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我们的节日·中国(平利)重阳民俗文化艺术节”在陕西平利举办

时间:2020年10月30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0

 

中国重阳文化论坛现场   

  在传统节日重阳佳节到来之际, 10月25日至26日,由中国民协、陕西省文联、陕西省民协、平利县委宣传部共同主办,平利县委老干部工作局、县文旅局、县文联、县文化馆、县民协及平利县三文演艺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我们的节日·中国(平利)重阳民俗文化艺术节”在陕西平利举办。

  中国民协副主席、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民协主席王勇超,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侯仰军,中国民协活动管理处处长李倩,陕西省民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刘丽玲及其他领导和嘉宾出席相关活动。

  10月25日上午,“我们的节日·中国(平利)重阳民俗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举办,一场汇聚多种民俗表演的文艺演出在平利女娲文化广场上演。国家级非遗项目汉调二黄《汉水游女》 、弦子腔《闹喜酒》 、小场子《双探妹》 、彩莲船、小品《孝敬爹和妈》 、快板《幸福安康平安平利》 、女娲唢呐曲牌、平利民歌《桃花溪》等原汁原味的民俗节目轮番上演,精彩纷呈。此外,艺术节还开设了民间手工艺品展示及民俗体验环节,国家级非遗项目弦子腔皮影戏展演、渔鼓说唱、书画展示、花鼓戏展演等民俗文化节目接连登场,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欣赏、亲自体验。

  当日下午,中国重阳文化论坛在平利县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就重阳节的文化内涵及当代传承、重阳节的历史沿革和时代意义、孝文化的内涵和价值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侯仰军主持论坛。 (本版选登部分专家发言)

  近年来,中国民协根据中宣部关于做好“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精神要求,遵循“群众参与,文明举办,突出特色”的原则,大力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更好地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引导作用,探索新时代“我们的节日”与时代发展融合的前景展望。

重阳节敬老求寿习俗的历史渊源与重要位置 

 

  考察重阳节起源与发展的历史可知,敬老求寿自古以来就是重阳节的根本而核心的习俗之一。关于重阳节的起因与形成年代有多种说法,更具科学性、更为确凿的说法是“辟邪说” ,其形成年代为东汉时期。

  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中记载:“九月九日可采菊花” ,这是关于重阳节的最早文字记载。另有文献记载,汉末已有朝廷九月九日赐宴于公卿近臣的做法,说明此时九月九已是较为显著的节日。其实,重阳节的来历与文化内涵更多地体现在我国古人的数字观念,在于对“九九”相重的文化认知。按古人阴阳观念,奇数为阳数,九九相重,故为重阳,又称“重九” 。古人认为,“三、五、七、九”这些阳数为灾厄之数。“九”为阳数之极,九九相重,就更是灾厄数字之最,令人恐惧,认为此日易生灾祸,必须采取若干方式避祸消灾,这些方式就成为节日习俗,于是重阳节就产生了。重阳节的主要习俗都可以用辟邪来解释。食用菊花、插茱萸皆可祓除不祥、辟除恶气;登高可以避祸,因为高处是神仙所居,可以给人们以护佑;吃五色重阳糕可以辟邪,因为五色彩纹为邪祟所畏惧。

  辟邪防祸的另一面就是趋吉求祥。时逢九月九,人们在避祸的同时,也自然采取一定方式求吉。“九”在术数观念里虽为灾厄之数,但按谐音民俗,“九”又与“久”谐音,是吉利之数。所以,民众也从求吉的角度,将“九九”理解为“久久” ,这种从吉利谐音角度做的解释恰恰可以解除对“九”为不吉利数的忌惮。后世,随着巫术术数观念的淡化,“九九”为灾厄之数的观念也逐渐消失,而“九九”为表示“长久长寿”意义的吉利数字的观念逐渐增强。重阳节巫术避祸习俗逐渐淡化以至趋于消失,而敬老祈寿习俗逐渐强化乃至成为最显著的主题,直到近年来重阳节基本成为敬老节。

  由以上查考可知,自古以来,敬老求寿就是重阳节核心根本的习俗,是重阳节的题中之义。

  敬老孝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秋季敬老也是我国传承久远的习俗。东汉重阳节兴起之后,我国各个时期在九月九日前后都有隆重的敬老活动。重阳节传承到后世,除了敬老求寿的主题,也有丰富多彩的其它习俗:登高秋游、赏用菊花、配饰茱萸、吃重阳糕、射箭狩猎、放风筝等,各地还有许多特色习俗,如山西、河北、四川的一些地方在重阳节礼敬老师,陕西黄陵县祭祀轩辕黄帝,湖南株洲祭祀神农炎帝,福建莆仙一带祭祖,浙江德清县则在重阳节举办祭奠“忠勇之神”樊哙的盛大庙会“舞阳侯会” 。东南沿海地区及台湾则传说重阳节是妈祖升天成仙的日子,祭拜妈祖。

