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电影>热点推荐

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推出“艺术电影新作·秋来”影展

时间:2017年12月06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李博
0

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推出“艺术电影新作·秋来”影展——

《被阳光移动的山脉》:开启观众理解藏族文化那扇窗

  从小生活在拉萨寺院里的喇嘛丹增回到3000里外的家中,看望坠下山崖身受重伤的弟弟,却被母亲要求不能再离开家,并与弟弟的未婚妻卓玛成亲。丹增极力拒绝,但又渐渐爱上了卓玛。不久弟弟令人惊讶地恢复了知觉,为摆脱内心与现实的困境,丹增和卓玛磕着长头,前去拉萨请求上师的开示……由王强编剧、导演,丹增晋美等主演的少数民族题材影片《被阳光移动的山脉》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与信仰的故事,影片曾在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环节中荣获最佳编剧奖,并在第12届华语青年影像论坛“新锐影人”推介环节中摘得新锐男演员和新锐制片人两项大奖。

  12月2日,《被阳光移动的山脉》在北京举办超前点映和主创见面活动,制片人李海华、男主角丹增晋美与观众分享了影片创作过程中的精彩细节。影片放映结束后,观众席响起接连不断的掌声,有观众表示:“看过影片,我对藏族文化有了新的理解。”李海华坦言,《被阳光移动的山脉》是一个很难表现好的题材,除了直抵人心的“形而上”主题不宜过于直白地表达,影片本身的创作过程也十分艰苦。李海华透露,影片主要拍摄场景是甘肃省卓尼县藏族聚居区。“当地海拔近3000米,拍摄时平均温度长期停留在零下20度左右,条件异常艰苦,很多剧组成员都是带病坚持工作。”尤其在拍摄雪山上冰湖落水那场戏时,车只能开到山脚下,摄制组成员要花费3个多小时徒步爬山。男女主人公落入冰湖后身体都被冻透,但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投入表演之中,这令李海华十分感动。

  所幸的是,以导演王强为首的主创团队通过深入的考察与不懈的努力,成功地将观众带入到普通藏族同胞的生活、情感之中,影片叙事平和、舒缓且富有诗意,一环又一环地揭示出信仰的力量,纯净又激动人心。起初李海华觉得影片的名字有些绕,提出修改的建议,但导演王强坚决不同意。“他认为这个名字反映出了影片的核心力量——山看似不可动摇,但在阳光的照耀下,它也可以‘移动’,这意味着在突如其来的爱情面前,男主人公丹増坚定的信仰有了些许动摇;但当太阳落山后,山脉又变得岿然不动,这意味着丹増最终还是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饰演男主人公丹増的青年演员丹增晋美用两个字来总结影片的拍摄过程:“苦”和“累”。多年不吃晚饭的他,在影片开机后只坚持了两天,就去恳求厨师多给自己准备些肥肉,“因为实在太冷了,我必须靠吃肥肉来取暖。”但苦归苦,丹増这个丰满而立体的人物,让丹増晋美深深感到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在影片中,丹増经历了‘出家’和‘在家’两个阶段。”丹増晋美如是解读道,“他穿上僧袍后,是一个纯粹的僧人,有着无比坚定的信仰;但他脱下僧袍后,又是一个凡人,也会有自己的七情六欲。这样的人物,更加真实,也更加打动人心。”

  电影《被阳光移动的山脉》此次在北京展映,是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策划推出的2017年度“艺术电影新作·秋来”影展活动的一部分,影片将持续放映至12月10日。“艺术电影新作·秋来”影展于11月27日开幕,共精选了包括5部新片在内的10部优秀作品。新片除了《被阳光移动的山脉》,还有在第5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上斩获两项大奖的《老兽》,以及由青年导演创作的《何日君再来》《在码头》和《塬上》,5部新片将在北京、南京、杭州、成都、西安5座城市进行34场超前放映,并举办11场主创见面活动。

(编辑:段冉)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