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电影>资讯

对国产纪录电影《二十二》的观察与思考

时间:2017年08月28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赵志伟
0

艺术上的评价不是唯一标准

——对国产纪录电影《二十二》的观察与思考

纪录电影《二十二》中的老人们

纪录电影《二十二》中的老人们

  当商业故事片《战狼2》的国内总票房突破50亿元,一举刷新华语电影票房新纪录时,原本不被市场看好的纪录电影《二十二》也在纪录片领域开辟出一番新天地——截至目前,累计票房超过1.5亿元。这是个什么概念?2015年上半年,乘着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火遍天南海北的东风而登陆大银幕的美食题材纪录电影《味道中国》,总票房不到百万元;即便是去年口碑不错的《我们诞生在中国》,总票房也只有6600多万元;今年8月,比《二十二》稍早公映的自然纪录电影《地球:神奇的一天》至今总票房也才3600多万元。而且,相较于400万元的制作宣发成本,纪录电影《二十二》现在取得如此好的票房成绩,“性价比”之高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纪录电影《二十二》中的老人们

  一段“难以忘却的纪念”

  8月14日,《二十二》公映首日,全国排片量仅有1.5%,收获395万元票房。当日下午,记者第一时间前往观影。仅就现场观众的反应而言,尤其是到影片结尾处,听得出有人鼻塞欲哭,更多的人静默不语,几乎所有的人眼睛直盯着大银幕,少数几个起来走动几步后便驻足而立,静静地跟随着影片的滚动字幕,时间一分一秒地跳动,直到放映完全结束……这样的场面实属罕见。

  当然,也有例外。有观众表示:“没等‘90后’歌手换上流行曲风将《九重山》唱完,我就离开了电影院。在这样一部电影最后配上这样一首歌,有点荒诞。”也有观众认为,《二十二》其实并不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尽管整体给人的感觉还是克制和平静的,但“《二十二》的抒情和情绪化难掩内容的苍白肤浅”。

  不过总体看来,观众“点赞”的声音还是占据主流。特别是32.1%的上座率,帮助该片突出重围:第二天票房上涨为1314万元,第三天这个数字达到2592万元,全国排片一路走高,最高时上升到10.9%。如此一来,纪录电影《二十二》仅仅3天的票房收入,就超过了近两年来国内口碑不错的纪录电影《喜马拉雅天梯》《我在故宫修文物》《生门》《我的诗篇》《摇摇晃晃的人间》的票房总和。而这,更加远超该片导演郭柯的预期票房——600万元。

  “说不出话,哎”“我看的过程是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哭的是心疼老人家的经历,笑的是老人家的乐观,佩服她们的坚强”“看的时候虽然不太懂,但也哭了两次”“看完电影,心底就压着一口气,吐不出来咽不下去。全片没有情节,没有讲解,也没有情绪渲染,只有叙述和陈述的字幕,平静却有力量”“看了是对自己残忍,不看是对真相残忍”等等,类似的情绪化观后感,在网络留言中几乎处处可见,大多是普通观众对《二十二》的直观表达。

  “‘慰安妇’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但同时,她们也是普通的个体。纪录片中的每位老人,其实都是普通人,她们现在过的生活也是普通的生活,因为有了倾听和记录,才汇聚起了一个时代不能忘却的记忆。”网友“彤言”的评论,道出了这一群体的共同心声——对一个民族而言,这是一段“难以忘却的纪念”。

纪录电影《二十二》中的老人们

  放弃思考,是一种偷懒

  从目前见诸媒体的众多报道和评论来看,除了这些或长或短、观众个人化较强的情感表达,以及内容大同小异的“导演专访”外,更多的是商业影评人或准职业影评人从各自角度为这部“现象级纪录片”争先恐后地发声,甚至进一步打分评级。以满分10分为例,有亮9分的,也有只给1分的。知名影评人风间隼,给出及格分6分。“影片的努力值得肯定,但资料性其实不强,更大的意义在于保存了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实况。”风间隼认为,“对于这样一个敏感的议题而言,‘为什么拍’和‘拍什么’其实同样重要,遗憾的是在片中我们听不到半句提问以及拍摄者的反思,只任由老人们在镜头前尴尬和泪流满面,这样的处理似乎有些不妥。大量的抒情空镜头尤其让人生厌,意思是‘你懂的’。过分依赖成见,放弃思考,放弃表达,这本身就是一种偷懒,背离了纪录片表达世界多样性的本分。”他的表态,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些影评人的态度和倾向。