  当今社会,敬老孝亲仍是国人特别重视的传统美德。重阳时节,中央政府及各地政府举办系列敬老尊老活动,在全社会宣扬敬老孝亲的传统美德,并倡导、支持、繁荣各种重阳习俗活动,将重阳节重建为名副其实的我国六大传统节日之一,具有重要意义。

  黄涛 温州大学教授、中国节日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从重阳节到敬老节演变的内在逻辑 

 

  重阳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一些地方逐渐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倡导尊老、敬老、爱老的社会风气, 2006年列入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修订后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重阳节的这种“赋值” ,是符合其本身的内在逻辑的。

  首先,它切合了传统节日系统的“现代转化”需要。中国的传统节日产生于农耕文明时期,到了今天,已很难满足现代人的需求,需要进行“现代转化” 。其中,有些传统节日变化相对较小,如春节、清明、七月半、冬至等;有的则因失去大部分功能,故变化较大,如七夕、重阳节。

  尽管传统节日自身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是民众生活中自然而然发生的;但如果政府主管部门能给予适当的倡导、引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进“现代转化”的进度。近些年来,全社会在重阳节期间举行的各种类型的尊老敬老活动,可以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应该说,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它基于我国悠久的农耕生产方式、根深蒂固的宗法家族制度以及深入人心的儒家忠孝伦理。但为什么传统节日中没有专门的“敬老节” ?主要原因是因为在传统社会中,尊老敬老呈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中,体现在365天的每一天,已经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无需专门立节予以强调。而社会发展到今天,随着社会的急剧变革、宗法家族制度的解体,熟人社会慢慢成为了“无缘社会” ;再加上由于各种原因,近一百年来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忽视,导致尊老敬老传统的淡化,不孝、欺老、“啃老”现象时有发生;而中国正在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该问题的严重性日益突出,因此在这个时候以“敬老节”的形式强调尊老敬老,无疑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和谐社会的建设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另外,这也是由于对于重阳节祈寿元素的挖掘和强化。重阳节的起源虽然有多种说法,其最初的功能可能是禳灾辟邪,但不可否认重阳节从它产生之初就包含了祈寿、求健康的元素,如曹丕《与钟繇书》中所说:“岁月往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在民间的观念中:“九月里,九月九,爬山登高饮菊酒,戴上茱萸辟邪恶,吃了花糕多长寿。 ”因为“九”与“久”谐音,故寓意长寿。事实上重阳节的许多民俗活动都与健康长寿相关,如登高本意有信仰的内涵,但客观上能起到强身健体的功效;茱萸是一味中药,具有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如《风土记》中说:“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辟除恶气而御初寒。 ”菊花具有平肝明目、清热祛风之效,用其酿制的酒有保健功效, 《荆楚岁时记》中记载:“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葛洪《西京杂记》中有菊花酒酿制的最早记载:“菊华(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名菊花酒。 ”古人把菊花酒视为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饱含着益寿延年身体健康的美好愿望。

  因此,从重阳节逐渐过渡到“敬老节” ,既是传统节日自我调适的内在需要,也是因为重阳节本身包含丰富的祈寿、求健康的元素,其演变符合传统节日“现代转化”的规律和内在逻辑,具有合理性;这种演变,既切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容易被民众所接受。

  郑土有 复旦大学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 

重阳节文化中的“阳”与“九” 

 

  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其名称始见于曹丕《九日与钟繇书》 :“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汉代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故重九亦叫“重阳” 。此外,重阳节又有老人节、菊花节、登高节、茱萸节、九月九等别称。重阳节滥觞于先秦,形成于秦汉,发展于魏晋,鼎盛于唐宋,绵延至今,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重阳之“阳” 。“阳” ,《说文解字》解释为“高、明也” ,和“阴”一道构成了宇宙万物,故《周易》说“一阴一阳之谓道” 。《周易·系辞下》云:“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 ”孔颖达疏云:“刚柔即阴阳也。 ”之后,阴阳常用来比附男女,“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阳,指阳刚之气,也就是一种雄气、强悍之气,男子汉大丈夫之气。 《南齐书·文学传·卞彬》 :“父延之有刚气,为上虞令” ,指的就是一种刚强的气质和意志。一个国家要有正气,一个民族要有志气,都离不开这种阳气,这种阳气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在当今时代,我们的社会很需要发扬这种阳气,这是重阳节一个非常重要的内涵及当代传承。

