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天光云影成一色

时间:2021年09月17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傅彩霞
0

天光云影成一色

——读彭程《在文字与光影之间》

  彭程是一位知名散文家,同时致力于对当代文艺思潮、现象和作品的研究,可谓创作与评论并驾齐驱。他的文艺评论集《在文字与光影之间》,收录了90多篇发表在权威报刊上的文艺理论、创作感悟、作品评论,内容丰富深邃,题材灵活多样,识见闳通独特。阅读《在文字与光影之间》,宛如行走在春风里,遇见一棵灼灼其华的花树,摇曳生姿、清香怡人,让精神的漫游始终有美感的陪伴。

  《在文字与光影之间》共分三辑,第一辑“文心探幽”,集纳了对写作尤其是散文写作的感悟,以及关于文艺理论及文艺批评的见解;第二辑“书山缘径”,收录了对多部具体文学作品的评论;第三辑“艺海系缆”,则汇聚了对若干电影、电视剧和纪录片的观后感。从内容看,既有宏观探析,也有微观辨识,互为关联和映照,相得益彰。“文心探幽”是他文艺评论的理论支撑与立足点,“书山缘径”和“艺海系缆”则是在其文艺理论观念导引下,所展开的具象的思考、阐释与剖析。

  这部评论集中的多篇文章,有的聚焦于文论领域的重大话题,表达了作者的立场,立论鲜明,言辞剀切,如在《传承什么,以及如何传承》一文,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关于如何看待传统文化的见解:“作为今天的写作者,也需要以这种客观、冷静、理性的态度,看待丰富而复杂的传统文化,该继承的继承,该摒弃的摒弃,经由创造性转化,将那些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情怀、思想等,化为作品中的骨骼和血脉。”有的对一些专业性的反复争论的观点,诉说自己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感悟。如散文写作能否虚构,业内多年来众说纷纭,争执不已。作为一名资深的散文写作者,彭程将自己的思考,在《虚构的边界》一文中明确晓畅地表达了出来:真实性既是散文的立足点,也是散文的生长点,更是散文独特魅力的重要来源,散文不可虚构,但可虚写,借由“想象力”对生活的各种场景给予再现,即“散文的真实性,其实有着足够开阔的空间和弹性,没有理由担心它会带来对于想象力的束缚”。因为,“对人性、人情和具体的时代环境的认识和理解,写作者完全可以将自己代入进去,通过设身处地的想象,进行一些场景的设置,一些细节的编织。这样的‘虚构’是对中断之处的接续,是对空白之处的填补,是使其残缺漶漫之处恢复完整清晰,其本质是一种艺术提炼,当然是允许的,甚至是必要的”。这样的论述绵密而周全,以其辩证思维的特质,令人印象深刻,也增强了论点的说服力。

  收入这本集子中的许多文章,深入到作者的视野与心思之中,挖掘出作者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与精神寄托,敏锐解读作品的题旨内涵和逻辑轨迹,情理兼备,不凡识见与清朗表达相表里,有一种浑然之感,构成了作者文艺评论写作的鲜明特色。既有理性的沉积,也有感性的丰盈,更有真挚的情意,弥漫流荡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散发着缕缕馨香。如《那个冬天我走进地坛》,他循迹史铁生的代表作《我与地坛》,独自漫步在地坛公园,在这块精神朝圣之地,寻找到并揭示出史铁生所有作品里,“反复思索和表达的都是以生与死、坠落与升腾为内核的一个话题群落,在具体作品中又体现为不同的伸延和变异”。他十分明确地指出,《我与地坛》“无疑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环节”。“这是一朵在炼狱的黑暗中开放的花朵,却闪动着属于天堂的奇异光亮。”仿佛细剥洋葱一样,他对作品进行层层深入剖析,把史铁生抗衡苦难的精神世界,身体的残疾与精神的健全,与命运抗争并最终达成和解的过程,阐释得丝丝入扣,令人信服地揭示了《我与地坛》对中国文学的深远影响。

  阅读《在文字与云影之间》时,我的脑海里不由得跳出宋代朱熹的诗《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句中呈现出的从容恬静的姿态、自由自在的境界,也可以在《在文字与光影之间》中找到。因为,彭程抓住了“塘水”的“深”与“清”,行文从容沉稳,富有音乐的韵律之美,反映出了天光云影的艺术特质与细致情态,把情美、理美、意美的中国传统审美情趣,表达得恰如其分,抵达了“至诚感通,如桴应鼓”的艺术境界。可以说,这种审美品格构成了评论集厚重的底色。这样的特质,来自于他多年来的潜心阅读与深入思考,更根植于他对文艺评论写作的敬重和诚挚之心。

(编辑:刘青)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