在展览策划等方面的主题意识更加明显,无论是重要的时间节点,还是关涉重大社会民生、文化事件的议题,美术馆都不会缺席,美术馆的展览活动都不可或缺。正是这种“不缺席”,让美术馆在弘扬时代主旋律上发挥着特殊作用,也让美术馆对艺术生态的影响越发重要。

  担当使命 

  讲述大时代的美术故事 

  美术馆的发展与国家的伟大历史进程不可分割,与时代同频共振,与人民同心同行,是美术馆的自觉选择。近年来,各地美术馆自主策划了许多倡导主旋律、反映时代风貌,具有鲜明特色的艺术精品展览,展现了中国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当代文化,弘扬了中国人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精神。

  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际、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深圳特区建立40周年等每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各地美术馆都结合典藏资源,结合区域美术特色,策划推出一系列重要展览项目,充分发挥出美术馆作为窗口、阵地和平台的作用。

  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美在新时代”——庆祝“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美术馆典藏精品特展,日参观量突破2万人次,甚至出现观众排队长度超过2公里的现象,成为轰动京城的美术盛事;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美术作品展”,一度成为“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打卡”必选场地。中华艺术宫策划推出“庆祝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上海美术作品展”,自2017年10月开幕以来,先后两次延长展期,展出半年时间,接待观众110万人次,创下多项纪录,成为上海全市党性党课教育的特色品牌,被媒体称为“一个红色磁极”。

  2019年,围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各地美术馆拿出“看家本领”“艺术家底”,一系列精彩展览反映了画卷上的共和国故事,也反映了美术馆人的家国之情。广州艺术博物院特别策划了年度重点展览“闪光的足迹——广州艺术博物院藏革命历史题材美术作品展”,突出地域历史文脉的梳理,以50余件经典革命历史题材的美术作品,让观众回顾革命先烈们所走过的闪光足迹。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策划推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展”“人民的纪程——主题性与纪念性雕塑大展”等,北京画院美术馆推出了“京彩70年绘画精品展”,江苏省美术馆推出“我和我的祖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百家金陵典藏作品主题展”等一系列不同规模、各种题材和形式的展览,这些不仅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纪念,也是对当代中国美术发展进程的学术梳理与回顾。

  继2018年“大潮起珠江——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能量——改革开放40年山东美术发展成果展”等一系列回望改革开放40年辉煌历程的主题展览之后,2020年,围绕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又有不少聚焦改革开放主题的美术展览呈现在观众面前。特别是作为立足特区的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把深圳本土艺术家的成长作为关注对象,由此推出的主题展览,以具体的人和作品反映了时代的深刻变革。深圳美术馆策划举办“窗口效应——深圳美术馆监管初期的经营与收藏·研究专题展”等,也从历史的细节入手,以专题化、学术化、深入化的研究,在不同层面展现了深圳发展的历史变迁。这些主动策划,让美术馆成为讴歌改革开放,抒发特区情怀,展示社会新风,描绘美好生活的美丽窗口。

  引领创作 

  记录同心同行的坚强步履 

  作为艺术的殿堂,美术馆不仅是艺术精品的收藏之地,也必须树立引领艺术创作的风向之标。一大批优秀美术作品创作完成之后,通过美术馆的平台展现给世人,发挥提振信心、凝聚人心的巨大作用。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全国人民都投入到这场抗疫阻击战中,艺术家们以笔为武器,创作了大批抗击疫情、复工复产题材的美术作品。为了更好地发挥主旋律作品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重要作用,全国各地美术馆纷纷甄选艺术精品,用心策划推出一大批抗疫题材美术作品展。重庆美术馆主动向广大美术工作者发出倡议,呼吁、组织他们以多样的创作形式,讴歌战斗在前线的先进人物。先后推出了10多期线上主题创作展览和线下系列展览,展出一大批油画、国画、版画、雕塑、宣传画、水粉画、剪纸、漫画、插画、速写等不同形式的抗疫美术佳作。福建省美术馆依托微信公众号搭建“线上展馆”平台,推出了福建艺术战疫系列展览,反响热烈。福建省美术馆馆长邱志军表示:“疫情期间,艺术家们纷纷通过创作来歌颂抗疫一线的英雄。福建省美术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应该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平台,让受众感受到作品里传递的正能量,为社会各界携手抗疫、增添信心。”

