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时事聚焦

中国唐卡文化档案全面启动普查工作

时间:2014年01月01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张志勇
0
创新理念科学记录 保护藏族优秀文化遗产
中国唐卡文化档案全面启动普查工作
 
 
    2013年12月28日,中国民协在天津举行《中国唐卡文化档案》项目论证会暨2013年全国各卷本主编联席会,正式发布经过修订出版的《中国唐卡文化档案田野普查工作手册》 ,提出项目普查标准,要求必须从多学科综合角度入手,对唐卡的历史沿革、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地域民俗进行全方位调查,以文字、录音、图片、录像方式,取得《中国唐卡文化档案》和《中国唐卡数据库》双重成果。

  “唐卡”是藏传佛教的传统绘画艺术形式,最早发端于吐蕃时期,广泛流布于我国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内蒙古等地的藏族、蒙古族、土族、羌族等民族中,在缅甸、泰国、印度、尼泊尔、锡金、蒙古等国也有流布。唐卡自诞生以来,就成为阐释、表现、传播、弘扬藏传佛教和藏族人民丰富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载体。其取材之广泛、内涵之丰富、技法之复杂、用料之讲究,以及它所蕴涵的宗教性、地域性、民族性和民间性,是其他艺术门类无法替代的。在长期发展演变中,唐卡逐渐形成了风格各异的不同画派,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唐卡艺人,他们的创作,是藏传佛教信奉者至珍至美的供品、藏品、艺术品和精神及文化生活的重要寄托。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表示,现在非遗保护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档案,一个非遗项目的过去怎么样、现在怎么样,几乎一头雾水,缺少学术性的跟踪和监督。给唐卡立档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不同于西方学者个人化的研究调查,我们采取的是“举国体制” ,这使我们具备了一个西方国家很难做到的优势条件。 《唐卡文化档案》不是个人的著作,而是为国家的文化遗产、为藏族人民的文化遗产来做档案,要把中华民族这一伟大的艺术创造进行一次很完整、很科学、很负责任的总结。

  据了解,新中国成立以后,包括唐卡艺术在内的藏族优秀民间文化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用于抢救、挖掘、整理、研究和弘扬。然而,由于受到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影响和外来文化冲击,唐卡的保护、传承现状却不容乐观,那些由高僧大德倾注毕生心血绘制的传世之作难得一见,充斥市场的多为逐利者粗制滥造的次品;唐卡艺人后继乏人,造成有的技艺处于濒临失传的窘境;一些不法之徒通过各种渠道将文物及艺术价值俱佳的唐卡贩卖到国外;一些寺院管理者的保护意识和管理手段滞后,导致有些唐卡精品的毁损和难以面市的情形。凡此种种,唐卡目前面临急需抢救保护的严峻形势。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文化遗产、文物保护的过程中,唐卡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类别。它有全民族性,又有跨界性;它的存在是经典,又有民间层次,是经典和民间的结合;它的创作者有职业画师,也有民间的非职业的画师。 ”中国艺术报社社长、中国文联文艺资源中心主任向云驹说,现在对唐卡的保护采取的是文化档案这样一个概念,定位非常准确,可以说吸收了过去十几年抢救民间文化遗产各个项目中重要的成果、经验和手段、技术。建立唐卡文化档案,首先要保住唐卡的全民性、民间性、宗教性,把这个工作做好将具有特别重大的政治影响。另外,一部科学的唐卡文化档案对于藏族精神家园的延续、保护、尊重都非常重要,这个课题的设计有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无论做出多么高的评价都是不为过的。

  “ 《中国唐卡文化档案》始终被列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重点专项之一。两年来,中国民协多次组织唐卡研究资深专家对项目进行反复论证、科学布局,不断推动项目进程。 ”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杨介绍说, 2012年3月和4月,中国民协分别在北京和天津召开了两次专家论证会,明确了《中国唐卡文化档案》的思路和做法,决定采取档案记录的形式对中国唐卡艺术当代传承现状和发展进行立体全面的田野调查和科学阐释,这也是构建中国唐卡文化调查与研究学术框架、推进唐卡文化在当代传承保护的一个创举。

  2013年, 《唐卡文化档案》的重大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中国唐卡文化档案》被立为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民协为责任单位,冯骥才为首席专家,并获得了相应的资金支持。

  2013年2月18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向中国民协发出《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立项通知书》指出:“责任单位和首席专家要充分认识到该项目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努力推出代表国家水准的高质量研究成果。要利用现有资源展开大规模、跨省区的田野调查,对中国藏族聚居区唐卡艺术传承现状和发展进行详细普查和科学阐释,建立完整的唐卡艺术文化档案,为构建中国藏族聚居区唐卡研究学术框架、推进唐卡文化的传承保护做出贡献。 ”

  2013年7月,根据基层普查人员的呼声,中国民协报请中国文联致函西藏自治区统战部,希望对西藏地区的普查工作给予指导和支持,得到了西藏自治区统战部的积极回复和响应,认为“ 《中国唐卡文化档案》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对于抢救、整理、继承、弘扬藏族优秀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促进民族团结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同意作为该项目的支持单位,对所辖区域的唐卡普查、建档等工作给予积极配合和支持。

  为保证项目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中国民协组织有关专家辛勤撰写并于当天发布《中国唐卡文化档案田野普查工作手册》 ,明确提出具体详实的普查标准,要求必须从文化学、民俗学、民族学、人类学、美术学等多学科综合角度入手,对村落的历史沿革、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地域民俗进行全方位调查,对唐卡的历史流变、艺术特征、代表作品、制作流程、工具材料、传承谱系、传播方式以及相关的传说与文献性的依据加以细致描述,同时要求普查人员必须深入村落,串巷入户,地毯式地进行,不留死角,通过对传承人及其家庭的口述调查,追寻遗存,重视实据,保存线索,最终以文字、录音、拍摄、录像将普查成果全面记录下来,取得《中国唐卡文化档案》和《中国唐卡数据库》的双重成果,确立的16个卷本分别为:西藏地区的《拉萨卷(上下) 》 《日喀则卷》 《昌都卷》 《阿里卷》 《本教卷》 ;青海地区的《吾屯卷》 《藏娘卷》 《年都乎卷》 ;四川地区的《德格八邦卷》 《阿坝卷》 《炉霍·甘孜卷》 ;甘肃地区的《甘南卷》 ;云南地区的《迪庆卷》 ;各地及海外的《拾零卷》 《域外卷》 。

(编辑:孙菁)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