  重九之“九” 。“九” ,是从一到九阳数(奇数)的最高位,而“五”居正中,所以古代帝王常以九五之尊自居,象征着权威和高贵。遗憾的是九五之尊长期以来为帝王独占,其实九九归一才为尊,归根结底就是返璞归真。早期原始部落及家国文化的核心是尊尊亲亲。尊老爱幼,孝善之道,在中华民族传承了上千年。周朝的礼乐文化保证了周王朝八百年的漫长历史,汉代以四皓保太子提出的仁孝文化,延续了汉室四百多年的统治。在两汉所有帝王中,除了汉高祖和光武帝外,其他皇帝庙号皆有“孝”。《孝经·开宗明义章》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孝”是中华民族道德的最低标准,立足于孝道教化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追求一种优良的生活秩序。孝道对于维护家庭、社会生活的基本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今社会倡孝就是恢复尊亲,发扬尊老爱幼,推动和睦家庭,和谐社会,发扬爱国主义,增强民族凝聚力,对和平世界建设,以及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均具有积极价值。

  傅功振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鸠杖与王权:一个失落的尊老文化大传统 

 

  今天,重阳节包含了两个最重要的内容,一个是尊老敬老传统,另一个是祈福禳灾的传统。我从汉代的赏赐老人鸠杖的制度说起,围绕“鸠杖首”来龙去脉,追溯尊老文化大传统的历史渊源。

  1959年和1981年,在甘肃武威磨嘴子出土“王杖十简”和“王杖诏书令” ,其中“王杖诏书令”简26枚,引起史学界轰动。竹简记载汉高祖给七十岁以上老人赏赐“鸠杖” ,“上有鸠,使百姓望见之” ,又称为王杖。七十岁以上,持王杖的老人地位比照六百石官俸的官员,可以自由出入官府,可以在天子道上行走,做买卖不用交赋税,欺负持鸠杖的老人,视同蔑视皇帝,轻者重罚,重者弃市。

  从甲骨文看,“老”字的造型就是依杖者的老人形貌。关于鸠杖的起源有西周说,汉代说,原始社会说。《周礼》中有王赐老人尊贵礼物为手杖。 《后汉书·礼仪志》有“王杖长九尺,端以鸠鸟为饰”的记载。2009年江苏盱眙大云山1号汉墓出土“错金银铜鸠杖首” 。1968年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有“青铜鸠杖首” 。甘肃武威出土木质鸠杖5根。

  民间传说认为,在楚汉战争中,因为斑鸠落在刘邦躲避的井沿上,误导了项羽,让刘邦躲过了项羽的追杀,是汉代鸠杖制度的动因。笔者参考文学人类学同仁调研的成果,认为国君赏赐老人的拐杖以“鸠”为饰,有更为深远的文化传统。古人认为鸠是鸷鸟,又称为戴胜。青铜铭文中鸠鸟头上戴有象征王权的斧钺“胜” ,象征王权的权威与社会治理能力。

  笔者认为,鸠杖形制起源很早,它是上古以口耳相传,大脑记忆为知识传承载体的社会形态下的“物证” ,是“权杖”的前身。在传统口传心授的社会形态中,年长者见多识广,是智慧的象征,同样是族群的意见领袖,并成为事实上的权威。知识就是权力。汉代的“王杖诏书令”从国家层面,复兴鸠杖形制为制度的形式,复活了这一上古文化传统。

  李永平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陕西民俗学会副会长) 

赋予重阳新内容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很多团体、单位,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休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作为基层文联工作者,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责任更有义务。新时期新时代,赋予重阳节新内容、新内涵、新形式极有必要,使重阳节的传统精髓保持下来,与时俱进,有所创新,注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民风建设内涵。不但使老人有所依、有所养,更有所为、有所乐,通过不断开展有益老人身心健康的活动,使老人不但“重阳”伴终身,还永远焕发青春、老当益壮。

  对于我所工作的平利县来说,我们组建了一支活跃在平利县乡村社区的“双百三宣”文艺小分队,“双百”即一百名业余通讯员、一百名文艺协会骨干,“三宣”即宣传脱贫攻坚工作、宣传脱贫群众、宣传扶贫干部,他们平均年龄六十多岁,义不容辞地投身到“主战场” ,充满激情,活力四射,成为脱贫攻坚“铁军”的有力补充,老人们以“为”获得了“乐” ,赢得了“尊” 。

  王健春 平利县文联主席) 

 

中国民协组织专家观摩当地文艺爱好者表演 

 

“我们的节日·中国(平利)重阳民俗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演出现场 

 

“我们的节日·中国(平利)重阳民俗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演出现场 

  本版图片由吴京男拍摄 

(编辑:高森)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