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两会话题 | “后疫情”下的文化思考

时间:2020年05月29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微信公众号 作者:
0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钢 

叶小钢委员:

亟待加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全球文化传播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七年以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让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努力汇聚成时代大潮,推动着世界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然而,在人类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美国等少数国家一些政客借新冠肺炎疫情不断甩锅、抹黑、打压中国,将疫情政治化、污名化。叶小钢委员认为,这种趋势不加遏制,可能还会愈演愈烈。

  叶小钢提出,目前,“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传播机制还存在需完善之处,主要有三点:第一,缺少印象深刻的形象标识,知晓面不够广;第二,缺少承载思想并感人至深的文化作传播;第三,缺少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敬畏情感传播。

  叶小钢表示,“立象以尽意”(《周易?系辞》),要通过文艺描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形象;诗以声传,行之久远,要发挥文艺作品具有艺术与社会双重属性的文化价值,借助感人至深文化力量让价值沉淀、观念远播;最后,要辩证兼顾黑暗视角,通过悲剧性文艺作品唤起人内心的怜悯与恐惧,唤醒可使人道德自律的情感力量。

  基于以上思考,叶小钢对于后疫情时期“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全球文化传播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继续深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善“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体系。在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需进一步向世界阐述。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四海之内皆兄弟”(《论语?颜渊》),“讲信修睦”“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等和谐大同思想,“以德报德,以直报怨”(《论语?宪问》)“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等修身与人际交往思想等。这些内容不仅具备中国文化标识,更具有跨时代、跨区域、跨民族的文化真理性和普遍适用性,应在体系中详述。

  二是加强思想蕴藉的精品文艺创作,讲好人类共同命运故事。文艺作品具有艺术与社会双重价值属性,具有以情动人、涵濡化人的无形力量,加强蕴藉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文艺力作创作及全球化传播,有超越西方“私利至上”的现实意义。

  三是立体书写描绘思想,兼顾良效多重视角。 追溯到古希腊时代,人类就意识到悲剧的道德净化作用,这一视角下的意识传播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传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四是加强全球化命运共同体网络平台建设,实现话语共振传播。在5G时代,地球是“一个网”“一块屏”,海量繁复的瞬间信息产出就可能超越个人生命的接受极限,因此,全球平台、话题聚焦、话语共振是实现思想有效传播的必要条件。

  五是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文艺创研机构,持续推进文化传播。有关部委应共建一个落地于相关机构及院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创研与传播机构,使文化传播策略具备机制保障,实现观念的行动可落地、持续传播。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迪丽娜尔 

迪丽娜尔委员:

以优质的文艺创作为抓手广泛传播爱国主义精神

  优质的文艺作品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播正能量的有力载体。当下,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优质的文艺创作、文化产品凝聚人心人气、传递爱国主义精神尤为重要。为此,迪丽娜尔·阿布拉委员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提升创作量,积极打造一批爱国主义题材佳作。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生活中,寻找典型故事,汲取精神滋养。努力发掘在脱贫基层、抗疫一线、灾难救险中的典型人物、动人事迹,结合现代的艺术形式进行深入扎实的文艺创作,打造一批有鲜明爱国主义导向、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的正能量佳作。

  二是要创新产品形式,强化分众精准传播理念。充分发挥网络时代的媒介特性,在优质内容的基础上,丰富产品的包装形态,充分运用好大数据,结合不同年龄、学历背景、生活环境,垂直细分产品形式。加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新技术的融合,多层次、多维度展示爱国主义题材精品力作。

  三是加强政府政策引导,扩大主流宣传声量。相关主管部门可以加大对爱国主义题材作品的扶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主题创作,为相关艺术团体提供财税优惠政策,为创作队伍的素材搜集提供充分支持条件,在评奖等方面给予相关政策倾斜。主流媒体要加大对相关优秀作品的宣传力度,深入基层寻找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线索、动人故事,创新写作手法,丰富表达形式,用形式多样的新媒体产品展现爱国主义主题,争夺舆论高地,强化正面导向,壮大主流声音。

  四是强化平台监管,切实履行平台社会责任。网站、媒体公众号等平台渠道应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提高政治站位,努力传播正能量,健全筛选过滤机制,加强对爱国主义题材创作的推广。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 

潘鲁生委员:

启动“后疫情产品升级计划”,发展生产促进就业

  当前,在降低疫情影响、化“危”为“机”的系统工程中,面对现实需要、富有创新意识并可能产生持续性的引领和带动的设计服务,具有关键意义。因此,潘鲁生委员建议,在全面评估疫情影响、梳理防疫经验以及研判疫情形势的基础上,启动“后疫情产品升级计划” ,通过设计创新研发带动防疫产品、产业发展,促进生产和就业。

  一是发展防疫智能“无人系统”设计,包括公共空间“无人车”等消毒设备、医疗系统智能看护设备、智能语音无触摸交互设备等,以防疫智能技术设计为抓手,提高设计产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二是发展防疫产品“常态设计”,加强疫情防控相关的常态设备设计,比如日常防疫用品废弃物的常态化处置设备、公共场所空气消毒杀菌设备、饮用水的水质监测及医疗污水处置设备等,将以往专业领域的产品设计往日常民用领域拓展。

  三是发展与健康生活方式相关的产品设计,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理念,鼓励绿色可持续设计,促进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生活产品设计的更新迭代,加强绿色、环保、科技的原创设计,改善生活方式,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和就业。

  “后疫情”时期,单纯追求功能和审美体验的设计或将逐步让位于更全面的、健康的、和谐的,更关注人性、人心和更好地营造亲情体验氛围的生活方式的设计。从设计的角度关注公共健康、环境变化,助推可持续发展,用设计传递关爱,传递力量,适应新的生活节奏和生活方式,是设计的本质也是趋势。

来源:中国音乐家协会微信公众号、中国舞蹈家协会微信公众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微信公众号

(编辑:张金菊)
会员服务