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忆二十五年前的那场高考

时间:2020年07月06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慕津锋
0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所有高三毕业生的课业所受影响不可谓不小。后虽有学校开办网课,老师们也拿出了自己的浑身解数,但效果究竟如何,随着高考日渐临近,这种担心也日益加深。

  在漫长的等待后,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各地开始了复课的脚步。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时间最终定在7月7日至8日。

  当看到高考延期的新闻时,不知为何,我突然想起自己曾经的高考。属于我的高考记忆,一转眼,都已是25年前的往事,有些片段我还记得,有些却再也记不起来了。高考前,我是那样迫切地渴望这场大考的开始。高三那一年,试卷、口号成为生活中的主要部分。但其实对于考试,我一点也不紧张。谁都要经历,既然逃不掉,又何必大惊小怪。

  临近高考,校长常常召集家长开会,告诉家长们:不要让孩子学得太晚,让他们早点休息,保持好心态。当母亲回来传达会议精神时,别的我没记住,这一点倒是真听进去了,而且贯彻得极为坚决:每天晚上不到八点,我就上床睡觉。倒不是学习有多累,而是真不想再看了,那些书和卷子都快被我翻烂了。再看,真的会有一种见到大海的感觉了。

  当时,我对自己考进全国重点大学有十足的把握,我的成绩一直都不差,考试也从来不会慌。那时的我确实也不太用功,当我高二被迫选择了理科时,我就知道,曾经最梦想的北京大学肯定是考不上了。理科我虽不差,但并不是最强,拿自己并不擅长的学科去跟天下学子竞争那所名校,我没有任何胜算。这一点,在我走入高三时,便非常清楚了。

  就这样我无欲无求地“熬”了一年,终于领到高考准考证了。

  考试第一天早晨,我起得很早,自己把准考证、身份证、考试工具又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一遍。吃过早饭,父母执意要送我去考场,我本不想,但我也知道,父母这一年过得很不容易。他们比我还要紧张。终于到了决战时刻,他们是一定要亲眼见证的。

  当父母陪着我来到考场时,学校门口乌泱泱的全是人,有的恨不得全家齐上阵。母亲在一旁不停地叮嘱我:“考试别着急啊。”“会做的一定要保证做对,不会做的不要耽误太多时间。”“千万别落题。”“做完卷子一定要仔细检查,不打铃不出来啊。”老妈说的这些,我早已倒背如流。没等她说完,我就跟他们挥挥手,自己跑进了学校。

  考场是我当年上过的初中,验明正身后,我按照考号坐到了属于自己的靠窗位置上。坐下后,我拍了拍桌子和椅子,轻声地说:“兄弟,我将和你并肩作战三天,加油!”坐定后,我把铅笔、橡皮、钢笔一一排好,然后闭目养神了一会儿。那时的我,真是心如止水,一点也不紧张,反而有些许高兴,这个时刻期待得太久了,它终于是来了。

  考试的过程,我记得不是很清楚。那一年我们的考题都不难,每场我都是很快就答完。做完后,我认真地一遍一遍检查,会的尽量保证都做对;不会的,我也没再花什么时间去看它,省得扰乱自己的心境。检查完,我也没有提前交卷,只是静静地坐在座位上。有时,会看看考场一前一后的老师在干什么,或者是注视一下眼前这些陌生的来自不同学校的考生,有时则会歪着脑袋看看窗外校门口那些焦急等待的可爱的家长们。

  铃声一响,老师开始逐个收卷,我便起身平静地走出考场。

  门口的父母像欢迎凯旋的战士一般一拥而上。每场考完,父母都紧张地问我考得怎样,我说挺好,题不算难。不过,也有考生一出门口,便扑在父母怀里大哭起来,也许是考砸了吧。

  那三天有一个场景我记忆很深。不知是考完哪门课,我走出校门,母亲走上来,带着我到了一个陌生女孩面前,问我是否还记得她?我说我不认识她。

  “她是王丽,你不记得了?小时候,我们是邻居。她和你还是同学呢。 ”母亲微笑着说。

  “王丽?她是王丽?我完全不认识她了。 ”我有些吃惊。

  这个名字对我而言再熟悉不过,幼儿园、小学一年级,我们可是同班同学。那时的她长得像一个洋娃娃,卷卷的头发、白白的皮肤,上学成绩那是相当得好,几乎次次都是一百分;而我呢,则傻乎乎、脏兮兮的,上学时完全不知道学习是怎么一回事,成绩也是一塌糊涂,能及格就烧高香了。那时的我老跟在她屁股后面玩,可她根本不怎么理我。

  一年级暑假,我家搬走了,我们就再也没见过面。她在我的记忆中,一直是小时候的模样:漂亮,可爱。可眼前这个女孩,又矮、又黑、又瘦,我心中的记忆瞬间被现实击碎了。我实在不知和她聊些什么,出于礼貌,我和她简单地谈了几句考试,就没再说话。她当时好像哪门课考得不太理想,我劝她:别太在意,往前看,把明天的考好最重要。后来,我也不知道她那次高考考得怎样?她去了哪所大学?

  考试三天,只要是考完试回家,除了吃完午饭、晚饭以外,我就是睡,中午睡完晚上睡。也不知为啥自己当时那么能睡,睡得还很香。第一天如此,父母没说什么。第二天如此,父母便有些坐不住了。母亲悄悄过来问我:

  “儿子,咱要不要考前再看看书?俗话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

  我打着哈欠说:“不用了,都学了十二年,看了十二年,该会的也都会了,不会的也不可能再会了。没事,您们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

  老妈将信将疑地走开了。

  每场考完,我都会把答案记下来。这样,过两天自己就可以对着标准答案估分了。估分的过程虽有些紧张,但一会儿就好了。因为看着标准答案,我是对的多,错的少。这一下心里就踏实了。估完分,我把分交给了老爸,剩下选学校就是他的任务,反正我也不太懂,就不操这心了。我能做的都已做了。我要好好玩上几天。最后估分与自己实际得分差距不大,我估了570分,实际得了561分。

  没多久,我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那年9月,我告别父母,踏上前往重庆的旅程,开始了自己全新的大学生活。

  我的高中,再见了!我的高考,再见了!

  现在想想1995年的7月,高考于我而言,好像并没有太深的记忆。只是感觉自己完成了一件相对比较重要的事情而已。自己那时也并不太能体会父母的心情。现在我的女儿已经三年级了,我知道属于她的高考还有九年,真希望到那时,她能跟我的心态一样:高考,不过是一场考试而已,没什么大不了。

  2020年的中国高三学子们,在你们所剩不多的备考时间里,加油!困难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你们要做的是要相信你们的明天就在自己的手中,自己的脚下!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编辑:张金菊)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