  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脱贫攻坚战的胜利是国家的胜利,更是人民的胜利。围绕脱贫攻坚主题,美术家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画笔留下了伟大的时代印记。美术馆结合馆藏资源,加之艺术家最新创作,精心策划推出涉及摄影、油画、版画、连环画、漫画等多种形式艺术的主题展览,生动描绘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各族人民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感人事迹和场景,讲述了一个个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故事,记录了中国人民共谋发展的伟大成就。其中,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以美扶智——中国美术馆脱贫攻坚美术作品展”以550余件(套)展出作品的庞大规模,表现了脱贫致富、生产建设、教育医疗、扶贫救灾等主题,堪称一幅脱贫攻坚的巨型长卷。对于这样的主题策划,吴为山深有感触,“文艺就是要为人民画像、为时代立碑。作为国家美术馆,如何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做好以美扶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时代命题。这些作品源自生活,生机勃勃,是现实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更是美术家们以大美化育大众的历史见证。”他说。

  化育精神 

  用美的力量连接万千大众 

  作为连接艺术与大众的桥梁,在新的传播生态中,美术馆面临着不一样的机遇与挑战。主旋律作品包含着丰富的时代内涵和历史信息,具有感染、鼓舞和激励人心的力量。但是,在当前艺术形态混杂、传播渠道不断创新的当下,如何令优秀的主旋律作品发挥出巨大的精神力量,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展览就可以做到的。展览之外,在宣传推广上的精心策划和组织不可或缺。

  2018年,江苏省美术馆在南京长江大桥建成50周年之际,策划了广受关注的“大桥记忆——南京长江大桥主题艺术作品及史料巡展”,该展以丰富的作品、独特的展陈方式,为观众建立了一种可视化的城市记忆。2020年疫情期间,馆长徐惠泉为该展录制的展览解读视频,经过线上公教的形式再次推广,获得了众多观众的肯定和赞扬。而这也成为江苏省美术馆在闭馆的50多天里网上展厅、线上直播、线上读书会、线上视频导赏等诸多创新性举措的内容之一。

  2020年3月,浙江美术馆联合浙江省妇女联和会、邵逸夫医院和中国美术学院策划推出了“看见她们的面容”活动,艺术家与亲历抗疫的护士医生面对面写生创作,并在展览后捐赠给护士和医生。浙江美术馆馆长应金飞介绍:“这次活动获得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仅人民网就获得了1600万人次的关注,这是一场创作者与创作对象的对话,也是一次艺术与公众的链接。因为深挖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因素,就不再是形式上的歌颂,而是具有了深入人心的力量。”

  不得不说的是,疫情也从一个侧面推动了美术馆的科技化、网络化发展。可以看到中国的各美术馆纷纷积极探索美术馆与融媒体平台、数字文化企业合作,运用5G、VR/AR、人工智能、多媒体等数字技术开发馆藏资源,发展“互联网+展陈”新模式,打造一批美术馆数字化展示项目,还有一些美术馆开展虚拟讲解和交互体验等数字化服务,提升美育的普及性、便捷性。大力发展云上展览,探索线上线下同步互动、有机融合的办展新模式,支持展品数字化采集、图像呈现、信息共享、按需传播、智慧服务等云展览研究与应用。

  新冠疫情以来,中国美术馆组织策划“向医务工作者致敬”“为抗疫而塑”“大美劳动者”“崇高的信仰”等4场云上展览,除了该馆经典藏品外,同时组织了艺术家新的创作,展览推出不久,仅“崇高的信仰”作品展在“学习强国”客户端便获得300余万阅读量、点赞4万余个。据介绍,为更好地激发社会正能量的艺术传播。2020年,该馆还开通了学习强国、央视频、人民号3个平台的官方账号,与学习强国平台展开全面合作,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推出“打开艺术之门”系列视频,让观众足不出户看展览,随时获得美的精神愉悦。

  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环境,美术馆如何不断适应新环境,经受新考验?充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做好藏品数字化和线上展览项目,体现互动性,增强参与性,发挥智能化,打造科技赋能的“智慧美术馆”已经成为美术馆的必然选择。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华诞,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美术馆事业将迎来黄金发展阶段,“我们要从国家全面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全局高度、战略高度,全面审视中国美术馆发展的‘时’与‘势’,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敏锐把握、牢牢抓住事业发展的黄金期。”吴为山说。

(编辑:韩雪竹)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