  抛除个人或群体成见不论,截至8月24日下午,《二十二》的豆瓣评分为8.9分,高于故事片《战狼2》的7.4分。豆瓣电影数据显示,《二十二》有超过67000人评分,其中给出4星和5星评价的占比88.7%;而《战狼2》虽有超过34万人评分,但给出4星和5星评价的比例仅为62.6%。显然,《二十二》的口碑或美誉度更高。在豆瓣评分中,只有0.6%的人给《二十二》1星评价。

  “如果可以打零分,我必将给出零分。这是一部压根就不应该被拍摄的影片。”影评人吴李冰的声音,代表着一小部分人的意见。“滂沱的雨水,浮泛的空镜,斜射进屋宇的束状阳光,焦灼的特写镜头──这些最虚矫、最轻蔑、最无情的肮脏影像,是对那些被拍摄、被围观、被注视者最汹涌澎湃、最残暴的鞭笞。”吴李冰的读解,与普通观众的观感恰恰相反,认为这些被导演有意选择并放大的客观影像,并非“没有情绪渲染”,而是更加“残暴”。

  “它只停留在对受害者晚年生活状态的一般记录,而没有去思考造成她们全部人生悲剧的深层次原因,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都没有,这就容易让一般观众流于猎奇、围观,流于廉价的同情怜悯,甚至在价值选择时会出现犹疑和失措。”上海戏剧学院以研究电影史见长的教授石川,对《二十二》非常不满意,认为对一部电影不应孤立地评判,而是要放在一定的参照系当中加以比较分析,才能得到相对准确的结论。“好比只有跟瘦子站在一块儿,才知道胖子到底有多胖。”

纪录电影《二十二》中的老人们

  高票房,在于“话题制造和口碑营销”

  值得思考的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二十二》也不例外。掌镜纪录电影《摇摇晃晃的人间》的摄影师薛明观后评论说,“全片影调控制得恰到好处,很适合这个题材。静态画面的构图比较唯美,摇摄方式的镜头过于频繁,有点腻。我个人觉得这个题材适合以固定镜头为主,个别空间和人物适合用缓慢移动的方式来表现。结尾丧事这场戏是全片的败笔,应该拍得更写意,留给观众足够的思考和想象。”但这,显然是对影片摄影技术的探讨,然而关乎艺术表达——很多观众表示,正是因为看了现在的影片结尾,“眼泪再也控制不住,默默地流了下来”。孰对孰错?难以定论。

  无论怎么看,《二十二》的票房之高超过几乎所有人的意料,包括导演郭柯本人。《二十二》并不是郭柯执导的第一部“慰安妇”题材纪录片,在此之前他拍了短片《三十二》。一年多以后,当他决定拍摄这部长片时,全国公开身份的幸存“慰安妇”老人数量从“三十二”减少到“二十二”。“《三十二》拍完,在国内外的电影节拿了一些奖,但我一直在自我怀疑,甚至是自责,因为这部片子我用了很多‘技术’。”郭柯曾对外表示,因此在拍《二十二》时,“拍摄老人们的真实生活”,就成为他的制作底线。然而不可避免的是,影片公映至今,依然褒贬不一。

  “这样的影片非要说出优缺点,太难为人了。”青年纪录片导演金华青给薛明留言说,并不是挣钱的电影,都可以或值得从艺术层面去讨论。实际上,用“好”或“不好”,已经很难对《二十二》做出合适的评判。在纪录片研究专家、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看来,《二十二》能有这么高的票房,在于它的话题制造和口碑营销,“这部纪录片本身关注的是很有历史沧桑感的群体,她们曾承受的苦难无以复加,可以说是整个人类的悲剧,非常容易扣中观众的心理。”特别是影片上映首日选择的是8月14日世界“慰安妇”纪念日,“应时应景,助推了口碑扩散”。

  事实上,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由傅红星执导的纪录电影《周恩来外交风云》在院线上映后,就曾获得过3500万元的票房成绩。如果换算成今天的币值,也将破亿元。然而,虽然近年来国产纪录电影市场行情日渐看好,但这从来不具备普遍性。据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拿到“龙标”的纪录电影共有32部,进入院线放映的仅6部,“很多纪录片从宣发成本考虑难以实现收支平衡,最终止步院线之外”。

  尽管从2014年到2016年,国产院线纪录电影的总票房分别为1815万元、3163万元、7795万元,同比增长74%和146%,预计2017年会有更好的表现,“但整体而言,目前院线纪录片的市场表现,跟中国的大国地位还是不匹配的”。何苏六从大局着眼,认为中国纪录片未来还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编辑:高晴)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