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电影>电影评论

电影《狙击手》:细密精严,凌厉出击

时间:2022年02月09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戴清
0


电影《狙击手》海报

  评说《狙击手》这部表现抗美援朝狙击手故事的电影有着多个参照系,首先是张艺谋导演的作品史和作品风格史坐标,其次是以狙击手为主要表现对象的影视剧类型创作,再次则是近年抗美援朝题材作品的横向比照。不同参照下,更可见出《狙击手》在艺术特色、类型选择、表现内容及市场定位上的独特之处。

  细密扎实、朴实无华的审美追求 

  从《一秒钟》《悬崖之上》到春节档的《狙击手》,张艺谋导演近年来的创作不断呈现出某种新的气象,每每给人们带来新的惊喜。张艺谋执导的《我的父亲母亲》《千里走单骑》《归来》等作品以针脚绵密、人物鲜活、情感细腻见长,与《英雄》《十面埋伏》《长城》《影》等造型色彩风格突出的追求相距较远,正好说明了其多面性与多维度的审美追求:有恢宏壮丽、恣肆浪漫,也有窄小切面、细致精工。说到底,张艺谋的导演艺术随物赋形,采取怎样的形式和风格终归是由所表现的内容决定的,由此也成就了张艺谋导演创作的斑斓多姿——努力探寻技术艺术化的可能空间,保持探索新的想象边界的热忱,始终尝试新的题材类型与艺术表达。

  在此参照系中,《狙击手》正是一部这样的精工之作,不渲染宏大场面,而是从多角度丰富表现狙击手的意志、技术、勇气与智慧,书写在无比艰苦的环境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钢少气多”“以战术胜战力”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狙击手小组的人物形象是多种类型的——爱哭的大永,智勇双全的班长刘文武,身负重伤却顽强坚持的亮亮,背着铁板、负重前行的胖墩、王忠义、孙喜……五班的战士绝不是一个含糊的集体名词,每一个人看起来都是那么平凡,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又是那么令人惊心动魄。《狙击手》不只刻画了年轻战士在战火中的成长,更细腻地表现了五班精神与战术的传承。狙击战,每个人的神经都高度紧张,战士们也不可能轻松地拉家常,但班长、大永及战士们简短的话语却精准地点出了人物的个性,刘文武两次提到手套—— “又哭了?手套戴起”“……手套?他是想堂客了”。朴素的家常话、浓浓的乡音都细致贴切地传达出这位神武班长对战士们的理解与爱护。

  与表现内容彼此适应,这部影片的视听语言也选择了朴实无华的风格。但影片同样有着对仪式感、象征意蕴与抒情特色的呈现,如片中班长、连长的两次点名令人泪目,却并不煽情,而是点到为止。音乐歌曲的运用也是节制的,但同样发挥着重要的叙事功能,战士们无伴奏的歌声、片尾曲《孩子的牵挂永远是家乡》均素朴动人,让保家卫国的主题得到自然升华。

  悬念丛生,拒绝过度传奇化 

  放在表现狙击内容的特定类型片中来审视影片,不难发现,狙击题材天然带有传奇色彩,一直是创作者与观众的“宠儿”。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的经典电影《兵临城下》中苏德神枪手之间的巅峰对决令人惊叹不已,中国电影《遍地狼烟》《枪王之王》等都令观众不断领略狙击手的传奇枪法。战争题材电视剧、谍战剧同样青睐这一题材类型,《我的兄弟叫顺溜》《二炮手》《雪豹》《瞄准》《前行者》等都对狙击手有过浓墨重彩的表现,他们凌厉果决地出击、出其不意地克敌制胜,给观众带来荡气回肠的审美体验。

  《狙击手》在对志愿军狙击手的表现上并没有一味地追求传奇性,而是尊重史实,无论是狙击小组身处的天寒地冻的环境、手中的狙击枪械,还是服饰装束、语言动作都是朴实贴切的。主创没有夸大志愿军战士的神勇,而是在层层推进中呈现敌我双方的一次次殊死较量,由此避免陷入某些战争影视剧因过度夸张的激烈枪战和奇观动效而牺牲历史质感的误区。影片更没有刻意营造战场的革命浪漫主义氛围,而是细密夯实每一次敌我较量,让一场场远距离的狙杀对决波澜丛生、反转不断,却又真实可信。

  影片的叙事节奏起伏跌宕,始终牵动着观众的神经。一开篇的高潮前置迅速营造出全片的紧迫氛围,自此,观众的心就始终笼罩在这种紧迫的情节张力与节奏氛围之中。影片叙事上的起承转合、细节的设置令人赞叹。看似不经意的细节,如不时出现的朝鲜孩子、班长向大永传授的“见火再敲,后发制人”等技法都是为后面悬念与反转所作的铺垫。关键信息的扣押与逐渐显露,既在情理之中,又分外令人惊奇。藏与露之间,打磨精严、丝丝入扣,显示出主创团队把握情节的艺术匠心,也让狙击手之间的每一次较量都呈现出从谋略到战术的高度反转,戏剧性与审美惊奇感从始至终贯穿全片。影片结束时,观众对志愿军战士的无限追缅之情在心底蓄势奔涌,也由此获得精神的升华。

  考察《狙击手》,当然还有一个抗美援朝创作谱系的参照系。从电影《金刚川》《长津湖》《长津湖之水门桥》到电视剧《跨过鸭绿江》《三八线》,可以说近年来抗美援朝题材已经形成了一个创作小高潮,且这类题材创作多以恢弘激烈见长。在此对照下,《狙击手》聚焦的小切口、小角度堪称独特。影片缜密精严、细密扎实的美学特色在一众同类题材创作中似有四两拨千斤之感,也将经受市场的检验与观众的评判。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视听专委会秘书长) 

(编辑:白安琪)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